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78章 苏澈被聘为“影视学院名誉院长”!培养人才

蓝星华国传媒大学的大礼堂里,阳光透过彩绘玻璃洒在红色地毯上,空气中弥漫着鲜花与油墨的香气。主席台上,“苏澈名誉院长受聘仪式”的金色横幅格外醒目,台下坐着数百名师生——有抱着笔记本的影视专业学生,有白发苍苍的资深教授,还有特意赶来的原创联盟伙伴,瓷坊老师傅更是穿着藏青色唐装,手里捧着一个锦盒,里面是他连夜烧制的“教书育人”青瓷摆件。

当校长将烫金的“名誉院长”聘书递到苏澈手中时,礼堂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苏澈穿着一身简洁的深灰色西装,袖口依旧别着那枚标志性的青花瓷纽扣——这枚纽扣的纹样,是他刚入行时写《青花瓷》的灵感来源,如今成了他“从创作者到教育者”的见证。“我接过的不是一份聘书,是一份责任。”苏澈对着话筒的声音沉稳而真诚,“五年前,我在漏雨的出租屋里写第一个剧本时,最渴望的是有人能告诉我‘怎么守住原创的初心’;今天站在这里,我想为更多年轻人搭建这样的平台——让他们不用走我走过的弯路,不用在流量与真诚之间做艰难的选择。”

台下的学生们瞬间沸腾,计算机影视专业的大三学生李雨桐,当场举起笔记本,上面写着“苏老师,我们不想拍工业糖精剧,想做像《少年的你》这样的现实题材!”——这句话引发了全场共鸣,不少学生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创作困惑:“怎么平衡历史考据与艺术创作?”“新人导演怎么获得投资信任?”“如何避免原创被AI抄袭?”

苏澈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当场宣布了两项计划,让全场师生眼前一亮:

一、设立“原创影视专业”,重构人才培养体系

苏澈联合学院制定的“原创影视专业”课程表,彻底打破了传统影视专业的教学框架,核心围绕“文化 原创 实践”三大维度展开:

- 文化根脉课程:开设“历史Ip考据课”(邀请《三国》历史顾问王教授授课,带学生实地考察汉长安城遗址、赤壁古战场,学习如何从考古资料中提取创作素材)、“非遗影视融合课”(瓷坊老师傅、皮影戏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教学生将剪纸、青瓷纹样转化为影视道具与场景设计,如《红楼》舞台剧的非遗应用案例);

- 原创能力课程:设置“现实题材调研工坊”(模仿《生命的价签》《少年的你》的创作模式,让学生深入社区、乡村、医院收集真实故事,完成原创剧本)、“反AI抄袭实战课”(由澈心工作室的法务团队授课,教学生使用“AI抄袭检测工具”,学习版权存证与维权技巧);

- 实践对接课程:与澈心工作室、原创联盟合作,开设“Ip宇宙实战项目”——学生可分组参与《三国》续集的特效辅助制作、《红楼》动画的分镜设计、《歌手》节目的音乐可视化创作,优秀作品将直接纳入项目开发,获得署名机会。

“我们不培养‘流量导演’‘公式化编剧’,我们要培养懂文化、敢原创、能落地的创作者。”苏澈在课程介绍中强调,“比如‘历史Ip考据课’,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史料,而是让他们明白‘曹操的铜樽为什么不能是明代样式’——文化细节的较真,才是原创的底气。”

二、启动“澈心新星计划”,每年培养10名潜力学生

苏澈承诺,从“原创影视专业”的在校生中,每年选拔10名优秀学生,纳入澈心工作室的专属培养计划:

- 导师一对一带教:学生将由苏澈本人、陈舟导演、陆阳等资深创作者担任导师,全程参与真实项目——比如跟着陈舟导演筹备《三国》续集的片场调度,跟着陆阳打磨现实题材剧本,学习从调研到拍摄的全流程;

- 资源倾斜支持:为学生提供“原创启动资金”(每人50万元,用于拍摄短片或开发剧本)、“非遗资源对接”(可免费使用瓷坊的道具制作工坊、青蓝文化的织锦纹样数据库)、“海外交流机会”(优秀学生可参与《红楼》舞台剧的海外巡演筹备,学习国际文化传播经验);

- 就业保障通道:学生毕业后可优先入职澈心工作室或原创联盟成员公司,表现突出者可获得独立执导项目的机会——就像当年苏澈给陆阳投资5000万拍《少年的你》一样,为新人提供“不看资历看才华”的机会。

“我当年要是有这样的机会,可能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陆阳作为“新人导演代表”上台发言时,眼里满是感慨,“苏老师不仅给了我投资,更给了我‘相信自己’的底气。现在,他把这份机会留给更多年轻人,这比任何荣誉都更有意义。”

受聘仪式结束后,苏澈的第一堂课就定在了瓷坊——他带着20名“原创影视专业”的学生,走进老师傅的窑房,看着老师傅演示“青瓷道具的烧制过程”。“《三国》里曹操的铜樽,我们烧了12个版本才达标,因为每个版本的釉色都要贴合汉代的‘铅釉’特征。”老师傅拿着刚出窑的瓷坯,给学生们讲解,“你们以后拍历史剧,道具不是随便找个样子就行,要懂它背后的文化逻辑。”学生们围着窑炉,认真记录着烧制参数,有人甚至拿出手机拍摄釉色变化,计划将其融入自己的“汉代宫廷戏”剧本中。

行业内的反应更是热烈。广电总局副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说:“苏澈担任名誉院长,不是简单的‘名人挂名’,而是将行业实践经验与高校教育结合的创新——这能让学生在学校里就接触到真实的创作生态,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为文娱行业输送真正需要的人才。”原创联盟的星火影视张野、青蓝文化李青等也纷纷表示,将担任“原创影视专业”的客座教授,分享Ip开发、非遗融合的实战经验。

老周的病友群里,退休的中学教师王阿姨格外高兴:“我教了30年语文,总跟学生说‘要写真实的故事’,现在苏总在大学里推动原创教育,终于有人把‘真诚创作’的种子种在年轻人心里了!”病友们还自发组织了“学生剧本点评团”,表示愿意成为学生们的“现实题材素材库”,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帮助年轻人写出更真实的故事。

就在苏澈完成第一堂瓷坊课后,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他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人才培养”的厚重感:

【检测到苏澈受聘为蓝星华国传媒大学名誉院长,推动设立“原创影视专业”及“澈心新星计划”,助力行业人才培养,达成“教育赋能文化”里程碑,触发“人才培育”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高校人才培养”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原创教育资源库”:系统提供“历史Ip教学案例库”“现实题材调研手册”“非遗影视化教案”等标准化教学资源,供学院与行业共享;

2. 触发“国家级影视教育合作”:教育部计划将“原创影视专业”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投入8亿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如“文化Ip创作实验室”“非遗特效实训基地”);

3. 获得“国际影视院校联盟”邀请,苏澈将代表蓝星华国传媒大学,参与“全球青年影视创作者论坛”,分享“中国原创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国际教育交流。】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学生们在瓷坊里忙碌的身影——有人在帮老师傅给瓷坯描线,有人在记录烧制温度,有人在讨论如何将青瓷纹样融入自己的剧本。阳光透过窑房的窗户,落在学生们充满朝气的脸上,也落在老师傅手中的青瓷摆件上,“教书育人”四个字在光影中格外清晰。

“苏老师,我们想把这次瓷坊调研的经历,写成一个关于‘非遗传承’的短片剧本,您能帮我们看看吗?”学生李雨桐拿着笔记本跑过来,眼里满是期待。苏澈笑着接过笔记本,认真翻阅起来,时不时停下来提问:“你们想通过这个故事传递什么?是老手艺的困境,还是年轻人的坚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