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71章 苏澈获“国家文艺奖”!最高荣誉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穹顶下,水晶灯折射出温暖的光芒,蓝星华国“国家文艺奖”的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这一奖项是蓝星华国文艺领域的最高荣誉,往届获奖者多是深耕行业数十年的资深艺术家,而今年的提名名单里,“苏澈”这个名字的出现,让整个文艺界都充满了期待——这个年仅30岁、从漏雨出租屋走出的创作者,用五年时间,以作品重塑了行业生态,更以文化为笔,书写了属于新时代的复兴篇章。

颁奖现场的背景板上,滚动播放着苏澈的代表作品片段:《青花瓷》的釉色流转间,瓷坊老师傅的手正在拉坯;《三国》的赤壁火攻里,战船模型与考古遗址的画面重叠;《生命的价签》中,老周握着药盒的手微微颤抖;《红楼》舞台剧的皮影“黛玉”,在剪纸大观园里缓缓葬花;《少年的你》的天台场景,陈念与小北并肩望着远方——每一个画面,都是苏澈“以文娱载道”的缩影,台下的文艺工作者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些熟悉又动人的瞬间。

“接下来,我们将颁发本届国家文艺奖的最高荣誉——‘杰出文艺贡献奖’,获奖者是——用作品唤醒文化记忆、用原创打破行业困局的青年创作者,苏澈!”当主持人用激昂的声音念出名字时,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连坐在前排的文坛泰斗王蒙都起身鼓掌,眼里满是赞赏:“这个年轻人,把文艺的‘根’扎在了文化里,把‘魂’落在了现实中,配得上这份荣誉。”

苏澈穿着一身深灰色中山装,袖口别着一枚瓷坊老师傅特意烧制的“青花瓷纽扣”——这枚纽扣的纹样,是《青花瓷》歌词里“天青色等烟雨”的写意图案,也是他五年创作之路的“文化印记”。他走上领奖台时,脚步沉稳,目光扫过台下的老朋友们:瓷坊老师傅穿着藏青色唐装,手里捧着一个锦盒;老周坐着轮椅,由儿子推着,胸前别着《生命的价签》的纪念徽章;林浩、林晓等艺人坐在观众席,眼里满是激动与骄傲——这些陪伴他走过风雨的人,此刻都成了他荣誉里最温暖的注脚。

颁奖嘉宾、文化部部长亲手将烫金的荣誉证书和水晶奖杯递到苏澈手中,证书上的颁奖词熠熠生辉:“以文娱为笔,书写文化复兴——你让《三国》的金戈铁马唤醒历史记忆,让《红楼》的非遗美学绽放东方魅力,让《生命的价签》的现实温度触达人心;以原创为刃,打破行业困局——你拒绝资本垄断,成立原创联盟守护创作尊严;你对抗AI抄袭,立规明矩扞卫原创生态;你扶持新人导演,甘当梯子托起行业未来。你用五年时光,证明文艺的力量不在于流量喧嚣,而在于文化传承与现实关怀。苏澈,你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标杆,更是中华文化复兴路上的‘摆渡人’。 ”

当部长念完颁奖词,苏澈握着奖杯的手微微收紧,他对着话筒的第一句话,没有谈自己的成就,而是提起了五年前的那个雨夜:“我还记得,第一次写《青花瓷》时,租的房子漏雨,我把电脑放在塑料盆上,听着雨滴打在盆里的声音,想着‘什么时候能让更多人喜欢中国的瓷文化’。今天站在这里,我知道,这份荣誉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所有为文化坚守的人——给烧了一辈子瓷的老师傅,给愿意把真实故事讲出来的老周,给跟着我一起拒绝流量、打磨作品的联盟伙伴,给每一个为好内容买单的观众。”

他的目光转向瓷坊老师傅,声音里满是温情:“老师傅总说,‘烧瓷要用心,不能掺假’,这句话我记了五年。拍《三国》时,为了还原汉代铠甲的甲片纹路,他带着徒弟翻遍了汉墓考古报告;做《红楼》舞台剧时,他为了烧制‘十二钗瓷偶’,在窑房里守了三个通宵——这份匠心,才是我作品里最珍贵的‘文化底色’。”

提到老周,苏澈的眼眶微微泛红:“《生命的价签》的故事,源于老周病友群里的真实经历。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想好好活着,却让我明白,文艺作品最该关注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部电影能推动平价药政策的讨论,能让更多人关注患者群体,不是我的功劳,是他们的真实,打动了所有人。”

最后,他看向台下的年轻创作者:“我刚入行时,有人说‘现实题材没人看,历史剧要加流量爱豆’,是原创联盟的伙伴们陪我一起扛,是陆阳这样的新人导演,用《少年的你》证明,真实的故事永远有力量。这份荣誉,也是给所有年轻创作者的——别怕走得慢,别怕不被理解,只要守住初心,只要尊重文化,总有一天,你的故事能被看见。”

这段真诚的获奖感言,让大厅里的掌声再次沸腾,不少文艺工作者红了眼眶。社交媒体上,#苏澈国家文艺奖颁奖词# #苏澈感谢瓷坊老师傅# 话题瞬间冲上热搜榜首,网友们翻出苏澈过往的创作片段,感慨:“从《青花瓷》到‘国家文艺奖’,他走的每一步都踩着文化与真实,没有捷径,全是用心。”

颁奖仪式结束后,瓷坊老师傅走上前,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个特制的“青瓷奖杯”——杯身刻着“文化传承,初心不改”八个篆字,底座是缩小版的《三国》战船与《红楼》大观园图案。“这是我给你烧的‘真奖杯’,比水晶的实在,能传家。”老师傅拍着苏澈的肩膀,眼里满是骄傲。老周则递来一本病友群整理的“真实故事集”:“苏总,这是我们新收集的乡村教师故事,希望你能接着把它们讲出来,让更多人看见。”

行业内的反响更是热烈。广电总局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说:“苏澈获得国家文艺奖,是对‘品质文艺’的肯定,也是对整个行业的指引——未来,我们会加大对原创作品、现实题材、文化Ip的扶持,让更多像苏澈这样的创作者,能安心做内容,放心传文化。”导演陈凯歌发文:“苏澈的成功,证明文艺工作者不需要追着流量跑,只要扎根文化、关注现实,就能做出既有社会价值,又有市场认可的作品——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就在苏澈带着荣誉证书走出人民大会堂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他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文化使命”的厚重感:

【检测到苏澈获蓝星华国“国家文艺奖”(最高文艺荣誉),获官方与行业高度认可,成为新时代文艺标杆,达成“文化复兴推动者”里程碑,触发“最高荣誉”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文化复兴”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国家级文化Ip开发计划”:系统提供《诗经》《楚辞》《资治通鉴》等典籍的“全景式文化开发方案”,含影视、舞台、文创、文旅全链路规划,可联动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获取独家资源;

2. 触发“国际文化战略合作”:国家文旅部邀请苏澈担任“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使”,牵头“中华文化Ip全球巡展”项目,计划在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设立“中华文化体验中心”,推动《三国》《红楼》等Ip的深度国际化;

3. 获得“国家文化复兴专项基金”20亿元,用于支持“文化Ip宇宙”建设、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新人创作者培养计划,助力中华文化系统性复兴与传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