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58章 系统发布关键任务!打造“文化IP宇宙”

苏澈坐在影视制作中心的“Ip规划室”里,桌面上摊开着两份厚厚的资料——左侧是《三国》的文旅联动报告,标注着“赤壁古战场年游客量破800万”“海外版权覆盖150国”;右侧是《红楼:金陵十二钗》的衍生数据,“实体书全球销量破500万册”“非遗文创销售额超3亿”的字样用红笔圈出。他指尖划过“《三国》动画化需求”“《红楼》舞台剧提案”的待办事项,正思索如何让两个Ip形成联动,淡蓝色的系统光膜突然在眼前亮起,带着前所未有的醒目提示:

【检测到宿主已积累《三国》《红楼》《史记》等核心历史Ip,具备“文化Ip整合”基础条件,现发布关键任务——整合历史Ip,打造蓝星华国文化Ip宇宙。

任务要求:以《三国》(历史厚重感核心)、《红楼》(古典美学核心)为双引擎,联动《史记》《楚汉争霸》等Ip,开发动漫、游戏、舞台剧等多形态衍生作品,实现“Ip间内容互嵌、文旅与衍生联动、国内外市场同步”。

任务奖励:完成后解锁“历史经典全库解锁权限”(含《诗经》《楚辞》《资治通鉴》等未解锁典籍的影视化、文创化全权限),并激活“Ip宇宙智能运营系统”(实时监测各Ip数据联动效果)。】

光膜上的文字逐字清晰,苏澈的目光停在“内容互嵌”四个字上——他突然想起《三国》片花里出现的汉代织锦纹样,与《红楼》中描写的“天启王朝织绣”可形成“服饰美学联动”;《史记》里“荆轲刺秦”的咸阳宫场景,能为《三国》的“汉代宫殿”提供历史溯源支撑。“不是简单做衍生,是让每个Ip都成为宇宙里的‘拼图’,相互印证、相互引流。”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画出Ip宇宙的核心框架:以“历史时间线”(先秦-汉-明清)为轴,以“文化维度”(军事、美学、民俗)为网,将分散的Ip串联成有机整体。

当天下午,苏澈召开“Ip宇宙启动会”,邀请了维塔数码、瓷坊、原创影视联盟(星火、青蓝、拾光)、文旅部及海外合作方(迪士尼、bbc)代表。他将系统提供的“Ip宇宙规划图”投影在大屏上,图中清晰标注着各Ip的衍生方向与联动节点:

- 动漫领域:以《三国》为起点,开发“青少年向历史动漫”《三国群英传》,由维塔数码负责3d建模,沿用剧中的汉代铠甲、战船形制;同步启动《红楼·十二钗日常》q版动漫,将“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经典场景改编为轻松治愈的短剧集,嵌入《三国》动漫的“文化小课堂”(如用《红楼》的织锦纹样解释汉代服饰美学),实现“历史厚重感 古典萌系”的受众互补。

- 游戏领域:拒绝“氪金打怪”模式,联合文旅部开发“沉浸式文旅游戏”——《三国·赤壁实景解谜》(玩家在赤壁古战场实地打卡,通过解密“火攻战术”“战船结构”获取历史知识点)、《红楼·大观园非遗寻踪》(在虚拟大观园中寻找苏绣、青瓷、古琴等非遗线索,解锁十二钗的人物故事),游戏积分可兑换线下文旅门票或瓷坊文创,实现“线上体验-线下消费”闭环。

- 舞台剧领域:由青蓝文化主导,打造《三国·赤壁赋》史诗舞台剧(融合汉代乐舞、兵器演练,使用瓷坊定制的微型战船道具)、《红楼·落花辞》古典舞剧(邀请苏州绣娘制作剧中服饰,用古琴演奏剧中诗词改编的乐曲),计划在全国10个“三国\/红楼主题景区”驻场演出,海外版将加入“历史解说环节”(由苏澈团队录制多语言版本),适配国际观众。

“我们要做的不是‘Ip堆砌’,是‘文化共振’。”苏澈指着大屏上的“联动节点”,“比如《三国》动漫里出现的汉代织锦,在《红楼》舞台剧的服饰中能找到传承;《红楼》游戏里的非遗线索,能引导玩家去《三国》文旅景区体验汉代手工艺——让观众在不同形态的作品里,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连贯性。”

维塔数码的马克第一个响应:“我们愿意投入最顶尖的动画团队!《三国》动漫的战船模型,可直接复用之前影视化的3d数据,还能加入‘考古佐证标注’,让青少年在看动漫时,知道每一艘船的形制都有历史依据。”瓷坊老师傅也当场表态:“所有衍生作品的道具、文创,我们全包了!《红楼》舞台剧的瓷制头饰、《三国》游戏的迷你兵器模型,保证每一件都有文化根脉,不是随便的‘工业产品’。”

原创联盟的伙伴们也迅速分工:星火影视负责《三国》动漫的历史脚本审核,确保“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的剧情不偏离史实;拾光影业开发《红楼》动漫的“青少年版剧本”,将复杂的古典诗词转化为易懂的旁白;青蓝文化则对接非遗传承人,为舞台剧定制“专属非遗元素”——比如《红楼》舞剧的“黛玉葬花”场景,将用苏绣制作“落花幕布”,随着舞蹈动作缓缓展开,呈现“绣中藏景”的美学效果。

文旅部的代表更是带来了“政策大礼包”:将“文化Ip宇宙”纳入“国家级文化工程”,为动漫、游戏、舞台剧提供制作补贴;在全国20个重点文旅城市,设立“Ip宇宙体验中心”,集中展示各Ip的衍生作品与非遗道具;甚至计划将《三国》《红楼》的联动文旅线路,纳入“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看动漫-玩游戏-观舞台剧”的方式,沉浸式学习历史文化。

海外合作方的反应同样热烈。迪士尼探照灯影业提出,将《三国》动漫的海外版与《楚汉争霸》的影视项目联动,在北美推出“中国历史动画周”;bbc则计划将《红楼》舞台剧的海外巡演,与当地的“中国文化节”绑定,同步举办“红楼非遗展”(展出瓷坊的红楼瓷偶、苏绣服饰),让海外观众“看一场剧,懂一种文化”。

老周的病友群也成了“Ip宇宙的民间测试团”。苏澈将《三国》动漫的样片片段发给老周,病友们看完后纷纷反馈:“动画里的‘刘备携民渡江’,比课本里的文字更让人感动,要是早有这样的动画,我家孙子肯定爱学历史!”还有阿姨建议:“《红楼》动漫能不能加个‘非遗小课堂’?比如宝钗戴的抹额,顺便讲讲汉代的首饰文化,我们这些老人也想多学知识。”这些反馈被苏澈逐条记下,纳入衍生作品的优化方案。

系统的“Ip宇宙智能运营系统”也同步启动,大屏上实时显示各Ip的联动数据:《三国》文旅游客中,有35%表示“会关注动漫更新”;《红楼》实体书读者中,62%愿意尝试“非遗寻踪”游戏;海外观众对“舞台剧 非遗展”的期待度高达89%。“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是文化传播的‘温度仪表盘’。”苏澈指着大屏上的“正向反馈率”,“只要我们坚持‘文化为核,体验为王’,这个Ip宇宙就不会是‘昙花一现’的商业项目,而是能长久传承的文化载体。”

在任务启动会的尾声,苏澈站在大屏前,看着《三国》的战船与《红楼》的绣幕在画面中重叠,突然想起穿越到蓝星的初心——从写《青花瓷》的歌词,到拍《三国》的影视剧,再到如今打造Ip宇宙,他始终在做同一件事:让中华文化从“分散的点”,变成“连贯的线”,再到“立体的面”。“这个Ip宇宙,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是所有为文化传承努力的人的共同事业。”他的声音坚定,“我们要让蓝星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让每一个年龄层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热爱’。”

当天晚上,系统光膜再次弹出提示:【“文化Ip宇宙”任务已正式启动,当前进度10%(核心框架搭建完成)。请宿主持续推进多形态衍生开发,完成各Ip联动节点,早日解锁“历史经典全库”权限。】苏澈关掉光膜,看着桌面上摊开的《三国》《红楼》资料,指尖轻轻划过“历史经典全库”的字样——他知道,这不仅是系统的奖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未来,《诗经》的“风雅颂”、《楚辞》的“香草美人”、《资治通鉴》的“历史智慧”,都将通过“Ip宇宙”的形态,在蓝星焕发出新的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