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24章 票房破8亿!刷新现实题材纪录

江城的初冬清晨,第一缕阳光刚透过澈心工作室的青花瓷窗帘,就被满室沸腾的欢呼声撞得粉碎。大屏幕上,《生命的价签》的实时票房数据正以一种近乎灼热的速度跳动——红色的数字从“799,998,765”定格在“800,000,213”的瞬间,整个工作室像被按下了狂欢的开关,运营组的小吴手里的咖啡杯“哐当”砸在桌上,褐色的液体溅到笔记本上,她却浑然不觉,只顾着尖叫:“破8亿了!真的破8亿了!”

这一天,距离《生命的价签》上映刚好10天。这个数字,不仅将蓝星华国现实题材电影的票房纪录远远甩在身后(此前纪录为5.2亿),更成为今年所有类型电影中的“黑马之王”——同期上映的流量片、喜剧片,票房加起来都不及它的三分之二。大屏幕下方,一行小字格外醒目:“场均人次42人,上座率78%,二刷、三刷观众占比45%”,每一个数据都在诉说着这部电影的“全民热度”。

“我就知道,好故事不会被埋没!”周明几乎是踉跄着冲到屏幕前,手里还攥着那本记录妹妹抗癌经历的笔记本,指腹在“2018年3月,药价又涨了500”的字迹上反复摩挲,眼泪毫无预兆地砸在屏幕上,“苏澈,你做到了!你让我看到了影视圈的希望——不是只有流量能赚钱,不是只有狗血能出圈,真实的故事、有温度的创作,一样能站在票房的顶端!”

他想起自己十年前拍《归乡》时的窘迫:影院给10%排片,票房刚过千万就被下映,资本嘲讽他“不懂市场”,连演员都劝他“别再碰现实题材”。那时他以为,现实题材的春天可能永远不会来,直到遇见《生命的价签》,看见苏澈带着团队一次次对抗资本、坚守初心,看见患者们把自己的故事掏出来当“剧本素材”,看见观众们自发为电影求排片、刷口碑——这一切,都让他重新燃起了对影视行业的信心。

陈凯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影迷送来的“程勇”角色手办,眼眶也红了。他从业30年,演过帝王将相,也扮过都市精英,却从来没有一部作品像《生命的价签》这样,让他感受到“演员”二字真正的重量:“这不是我演得好,是老周、小宇他们的故事太有力量。昨天我去影院映后,有个观众拉着我说‘我爸就是程勇这样的人,帮病友带了三年仿制药,最后自己没钱治病走了’,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们拍的不是电影,是无数个普通人的人生。”

工作室的角落里,老周正和孙子视频,手机屏幕里,孩子举着一张画满“药瓶超人”的电影票根,大声喊:“爷爷!电影破8亿了!苏叔叔说,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想帮我们!”老周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里却藏着泪光——他想起自己当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用药笔记交给苏澈时的忐忑,如今,这部承载着他和127位患者故事的电影,不仅打破了纪录,还真的推动了改变:大病基金因为票房捐赠(每1元捐0.1元)又多了800万,已经帮200多位病友买到了平价药;康泰医药新推出的仿制药,价格比之前低了30%,他现在每个月的药费,终于不用让儿子打两份工来凑了。

小宇也带着好消息赶来,他手里拿着一叠设计稿,是为《生命的价签》海外版做的海报:“苏老师,北美Amc影院说,海外观众特别喜欢‘药盒拼成爱心’的设计,想把它用作官方海报!还有,我的病友群里,有3个病友因为电影的影响,找到了药企的临床试验名额,现在病情稳定多了!”

瓷坊老师傅的徒弟更是扛着一窑“8亿纪念瓷偶”冲进工作室——每个瓷偶都是程勇握着药瓶的模样,底座刻着“现实题材新标杆”,釉色是温润的米白色,上面还点缀着金色的“8亿”字样。“师傅说,这是他烧得最用心的一窑瓷,要送给剧组每个人,还要送一套给国家电影博物馆,让以后的人都知道,咱们蓝星华国的现实题材电影,也能这么牛!”

行业内的反应,比票房数据更令人唏嘘。之前拒绝投资的华星影视总裁张涛,在朋友圈发了一条长文,字里行间满是后悔:“当初看走了眼,以为现实题材没市场,现在才知道,我们缺的不是观众,是直面现实的勇气,是对‘好故事’的信任。《生命的价签》给所有影视人上了一课——尊重观众,观众才会尊重你。”耀世影业更是直接发来合作意向,希望能和澈心工作室联合开发新的现实题材项目,“我们愿意完全放权,只要求能拍出像《生命的价签》这样有力量的作品。”

文旅部当天也发布了祝贺公告,称《生命的价签》“不仅刷新了现实题材电影的票房纪录,更树立了‘文娱促社会进步’的新典范”,并宣布将这部电影纳入“全国文艺工作者培训教材”,让更多创作者学习“如何用真诚的创作连接人心、推动改变”。国家电影局则透露,未来三年将设立“现实题材创作专项基金”,投入10亿用于扶持优质现实题材项目,“让《生命的价签》这样的好作品越来越多”。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悄然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里程碑”般的厚重感:

【检测到《生命的价签》票房破8亿,刷新蓝星华国现实题材电影纪录,获官方、行业、观众三重认可,达成“现实题材封神”里程碑,触发“标杆树立”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破圈,影视崛起”第二阶段任务圆满完成,解锁“现实题材标杆”核心权限:

1. 可优先获取国家现实题材创作资源(如未公开的社会调研数据、官方合作项目),助力后续作品开发;

2. 发起“现实题材创作者联盟”,已有50位导演、编剧加入(含周明、陈凯等),将共同推动现实题材创作规范化、优质化;

3. 《生命的价签》将代表蓝星华国角逐国际A类电影节“最佳现实题材影片”,海外发行权已覆盖10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全球票房突破15亿。】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工作室里热闹的场景——周明在和编剧讨论新的现实题材剧本,陈凯在给年轻演员讲“如何理解患者角色”,小宇在和设计团队修改海外海报,老周的孙子正拿着迷你瓷偶,在人群里跑来跑去,笑声清脆。他突然想起穿越到蓝星的那个清晨,自己手里攥着37.5元,在老林的录音棚里录《青花瓷》时的迷茫;想起拍《三国》时,为了一片甲片的纹样和道具组争论到深夜;想起拍《生命的价签》时,被资本拒绝、被药企威胁的窘迫。

“8亿不是终点,是起点。”苏澈拿起话筒,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这个纪录,不属于我,不属于剧组,属于每一个愿意分享故事的患者,属于每一个为电影求排片的观众,属于每一个相信‘现实题材有力量’的人。未来,我们会继续拍更多像《青花瓷》《三国》《生命的价签》这样的作品——拍历史,是为了唤醒记忆;拍现实,是为了推动改变。”

他的话刚说完,工作室里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窗外,影院的巨幅海报上,《生命的价签》的票房数字还在缓慢增长;远处,医院的病房里,老周的病友们正围在一起,看着电影的片段,讨论着“以后药价会不会再降一点”;瓷坊的窑火旁,老师傅正开始烧制新的瓷偶,这次的主题是“希望”——一个孩子手里捧着一颗种子,种子长成的树上,结满了药瓶形状的果实。

当天晚上,苏澈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没有华丽的辞藻,只配了一张工作室所有人的合影和8亿票房的截图:“8亿票房,是给所有‘真诚’的礼物。感谢蓝星,让我遇见这么多有温度的人;感谢影视,让我们能用故事改变一点点世界。未来,继续同行,为生命,为真诚。”

动态发布后,评论区里满是跨越国界的祝福:

- “海外党已经三刷!带外国朋友看,他们说‘这才是最好的中国故事’!”

- “作为影视专业的学生,我把《生命的价签》当成教材,以后也要拍这样有力量的作品!”

- “老周爷爷,小宇,张阿姨,还有所有患者朋友们,这8亿里有你们的功劳!你们的故事,改变了世界!”

夜色渐深,工作室的灯光依旧明亮。苏澈知道,《生命的价签》的旅程还在继续——它会在国际电影节上讲述蓝星华国的现实故事,会让更多国家的观众理解“高价药”背后的困境,会推动更多全球性的医疗政策讨论。而他和团队,也会带着这份“标杆”的责任,继续在“文娱封神之路”上前行,用更多好作品,让现实题材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这一晚,蓝星华国的影视圈,因为一部8亿票房的现实题材电影,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不是资本堆砌的虚假繁荣,是真诚创作赢得的尊重,是普通观众用票房投票的认可,是“好故事永远有力量”的最好证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