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19章 定档风波:被院线排挤

《生命的价签》定档会当天,江城影视大厦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长桌一侧,主流院线的代表们坐姿随意,手里翻着排片计划表,眼神却很少落在苏澈团队递来的《生命的价签》资料上;另一侧,苏澈、周明、陈凯坐在那里,面前摆着一叠患者手写的“想看清单”——老周的孙子画的“药瓶超人”在清单上格外显眼,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我想和爷爷一起看电影”。

“苏总,不是我们不给面子。”全国最大院线“星光影院”的副总王磊放下笔,语气带着敷衍,“你看同期的《极速追击》,顶流陆泽主演,光预售就破了5000万,粉丝包场都排到了上映后一周,给40%排片,我们稳赚不赔。”他指了指《生命的价签》的资料,“你们这现实题材,受众窄,又是抗癌主题,很多观众不爱看‘苦情戏’,15%排片,已经是我们能给的上限了。”

旁边“大地影院”的代表跟着附和:“王总说得对,上次有部现实题材电影,我们给了25%排片,结果上座率不到30%,最后亏了不少。现在院线要的是票房,不是情怀,苏总你得理解。”

苏澈拿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里面是老周、小宇等患者对着镜头说话,老周握着轮椅扶手,认真地说“我想在影院里看一次‘自己的故事’”;小宇举着自己设计的电影海报,“希望更多人知道,我们不是‘麻烦’,我们只是想活下去”;张阿姨绣着“百福图”,“要是电影能多排几场,我想请帮过我的医生一起看”。

“这些不是‘情怀’,是真实的期待。”苏澈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力量,“我们的电影虽然没有流量明星,但初剪版让127位患者看过,他们都说‘这是我们的故事’;而且我们承诺票房每赚1元捐0.1元给大病基金,很多观众已经在社交平台留言说‘愿意为这部电影买单’。”

可院线代表们显然不为所动。王磊摆摆手:“苏总,患者的期待我们理解,但院线要生存。这样吧,要是你们电影上映前三天上座率能破60%,我们再考虑加排片,现在15%,不能再高了。”

走出会议室,陈凯忍不住叹气:“还是流量当道,我们再怎么说,他们也只认‘陆泽’‘预售’这些词。”周明拍了拍苏澈的肩膀:“别灰心,当年我拍《归乡》,院线只给了10%排片,最后靠观众口碑逆袭,咱们也能行。”

苏澈没有抱怨,他知道,和院线硬争没有用,只有让更多人看到患者的期待,才能改变局面。当天晚上,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布了一条“求排片”视频,没有华丽的剪辑,只有最真实的镜头:

视频开头,是老周坐在轮椅上,对着镜头慢慢说:“我今年68岁,肺癌晚期,每天都在算‘还能活多久’。听说《生命的价签》要上映了,我想多排几场,这样我就能带着孙子去看,告诉他‘爷爷当年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

接着是小宇的镜头,他站在曾经打工的公司楼下,手里拿着旧工牌:“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不是‘卖假药的’,我们只是想活着,想回到正常的生活。希望影院能多给我们一点机会,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

最后,苏澈出现在镜头里,他没有喊口号,只是拿着那份“想看清单”,轻声说:“这上面有127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想活下去’的故事。我们不求和流量片比排片,只希望有更多影院能给这些故事一个机会,让那些期待的人,能在影院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视频结尾,他附上了全国主要影院的联系电话和留言渠道,配文:“如果你也觉得,真实的故事值得被看见,麻烦帮我们联系本地影院,说一句‘想多看几场《生命的价签》’。”

视频发布不到1小时,转发量就突破10万。澈心工作室的运营组很快发现,粉丝们已经自发行动起来——有人整理了“全国影院联系指南”,标注了每个影院的客服电话、私信渠道;有人发起“#我为生命求排片#”话题,在里面分享自己联系影院的截图;还有粉丝制作了“患者期待”的海报,贴在本地影院的留言板上。

家住沪市的粉丝“小夏”,一口气给5家影院打了电话,虽然有的客服敷衍说“会反馈”,但她没有放弃,又带着老周的视频去影院现场沟通,影院经理看到视频里老周的样子,终于松口:“要是预售不错,我们可以先加一场早场试试。”

更让人感动的是,很多患者家属也加入了“求排片”的队伍。老周的儿子特意制作了“患者观影需求表”,在病友群里收集大家的观影时间、地点,汇总后发给当地影院,“我们不是要免费票,只是想有场次能让我们方便去看,哪怕是早场、晚场也行”。

300万粉丝的力量,远比苏澈预想的更强大。短短两天,全国有超过200家影院收到了“增加《生命的价签》排片”的请求,其中不少影院的客服电话被打爆,私信里满是粉丝的留言:“我们愿意包场,请给患者留一场”“现实题材不该被排挤,给好作品一个机会”。

部分影院开始松动。深市的“万象影院”率先宣布,将《生命的价签》的排片从15%提升至25%,还专门设置了“患者专场”,提供免费停车、无障碍通道;京市的“万达影院”也表示,将根据预售情况动态调整排片,“如果观众需求大,我们会加开夜场”。

而鼎盛影视那边,看到《生命的价签》靠粉丝“求排片”获得关注,又开始嘲讽。陆泽的工作室发了条模糊不清的动态:“有些电影靠‘卖惨’求排片,不如好好打磨内容,流量不是原罪,没人看才是。”结果瞬间被粉丝怼回去:“流量是没原罪,但靠流量挤压现实题材排片,就是原罪!”“《生命的价签》有患者的期待,有真诚的故事,比你们的‘极速追车’‘无脑恋爱’有意义多了!”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粉丝力量”的温度:

【检测到宿主通过真诚沟通引发粉丝自发“求排片”行动,推动部分院线调整排片,突破流量片挤压困境,触发“民心所向”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破圈,影视崛起”第二阶段任务进度更新:

1. 解锁“粉丝联动”核心权限:可建立“现实题材支持者社群”,实时收集观众需求,对接影院调整排片,形成“观众-剧组-影院”的良性互动;

2. 已有53家影院主动联系剧组,将《生命的价签》排片提升至20%-28%,其中12家设置“患者专场”,预售票房24小时破800万;

3. 任务“打造首部现象级现实电影”进度提升至97%(排片困境初步缓解,预售数据超出预期,为上映后口碑逆袭奠定基础)。】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手机上粉丝发来的“胜利截图”——有粉丝和影院经理的沟通记录,有“患者专场”的海报,还有老周儿子发来的“病友观影群满员”的消息。他想起定档会上院线代表的冷漠,再看看现在粉丝和患者的热情,突然明白:真正能决定一部电影命运的,不是流量,不是资本,而是观众的真心。

第二天上午,苏澈又发布了一条视频,这次是感谢粉丝:“谢谢每一个为《生命的价签》打电话、发私信的朋友,谢谢每一家愿意增加排片的影院。你们的每一次努力,都在给那些‘想活下去’的人,多一份希望。上映后,我们会在‘患者专场’安排剧组人员到场,和大家一起看电影,听大家的故事。”

视频发布后,更多影院加入了“增加排片”的行列。瓷坊老师傅也行动起来,他烧制了一批“求排片成功”的迷你瓷偶,送给那些主动加排片的影院,瓷偶上刻着“真诚无价”四个字,他说:“影院愿意给好故事机会,我们就该感谢他们,让他们知道,做对的事,有人记得。”

片场的后期机房里,剪辑师还在加班加点完善影片细节,李然在调整片尾的配乐,想让结尾更温暖一点;张岚在对接“患者专场”的事宜,确保每个场次都有无障碍设施;陈凯则在准备映后交流会的发言稿,他想和观众聊聊“程勇这个角色背后的患者故事”。

苏澈走到露台,看着远处影院的广告牌——已经有影院换上了《生命的价签》的海报,老周孙子画的“药瓶超人”被放大,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他知道,排片风波还没完全结束,上映后可能还会有流量片的挤压,但有粉丝的支持,有患者的期待,有团队的坚持,这部电影一定能靠口碑逆袭,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故事,永远有力量。

夜色渐深,苏澈的手机还在不断收到粉丝的反馈:“我家附近的影院加了两场晚场!”“患者专场的票已经抢完了,影院说会再加一场!”“我带着我妈去看,她也是癌症患者,她说‘终于有电影懂我们了’!”

这些消息,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定档风波后的阴霾。苏澈知道,《生命的价签》的上映之路,还有最后一段,但只要带着这份真诚和坚持,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因为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群人对“生命”的敬畏,对“真诚”的坚守,而这样的坚守,永远值得被看见,被尊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