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15章 开机仪式:低调但热血

江城的深秋总带着几分凉意,市中心医院旁的小型影视片场却暖得让人眼眶发热。这里没有红毯铺地,没有媒体长枪短炮,甚至连“开机大吉”的背景板都透着朴素——浅红色的绒布上,没有华丽的烫金大字,只有10位患者代表手写的“为生命发声”,旁边贴满了他们的日常物件:老周孙子画的“药瓶超人”、小宇攒的空药盒、患胃癌的张阿姨绣的“活下去”手帕,每一件都带着生活的温度。

片场角落,瓷坊老师傅送来的“生命之光”瓷偶被摆在临时桌案上——瓷偶是一位患者握着药瓶的模样,釉色是温润的米白色,底座刻着10位患者代表的名字,老师傅特意叮嘱:“别搞花里胡哨的,这瓷偶是给患者们的,也是给这部戏的初心。”

上午9点,开机仪式准时开始。没有明星走场,没有冗长的致辞,苏澈穿着简单的黑色卫衣,手里捧着老周那本写满用药反应的笔记,站在患者代表中间,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今天没请媒体,只请了咱们10位家人——因为这部戏,本来就是为你们拍的。”

他翻开笔记,指尖划过老周歪歪扭扭的字迹:“3月15日,吃仿制药第5天,不咳了,能喝半碗粥;4月2日,孙子来看我,说我气色好……”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片场每一个人耳朵里,“老周的笔记,我看了三遍,每一页都在说‘想活着’;小宇告诉我,他最大的愿望是病好后,能回公司继续做他的设计;张阿姨说,她想绣完那幅‘百福图’,送给帮过她的医生。”

陈凯站在一旁,眼眶微红。这些天,他一直跟着老周体验生活,早上陪老周吃药、测血压,下午听老周讲打工的故事,晚上帮老周给孙子视频,那些真实的细节,比任何剧本都更让他触动:“之前演了很多角色,但这次不一样——我不是在演‘程勇’,我是在替老周、替小宇,替所有想活下去的人,把故事讲出来。”

周明走到桌案前,拿起小宇的空药盒,声音带着克制的哽咽:“我妹妹走的时候,也留了一盒子空药瓶,我当时想,要是有人能拍一部这样的电影,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难处就好了。现在,这个愿望终于要实现了——这部戏,我们不图票房,不图奖项,只图能让更多人看到,有一群人在和命运拼命,也有一群人,在帮他们拼命。”

这时,苏澈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目光扫过10位患者代表,语气坚定却带着温度:“今天,我代表剧组做一个承诺——《生命的价签》上映后,票房每赚1块钱,我们就捐1毛钱给‘大病救助基金’,专门帮那些吃不起药的患者;另外,电影所有的衍生品收入,也全部捐给基金。”

话音落下,片场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周激动得双手发抖,他的孙子跑过来,抱着苏澈的腿:“叔叔,是不是以后有更多爷爷能吃药了?是不是爷爷能看到我上小学了?”苏澈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是,一定会的。”

“我们也有礼物要送。”患乳腺癌的李姐站出来,手里捧着10束用皱纹纸做的花——花瓣是患者们一起折的,花蕊里藏着小纸条,上面写着他们的心愿。李姐把第一束花递给苏澈,纸条上写着“愿天下无癌,愿患者无忧”;递给陈凯的花里,纸条是“谢谢你们,让我们的故事不被埋没”;递给周明的花里,纸条上写着“你妹妹的愿望,我们一起实现”。

张阿姨握着林默的手,把花递过去,眼泪落在花瓣上:“我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怎么夸你们,只知道你们是好人,是帮我们说话的人。这部戏拍好后,我就算走了,也能在银幕上‘活’一次,值了。”

林默接过花,声音哽咽:“张阿姨,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还等着看您绣完‘百福图’呢。”

片场的小员工小王,悄悄用手机录下了这一幕——没有华丽的镜头,只有真实的眼泪和掌声,视频里,老周的孙子举着“药瓶超人”的画,跟着大家一起喊“开机大吉”,声音稚嫩却充满力量。小王没多想,把视频发在了自己的社交账号上,配文:“这是我见过最热血的开机仪式,没有流量,只有温度。”

谁也没想到,这条视频会在网上迅速发酵。中午12点,#最朴素的开机仪式 最热血的承诺# 冲上热搜第五;下午2点,视频播放量破千万,获赞500万;评论区里,满是感动的声音:

- “看哭了!老周孙子那句‘爷爷能看到我上小学吗’,我眼泪一下就下来了!这才是电影该有的初心!”

- “票房每赚1元捐0.1元,不是作秀,是真的为患者着想!对比那些动辄砸上亿办开机宴的剧组,这才是低调又热血!”

- “张阿姨说‘能在银幕上活一次’,这句话太戳心了!谢谢苏澈团队,让普通人的故事也能被看见!”

- “我是药企员工,看到这个视频特别感动——其实我们也在努力降药价,但需要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这部电影,会让更多人理解患者的难处。”

文旅部官方账号也转发了这条视频,配文:“以真诚为笔,以生命为题——《生命的价签》开机仪式,没有喧嚣,只有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这才是现实题材创作该有的样子。”国家电影局则发来贺电,希望剧组“坚守初心,拍出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为现实题材影视创作树立标杆”。

之前拒绝投资的华星影视总裁张涛,在评论区留言:“之前是我短视了,这部电影值得更多支持,后续华星愿意提供宣发资源,不图回报,只为能帮到更多患者。”鼎盛影视虽然没直接表态,但内部员工透露,赵凯在公司会议上沉默了很久,最后说“以后别再嘲笑人家做公益,先想想我们拍的东西有没有价值”。

片场里,苏澈看着手机上的评论,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场低调的开机仪式,比任何华丽的通稿都更有力量——因为它连接的不是流量和资本,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共情。陈凯把患者送的花小心地插在矿泉水瓶里,说:“这花我要带到片场,每天看着它,就不会忘记为什么拍这部戏。”周明则把小宇的空药盒放在导演椅旁,“每次开机前看一眼,就能提醒自己,要拍得真实,要对得起这些信任我们的人。”

傍晚,系统的淡蓝色光膜在苏澈眼前悄然展开,金色的文字带着温暖的力量:

【检测到宿主举办“患者为核心”的低调开机仪式,以真诚承诺引发社会共情,强化“文化复兴者”公益属性,触发“生命敬畏”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破圈,影视崛起”第二阶段任务进度更新:

- 《生命的价签》获“国家重点现实题材项目”认证,解锁“大病救助基金专项通道”,可直接对接民政部门,确保捐款精准落地;

- 因开机仪式引发的社会关注,多家医疗企业主动提出合作(如提供仿制药研发真实素材、赞助患者观影),海外平台亚马逊prime Video追加200万美元预售订单;

- 任务“打造首部现象级现实电影”进度提升至75%(完成开机筹备,获得社会与官方双重认可)。】

苏澈关掉光膜,看向渐渐暗下来的片场——患者代表们还在和剧组工作人员聊天,老周在教陈凯怎么测血压,小宇在和林默讨论剧本里的细节,张阿姨则在给瓷偶系上自己绣的手帕。瓷坊老师傅送来的“生命之光”瓷偶,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底座上的名字,像一颗颗跳动的心脏。

他走到露台,看着远处医院的灯光,心里突然明白:所谓“热血”,不是礼花满天的热闹,不是口号响亮的张扬,而是像这样——一群人,为了另一群人的“活下去”,用真诚的方式,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这场低调的开机仪式,不是结束,而是《生命的价签》“为生命发声”的开始。

夜色渐深,片场的灯还亮着,工作人员在收拾道具,却没人舍得扔掉患者们折的纸花,都小心地收进盒子里。苏澈拿起手机,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配着患者献花的照片和老周孙子的画:“今天,我们和10位家人一起,开启了《生命的价签》的旅程。没有媒体,没有红毯,只有最真诚的承诺——为生命发声,我们说到做到。”

动态发布后,评论区很快被温暖的留言填满,有患者说“等着电影上映,我要带着家人去看”,有医生说“期待这部电影能让更多人关注高价药问题”,还有普通网友说“愿意为这部电影买单,因为每一分钱,都在帮别人活下去”。

片场的风带着深秋的凉意,却吹不散心里的暖。苏澈知道,《生命的价签》的拍摄之路还会有挑战——要平衡真实与戏剧,要应对敏感议题,要让观众在感动中思考。但只要想起今天患者们的笑容,想起那句“谢谢你们让我们的故事被看见”,他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因为他知道,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束光,照亮那些在困境里挣扎的生命,也照亮蓝星现实题材影视的未来。而这束光的起点,就是这场低调却热血的开机仪式,是那些带着温度的纸花,是那句“票房每赚1元,捐0.1元”的承诺,更是一群人对“生命”最朴素的敬畏与关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