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89章 最后的质疑与打脸

《三国》开机前的江城,总被一层薄雾裹着,可澈心工作室的氛围却比雾更沉——影视部的员工们低头刷着手机,眉头紧锁;艺人部的小姑娘攥着刚打印的舆情报告,指尖都泛了白;连一向爱笑的李然,都抱着琵琶坐在角落,没了往日练琴的兴致。

“苏老师,您看这个。”李薇把平板递过来,屏幕上是#苏澈只会改编没原创#的热搜词条,阅读量已经破了2亿,排在热搜第五。点进去,满屏都是带节奏的评论:“之前的《长安忆》不就是改的地球老歌吗?还吹什么原创教父”“他那些火的歌,细扒都有地球作品的影子,没了地球素材,他啥也不是”“现在要做《三国》oSt了,怕是又要去扒地球的古风曲吧?”

更刺眼的是华星传媒旗下营销号发的长文,标题直接写着《从“改编”到“抄袭”?苏澈的“原创神话”该醒醒了》,里面翻出苏澈刚穿越时发布的《青花瓷》,牵强附会说“旋律像地球某首冷门古风歌”,又拿《长安忆》的改编说事,暗讽“澈心工作室的原创,不过是地球作品的搬运工”。评论区里,华星的水军跟着刷屏,甚至有人开始质疑《三国》Ip的含金量:“连主创都没原创能力,这剧怕是要糊”。

苏澈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瓷坊飘起的淡蓝色窑烟——老师傅正在为《三国》烧制道具瓷剑,昨天还特意来跟他说“剑鞘上要刻‘忠义’二字,配关羽的角色”。他想起这一年多的日子:从在livehouse弹唱《青花瓷》,到推动原创数据库上线,再到为顾琛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发声,每一步都踩着“原创”和“文化”往前走,可偏偏有人要在他最在意的地方,泼上一盆冷水。

“苏老师,要不我们发声明吧?把《青花瓷》《将进酒》的创作手稿都晒出来,还有《长安忆》的改编授权证明!”李薇急得声音发颤,“华星就是故意的,他们之前想抢《三国》的投资没抢到,现在故意搞事,想搅黄咱们的开机!”

陈舟导演也打来电话,语气凝重:“投资方刚才问我,要不要换oSt创作者,怕这事儿影响招商。我跟他们拍了胸脯说苏澈没问题,可你得想想办法,别让质疑声盖过了作品。”

苏澈挂了电话,走到录音棚门口——老林正对着调音台叹气,屏幕上是《三国》oSt的初稿,旁边放着他写的《将进酒》乐谱,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都是他熬夜改的。听到脚步声,老林抬头:“苏老师,要不咱们先把《三国》的主题曲发了?用实力说话。”

苏澈摇摇头,指尖划过乐谱上的音符:“发,但不是《三国》的主题曲。我要写一首新歌,一首只属于蓝星、只属于我在蓝星经历的歌——没有地球的影子,只有我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接下来的三天,苏澈把自己关在了录音棚里。他没看任何地球的资料,只凭着记忆里的碎片:第一次在江城街头闻到的桂花香,瓷坊老师傅烧瓷时额头的汗,林晓在livehouse唱《后来》时眼里的光,原创数据库上线那天,音乐人代表红着眼眶说“终于有家了”的模样,还有顾琛试镜时,眼神里从局促到坚定的变化。

“风掠过江城的巷,瓷烟绕着旧墙,谁在窑边哼着腔,釉色染了月光”——这是他写的第一段歌词,唱的是瓷坊的老师傅;“屏上的代码在淌,存着谁的乐章,一声‘原创’落纸上,有光暖了心房”——这是写给原创数据库的;“他曾把梦想藏,在舞台的角落旁,一句‘有实力别慌’,让星光落在肩膀”——这是顾琛的故事,也是所有被埋没的实力派的故事。

老林帮他编曲时,特意加入了江城的桂花香采样——那是去年秋天,他在瓷坊旁录的,风吹过桂树,沙沙声混着窑火的噼啪声,格外温柔;李然的琵琶也加得巧妙,在“瓷烟绕着旧墙”那句里,琵琶的音色像釉色流淌,细腻又温暖;阿哲还主动来和声,他的R&b转音,给这首歌添了几分现代感,却不抢戏,刚好衬出歌词里的故事。

录制的最后一天,澈心系的成员都来了,挤在录音棚外听。当苏澈唱到“蓝星的风啊,吹过我的肩膀,带着每段相遇的光,把平凡的故事,唱成远方”时,林晓偷偷擦了眼泪——她想起自己在livehouse被苏澈发现的那天,风也是这样温柔,带着希望的味道。

第四天早上八点,苏澈没有发任何预告,直接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了这首《蓝星的风》。封面是瓷坊老师傅特意画的——江城的巷弄里,一个抱着吉他的人站在瓷坊前,风里飘着桂花和瓷烟,旁边写着“献给蓝星的每一段相遇”。

上线十分钟,《蓝星的风》冲进热歌榜前五十;半小时后,登顶榜首;两小时后,评论破10万;到中午十二点,评论数定格在20.3万,播放量破亿,#蓝星的风 原创的力量# #苏澈打脸质疑# 两个话题直接冲上热搜第一,把之前的负面词条彻底压了下去。

评论区里,全是感动的声音:“‘瓷烟绕着旧墙’,唱的是瓷坊老师傅吧?我去过江城,真的有这样的巷弄!”“‘屏上的代码在淌,存着谁的乐章’,这是原创数据库啊!苏老师把我们的故事写进歌里了!”“顾琛肯定也在歌里!‘他曾把梦想藏,在舞台的角落旁’,这不就是他被雪藏又被苏老师发现的样子吗?”还有海外粉丝留言:“虽然听不懂全部歌词,但旋律里的温柔,我能感受到——这就是蓝星的故事,不是地球的!”

业内人士也纷纷转发支持。周明远会长发了《蓝星的风》的歌词截图,配文:“从瓷坊到数据库,从新人到实力派,苏澈的原创,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旋律,是有血有肉的蓝星故事——那些说他只会改编的人,该醒醒了。”久石让甚至用钢琴弹了一版《蓝星的风》,发在社交平台上:“这是我听过最有温度的原创,蓝星的风,吹到了东京。”

之前跳得最欢的华星营销号,此刻彻底哑了火——有网友扒出,他们说《青花瓷》像地球冷门歌的说法,根本是断章取义,那首所谓的“冷门歌”,发布时间比《青花瓷》还晚;还有人翻出苏澈的创作手稿,从《青花瓷》到《将进酒》,再到这首《蓝星的风》,每一页都有修改痕迹,时间线清晰,完全能证明是原创。华星不仅没泼成脏水,反而因为恶意营销,被粉丝举报,账号暂时封禁。

投资方也松了口气,不仅没提换oSt创作者,反而追加了投资,说“有这样的原创能力,《三国》肯定能成”。顾琛特意发来消息:“苏老师,听《蓝星的风》时,我哭了——谢谢您把我们的故事唱出来,也谢谢您让我相信,有实力真的不会被埋没。”

傍晚,苏澈带着《蓝星的风》的母带,去了瓷坊。老师傅正在给瓷剑上釉,听到歌里“瓷烟绕着旧墙”那句,停下手里的活,笑着说:“这唱的是我吧?你看,这瓷剑的釉色,就像歌里唱的,染了月光呢。”

苏澈点点头,看着窑火里跳动的光,突然明白:那些质疑声其实不算什么,真正的原创,从来不是靠嘴说的,是靠故事、靠温度、靠在蓝星的每一段相遇堆出来的。就像这首歌里唱的,蓝星的风,吹过的不仅是他的肩膀,还有每一个为原创坚持、为梦想努力的人。

回到工作室时,李薇拿着最新的舆情报告,笑得眼睛都眯了:“苏老师,现在全网都在夸《蓝星的风》,还有很多独立音乐人发了自己的原创作品,说‘受苏老师启发,要坚持写蓝星的故事’。”

苏澈接过报告,翻到评论区截图,看到有个新人音乐人写:“以前总怕自己的歌没人听,现在听了《蓝星的风》才知道,只要写的是真心的故事,就一定会被看见——谢谢苏老师,我也要做蓝星的原创音乐人。”

他抬头看向窗外,江城的风正吹过工作室的风铃,叮当作响,和《蓝星的风》的旋律混在一起,格外好听。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他眼前悄然展开:

【检测到宿主发布全新原创歌曲《蓝星的风》,以蓝星真实经历为创作内核,打破“只会改编”质疑,引发全行业原创共鸣,触发“原创公信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影视,打造现象级Ip”第二阶段任务进度更新:因《蓝星的风》引发文化共鸣,《三国》oSt关注度提升50%,海外发行渠道主动增加3家,解锁“原创故事库”功能(可收录蓝星普通人的真实故事,作为Ip创作素材)。】

苏澈关掉光膜,嘴角扬起笑意。他知道,这不是质疑的终点,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声音,但只要他坚持写蓝星的故事,写那些平凡又温暖的相遇,就不怕被打脸——因为真正的原创力量,从来都藏在这些真实的故事里,藏在蓝星的风里,吹不散,也打不垮。

录音棚里,《蓝星的风》还在循环播放,李然的琵琶声、阿哲的和声、老林的编曲,还有苏澈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写给蓝星的情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