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81章 演唱会的意外惊喜

北京国家体育馆的初冬夜晚,被一股炽热的音乐浪潮彻底点燃。场馆外,两排挂着红灯笼的回廊下,粉丝们举着融合了青花瓷与三国元素的应援灯牌——有的印着“苏澈·赤壁”,有的画着手持琵琶的“诸葛孔明”,甚至有人穿了改良汉服,腰间挂着迷你青铜剑挂件,提前两小时就开始合唱《将进酒》,歌声顺着风飘进场馆,与里面的彩排旋律交织在一起。

场馆内,近三万人的座位座无虚席,连二层看台的角落都挤满了人。舞台设计比上海、广州场更显厚重——环形主屏是一幅可动态切换的《三国鼎立图》,背景板用青铜纹样勾勒出城墙轮廓,升降乐池旁立着两尊仿汉代铜灯,灯光亮起时,整个舞台像从历史深处走来。当“澈心系”成员集体登场,李然抱着琵琶奏响改编版《十面埋伏》,陈阳带着舞者跳起融合了汉代剑舞的街舞,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应援棒汇成的“青蓝色海洋”里,突然冒出成片的“三国”主题灯牌,提前为这场意外惊喜埋下伏笔。

“北京的风里,好像都带着历史的味道。”苏澈抱着吉他走上舞台时,主屏切换成故宫角楼的夜景,他指尖拨动琴弦,唱的却是一首未发布的demo——旋律苍凉又激昂,歌词里藏着“青梅煮酒”“羽扇纶巾”的意象,台下粉丝立刻安静下来,有人在弹幕里刷屏:“这是新歌吗?好有三国那味儿!”

唱完副歌,苏澈突然停下,笑着看向台下:“其实今天有个准备了很久的惊喜,要送给大家,也送给所有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他抬手示意,舞台一侧的侧幕缓缓拉开,一个穿着黑色风衣、气质沉稳的男人走了出来——正是凭借《长安十二时辰》斩获多项大奖的导演陈舟。

“陈舟导演!”台下有人认出他,惊呼出声。陈舟走到舞台中央,接过话筒,笑着看向苏澈:“本来我是来当观众的,结果被苏老师‘拐’上了台。”他转向观众,语气里满是期待,“今天站在这里,是想和苏老师一起,宣布一个重要消息——由我们联合打造的古装历史剧《三国》,正式开机!”

“哇——!”这句话像一颗炸雷,瞬间点燃全场。粉丝们从座位上站起来,尖叫着挥舞灯牌,“三国”“开机”的呼喊声盖过了音响;直播弹幕瞬间刷屏,“我没听错吧?苏澈要做三国oSt?”“陈舟 苏澈,这配置绝了!”“终于有尊重历史的三国剧了!”;台下的媒体记者们立刻举起相机,闪光灯连成一片,有人当场拿出笔记本发稿,标题都想好了——《苏澈北京演唱会扔重磅炸弹,联手陈舟拍《三国》》。

苏澈看着沸腾的现场,补充道:“这部《三国》不只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次‘音乐 影视 历史’的文化联动。我会负责全剧的oSt创作,‘澈心系’的成员也会参与演唱——李然的琵琶会用来表现赤壁之战的壮阔,阿哲的R&b会诠释周瑜的少年意气,夏沫会写一首关于貂蝉的民谣,陈阳则会参与剧中舞蹈的编排。”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台下的历史学者席——张启明教授正举着“支持”的牌子,“更重要的是,我们邀请了十位历史专家组成顾问团,小到盔甲的纹样,大到战役的还原,都力求尊重史实,不让历史变成‘戏说’。”

陈舟接过话茬,举着手里的剧本大纲:“之前很多三国剧要么侧重权谋,要么只拍爱情,这次我们想还原的是‘人’——是刘备的仁,曹操的雄,诸葛亮的智,是那些在乱世里坚守理想的人。而苏老师的音乐,正好能把这种‘家国情怀’和‘个人理想’揉在一起,比如刚才那首demo,就是为‘青梅煮酒论英雄’写的,我第一次听就觉得,这就是我要的三国味道。”

为了让惊喜更具体,舞台主屏突然播放起《三国》的概念片——镜头从黄河古道扫过,定格在赤壁的江面上,伴随着苏澈那首demo的旋律,画面里出现了演员试装的片段:盔甲上的饕餮纹、竹简上的隶书、战马的鬃毛,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古朴的质感。概念片结尾,打出“2025年播出,敬请期待”的字样,台下的欢呼再次升级,有粉丝激动地喊:“等一年都值!”

这场意外惊喜的影响,在几分钟内就扩散到全网。现场粉丝把苏澈和陈舟的对话、概念片片段剪成短视频,配上“苏澈演唱会惊现三国开机”的标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三国电视剧开机# 话题在半小时内阅读量破亿,冲到热搜第一,相关话题#苏澈三国oSt# #陈舟苏澈神仙合作# 紧随其后,霸占热搜榜前五位;抖音、快手等平台上,演唱会的直播片段播放量半小时破5000万,海外粉丝在评论区刷屏“求英文字幕”“期待海外播出”。

更意想不到的是资本市场的反应。陈舟所在的“星瀚影视”股票,原本在收盘前平稳波动,消息传出后,盘后交易时段突然直线上涨,开盘即涨8%,半小时内涨幅扩大到12%,市值增加近50亿;与《三国》有合作意向的影视公司、服化道供应商股票也纷纷跟涨,有财经媒体分析:“苏澈的文化Ip号召力 陈舟的导演实力,让《三国》未播先火,市场对其票房和版权收入预期极高,这波上涨是必然的。”

演唱会的氛围在开机宣布后达到顶峰。苏澈和陈舟一起向台下鞠躬时,主屏突然切换成“三国人物群像”,李然再次奏响《十面埋伏》,这次加入了古筝和鼓点,激昂的旋律里,台下粉丝自发组成“三国应援团”——有人喊“曹操”,有人应“刘备”,还有人模仿战马嘶鸣,整个场馆变成了一场沉浸式的“三国狂欢”。

接下来的表演里,苏澈唱了重新编曲的《将进酒》,特意加入了汉代编钟的音色,歌词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与三国英雄的气概完美契合;林晓唱《后来》时,主屏播放的短片里加入了“三国里的遗憾”——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让观众在感动中多了几分对历史的敬畏;“澈心系”合唱的《初见》,则被改编成古风版,歌词“初见时的光,照亮了远方”,像在预告《三国》里那些英雄的初次登场。

演出结束后,后台挤满了前来祝贺的人——张启明教授握着苏澈的手,赞道:“用演唱会宣布开机,既创新又接地气,让年轻人更愿意了解三国历史,这才是文化传播该有的样子!”星瀚影视的总裁当场敲定,要把《三国》的oSt首发权交给原创音乐数据库,“既能支持原创,又能借数据库的影响力扩大传播,双赢!”

苏澈站在后台,看着手机里不断刷新的热搜和股价数据,又看向窗外——场馆外的粉丝还没散去,依旧在合唱那首三国demo,灯牌上的“三国”二字在夜色里格外醒目。他想起系统刚才弹出的提示:【检测到宿主通过“音乐 影视”联动推动三国文化传播,“声震乐坛”任务进度提升至95%,解锁新功能“文化Ip孵化”,可对接更多历史Ip进行音乐创作】。

陈舟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刚才收到很多历史学者的消息,都想加入顾问团,还有演员主动请缨,说想演三国人物。”他笑着拍了拍苏澈的肩膀,“咱们这步棋走对了,用音乐拉近距离,用影视还原历史,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苏澈点点头,看向远处“澈心系”成员的身影——他们正围着概念片讨论,李然在说琵琶该怎么表现诸葛亮的“空城计”,阿哲在琢磨怎么用R&b唱“周瑜打黄盖”。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身上,也落在舞台中央那尊仿汉代铜灯上,暖黄的光里,仿佛能看到三国的英雄们正隔着时空,与这群年轻人遥遥相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