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79章 第一阶段任务接近完成

澈心工作室的会议桌被各类文件铺满,左侧是“澈心系”出道首月的成绩单——合辑《初见》全网播放量破5亿,五首单曲长期霸占各大音乐榜前十,线下签售会场场爆满;右侧是原创音乐数据库的最新进展,首批入驻音乐人突破8000人,AI检测系统成功拦截12起疑似抄袭案例,政府追加的300万文化创新基金已到账。李薇站在桌前,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折线图,声音里满是雀跃:“苏老师,‘澈心系’的商业合作邀约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有三个一线品牌想签他们做代言人,还有卫视春晚的邀请函……”

苏澈坐在主位,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目光落在窗外——瓷坊老师傅正指挥徒弟搬新烧好的青花瓷摆件,那是为即将启动的“文化音乐展”准备的展品,也是他计划中巡回演唱会的周边原型。这段时间,从林晓拿下“最佳新人”,到“澈心系”全员出道爆火,再到海外Spotify榜单的突破,一切都在朝着预期的方向推进,可他总觉得还差最后一块拼图,一块能让“声震乐坛”这个任务真正落地的拼图。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突然在他眼前展开,柔和的光晕映在文件上,“第一阶段任务:声震乐坛”的标题格外醒目。苏澈下意识坐直身体,看着光膜上滚动的进度条——90%的绿色进度条已经填满大半,下方的任务详情清晰列出已完成项:

- 原创代表作《青花瓷》《将进酒》达成“现象级单曲”(播放量破10亿 ,文化传播度A级)

- 海外版权突破(Spotify欧洲华语榜前5,海外粉丝破100万)

- 推动行业变革(原创保护条例通过,数据库筹备中)

- 新人孵化成功(“澈心系”5人出道,获行业认可)

“剩余目标:1. 举办10场全国巡回演唱会,覆盖一线及新一线城市;2. 演唱会综合影响力达标,达成‘乐坛顶流’称号。”

光膜消失的瞬间,苏澈的心跳莫名加速。他抬眼看向会议室里的众人,李然正低头调试琵琶弦,准备演示新改编的《青花瓷》民乐版;阿哲在平板上画着演唱会的编曲框架,笔尖不时停顿,似乎在琢磨如何融入传统鼓点;夏沫抱着笔记本,正记录粉丝留言里期待的演唱曲目;陈阳则站在角落,对着手机里的舞蹈视频反复比划,想为演唱会设计更有冲击力的开场舞;老林坐在最边上,手里捏着一张舞台设计草图,上面画着青花瓷纹样的环形舞台。

“有个新计划。”苏澈的声音打断了众人的忙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我们要办10场全国巡回演唱会,从下个月开始,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最后一场在江城收尾。”

“演唱会?!”陈阳第一个跳起来,手里的手机差点掉在地上,“是我们和苏老师一起吗?”

“对,”苏澈点头,嘴角扬起笑意,“这场演唱会不只是我的个人秀,是‘澈心系’和工作室的集体亮相。李然的琵琶要在万人舞台上弹,阿哲的R&b要让更多人听见,夏沫的原创要唱给全国的粉丝听,陈阳的舞蹈要点燃每个场馆,晓晓的《后来》要在不同城市讲不同的故事。”

老林立刻把手里的草图推到桌中央,指着上面的环形舞台:“我早就想过这个!舞台主体用青花瓷纹样做底色,中间设一个升降乐池,李然的琵琶、我的吉他、还有传统乐器组都在里面,观众坐在四周,像被音乐包围一样。西安那场,我们可以加兵马俑元素的背景屏,配合《将进酒》的演唱;成都那场,加川剧变脸的互动环节,和阿哲的R&b混搭,肯定有意思!”

“曲目方面,”夏沫翻开笔记本,上面记满了粉丝的许愿曲目,“除了苏老师的代表作,我们每个人要准备一首独唱曲,还要合作一首‘澈心系’的合唱曲,最后全场大合唱《青花瓷》,肯定特别燃!”

李薇立刻打开电脑,调出城市列表:“10场的话,北京、上海、广州是必选的,这三个城市的粉丝基数最大;成都、西安、杭州侧重文化属性,符合我们的音乐风格;武汉、长沙、深圳是新一线城市,年轻观众多;最后一场回江城,算是回家,也能邀请瓷坊老师傅、张启明教授这些支持我们的人来现场。”

筹备工作在第二天就紧锣密鼓地展开。清晨的排练室里,李然的琵琶声最先响起,她正在改编《长安谣》的演唱会版,加入了古筝和笛子的合奏,苏澈坐在一旁,不时提出建议:“副歌部分琵琶可以再亮一点,和笛子形成呼应,像长安街上的叫卖声和脚步声,更有画面感。”

另一边,陈阳正带着舞蹈团队排练开场舞,他把《舞光》的鼓点和《将进酒》的节奏结合,设计了一段融合街舞和古典舞的动作,苏澈看后点头:“最后那个定格动作,要像兵马俑破土而出的感觉,有力量,也贴合西安场的主题。”

午后,演唱会门票预售的消息正式官宣。短短1分钟,北京、上海两场的门票就售罄,服务器一度崩溃;成都、西安场的门票在5分钟内售罄,粉丝在社交平台上刷屏“求加场”“没抢到票哭了”。媒体纷纷报道,《蓝星娱乐报》的标题格外醒目——“苏澈巡回演唱会预售创纪录,10场门票平均售罄时间3分钟,‘乐坛顶流’雏形初现”。

筹备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林晓在排练《后来》时,总是在副歌部分情绪失控,唱到“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就哽咽。苏澈没有让她强行克制,反而找她聊起了歌里的故事——关于奶奶的遗憾,关于青春的错过。“演唱会的意义,就是把真实的情绪传递给观众。”苏澈拍着她的肩膀,“你不用怕哭,观众会因为你的真诚而共情,这才是《后来》最动人的地方。”

果然,在后续的排练中,林晓带着哽咽的演唱反而更有感染力,连排练室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夏沫甚至根据这个细节,在《后来》的间奏里加了一段钢琴独奏,旋律温柔得像在安抚情绪,让整首歌的层次更丰富。

与此同时,原创音乐数据库的团队传来好消息,首批1万人入驻的目标提前达成,甚至有海外音乐人主动申请入驻,希望借助数据库保护自己的作品。周明远会长特意打来电话,笑着说:“苏老师,你这演唱会还没开,就已经带动行业发展了,‘乐坛顶流’不仅要看人气,更要看影响力,你早就够格了!”

苏澈却很清醒:“演唱会才是关键,我想通过这10场演出,让更多人看到华语音乐的可能性——不只是流行,还有文化的传承,原创的力量。”

距离首场北京演唱会还有3天的时候,工作室收到了瓷坊老师傅送来的礼物——10个迷你青花瓷瓶,每个瓶身上都刻着不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成都的熊猫……“这是给每场演唱会的纪念品,”老师傅笑着说,“让观众拿着咱们的瓷,听咱们的歌,把文化带回家。”

当晚,苏澈再次触发系统提示,光膜上的进度条依旧停在90%,但下方多了一行小字:“巡回演唱会筹备进度:80%,首场演出热度达标,‘乐坛顶流’称号达成条件已满足60%。”

他站在排练室的舞台上,看着身后忙碌的团队——老林在调试音响,李然在整理琵琶弦,“澈心系”的成员们在互相加油打气,李薇在确认明天的行程。聚光灯缓缓亮起,照亮了舞台中央的青花瓷纹样,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期待。

“准备好了吗?”苏澈拿起吉他,拨动琴弦,熟悉的《青花瓷》前奏在排练室里响起。

“准备好了!”所有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充满了力量。

10场巡回演唱会的大幕即将拉开,第一阶段任务的最后10%,不仅是一场场演出,更是对“声震乐坛”的最终诠释——用音乐传递文化,用真诚打动人心,而“乐坛顶流”的称号,不过是这场旅程中自然而然的收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