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57章 短剧上线:黑马逆袭

澈心工作室的凌晨三点,空气里还飘着未凉透的咖啡香。苏澈、陈舟和李薇围在监控屏前,眼睛死死盯着短视频平台的后台数据——屏幕上“《三国:桃园篇》首集上线倒计时”的数字正一秒秒减少,李薇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着桌角的青花瓷杯,杯壁上的“桃园结义”图案被汗水浸得微微发潮。

“之前招商时没人看好,现在要是数据不好,那些品牌方会不会后悔太早跟进?”李薇小声嘀咕,语气里藏不住紧张。虽然粉丝众筹给了底气,但200万预算、新人演员、无恋爱线的历史短剧,在“流量为王”的蓝星文娱圈,终究像个异类。

陈舟拍了拍她的肩膀,目光却没离开屏幕:“别担心,我们拍的是真心,观众能看得到。我当年拍《大明风骨》,上线前也没人看好,最后还不是靠口碑翻盘?”话虽这么说,他握着分镜稿的手却微微发紧——这是他被封杀三年后的第一部作品,他比谁都想证明“好内容不会被埋没”。

苏澈没说话,只是点开粉丝群——里面早已炸开了锅,林晓带头组织“凌晨守播队”,3000多位众筹粉丝在线打卡,有人晒出准备好的“追剧零食”,有人发了自己画的“三国人物手账”,还有人说要把短剧片段转发到家族群,“让爸妈也看看真正的历史剧”。

零点一到,苏澈点击“上线”按钮的瞬间,监控屏上的播放量数字开始疯狂跳动——10万、50万、100万……首分钟破30万,首小时直接冲到500万,评论区像潮水般涌来,第一条热评来自历史博主“东汉考据官”:“刚看3分钟就惊了!刘备的曲裾绕身三匝,张飞的荆条鞭削圆顶端,连陶碗的草木灰釉都对得上东汉窑址出土实物——这才是历史剧该有的样子!”

这条评论很快被顶上热评第一,点赞量十分钟破10万,下面跟着密密麻麻的“细节控狂喜”“终于不是瞎改的历史剧了”“为苏澈和陈导的匠心点赞”。有网友截图对比剧中的青龙偃月刀和博物馆的东汉长柄刀,配文“刀身弧度分毫不差,连刀柄缠绳的麻线纹理都还原了,这剧组是把博物馆搬来了吧?”

更让人意外的是“破圈”效应——不少平时只看偶像剧的女性观众留言:“本来是陪男朋友看的,结果被桃园结义看哭了!赵磊演的张飞,怒鞭督邮时眼里有火,却在刘备递碗时放软眼神,这种兄弟情比恋爱戏好磕一万倍!”还有家长发视频,记录孩子看完后问“妈妈,东汉真的有这么讲义气的人吗?我也想读《三国演义》”,引发“历史启蒙”话题讨论。

上午九点,首集播放量正式突破5000万,创下蓝星短视频平台“低成本历史短剧”的播放纪录。#三国桃园篇细节还原# #这才是历史剧该有的样子# 两个话题双双冲上抖乐热搜前3位,阅读量合计破8亿。蓝星日报第一时间发布评论《〈三国:桃园篇〉逆袭:好内容从不缺观众》,文中写道:“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狗血剧情,200万预算的短剧能突围,靠的是对历史的敬畏、对细节的较真——这恰恰是当下文娱行业最缺少的‘匠心’。”

非遗陶瓷协会也转发了短剧片段,重点标注剧中的粗陶碗:“这些陶碗由江城老街瓷坊按东汉工艺烧制,草木灰釉、手工拉坯痕迹,完美还原了汉代民间陶器特征,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路径。”涿县文旅局更直接,当天就推出“三国影视打卡线”,数据显示,咨询量比平时暴涨300%,不少游客留言“看完短剧想来桃园看看”。

而此刻的影视公司圈,早已一片哗然。光影影视的会议室里,王浩盯着《三国:桃园篇》的播放数据,脸色铁青——三个月前,他们还拿着1000万版权费要求加恋爱线,被苏澈拒绝,现在这部“他们看不上的短剧”,首集播放量就碾压了他们去年投资8000万的偶像剧。

“当初是谁说‘历史剧没流量’的?”董事长把数据报告摔在桌上,语气里满是怒火,“苏澈用200万证明了好内容能火,我们却抱着流量思维错失了这么好的Ip!现在立刻联系澈心工作室,想办法合作后续项目,哪怕让出利润也要谈!”

其他之前犹豫的影视公司也纷纷行动——国风影业紧急召开“历史Ip研讨会”,把之前搁置的《大宋风云》项目重新提上日程;远航影视的王凯更是直接带着合作方案冲到澈心工作室,笑着说:“苏老师,陈导,你们这短剧一火,我们之前定的《三国》长剧合作,现在成了香饽饽,连电视台都来抢播放权了!”

工作室里,李薇拿着不断响起的合作电话,笑得合不拢嘴:“之前招商时躲着我们的品牌方,现在都想追加赞助,还有母婴品牌找过来,说想做‘三国历史启蒙’周边,连教育机构都想跟我们合作开发‘短剧 历史课’的课程!”

新人演员们的手机也快被打爆——演张飞的赵磊收到了5个影视邀约,其中不乏大制作的历史剧;演村姑的林溪被戏剧学院的老师点名表扬,说她“用细节演出了乱世百姓的韧性”;连只有一句台词的群演,都有经纪公司想签约。赵磊拿着邀约名单,激动地对苏澈说:“苏老师,要是没有您和陈导,我现在还在跑龙套,是这部短剧给了我机会,我以后一定好好演历史剧,不辜负您的信任!”

就在这时,苏澈的脑海里响起系统提示音,淡蓝色的光膜缓缓展开:

【检测到《三国:桃园篇》首集播放破5000万,引发“历史剧匠心”热议,带动行业对历史Ip的重新认知,触发“黑马逆袭”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历史Ip价值放大(高级)——可辅助将短剧热度转化为长期Ip价值,功能包括:

1. 衍生开发:自动生成“三国Ip衍生矩阵”方案(如“历史启蒙绘本”“非遗陶瓷周边”“线下沉浸展”),匹配合作资源(如教育机构、文创品牌);

2. 行业合作:筛选意向合作方(如电视台、流媒体平台),生成“长剧 短剧 纪录片”联动合作方案,提升Ip商业价值;

3. 文化输出:对接蓝星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推动《三国:桃园篇》海外播出,附“历史背景解读”,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触发主线任务进阶:“三国Ip价值深化”,任务要求:1个月内完成《三国:桃园篇》海外播出授权,启动“三国历史启蒙”衍生项目,任务奖励:声望值点,澈心工作室获“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提名。】

苏澈盯着光膜上的内容,心里满是感慨。从招商遇冷到黑马逆袭,从没人看好到行业跟风,这部短剧的成功,不仅是一个项目的胜利,更是“坚持匠心、尊重历史”的创作理念的胜利。他走到窗边,看着老街瓷坊门口排起的长队——游客们都想购买剧中同款粗陶碗,老师傅带着学徒在现场演示拉坯,旁边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短剧片段,整个老街都因为这部短剧,变成了“三国文化打卡地”。

陈舟拿着刚收到的《大明风骨》重播邀约,笑着对苏澈说:“你看,好内容真的能穿越时间。这部短剧不仅火了,还让更多人想起了之前的历史剧,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苏澈点点头,拿出手机给粉丝群发了一条消息:“谢谢每一位熬夜守播、自发传播的粉丝,是你们的支持,让‘真心做内容’有了底气。《三国:桃园篇》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把更多真实的历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消息发出后,粉丝群里瞬间被“支持”“期待后续”的留言淹没,林晓还发了一张粉丝自制的“三国细节图谱”,把剧中的服饰、兵器、道具对应到历史文献,配文“跟着苏老师追剧,还能学历史,太值了!”

傍晚,苏澈和团队在老街的小饭馆庆祝,点的还是杀青宴时的家常菜,用的还是剧中的粗陶碗。陈舟举起碗,提议道:“为我们的黑马短剧,为所有坚持匠心的创作者,干杯!”

碗与碗碰撞的清脆声响,混着老街的蝉鸣和游客的笑声,格外动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