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8章 媒体采访:硬气回应

江城老街的“时光咖啡馆”里,午后的阳光透过木质窗棂,在桌面上洒下细碎的光斑。苏澈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放着一杯没加糖的美式咖啡,手里摩挲着那个青花瓷吊坠——这是《江城音乐报》的专访,也是他爆红后第一次接受纸质媒体的深度采访。记者李姐是行业里出了名的“敢说”,之前写过不少揭露流量造假的报道,出发前周建明特意叮嘱:“不用藏着掖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她要的是真实,不是套话。”

李姐放下录音笔,指尖在笔记本上敲了敲,没有绕开敏感话题,直接开门见山:“苏老师,先聊聊《晴天》吧。它挤掉赵宇的《甜宠法则》登顶时,赵宇团队发了通稿,说您‘靠运气’‘借情怀上位’,您怎么看?”

苏澈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让他原本有些紧张的情绪平复了不少。他放下杯子,手指轻轻搭在桌沿,语气平静却坚定:“运气可能会让一首歌火三天,但不会让它在热歌榜待上一周,更不会让学生们在体育馆里大合唱。《晴天》的热度,是听众用耳朵投出来的票——他们循环这首歌,不是因为‘情怀’两个字,是因为歌里的‘雨渐渐’‘没说出口的遗憾’,刚好戳中了他们的青春。”

李姐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这么直接。她原本以为新人面对顶流的质疑,多少会有些回避,没想到苏澈不仅不躲,还把“听众投票”这个点说得这么透彻。她笔锋一转,抛出了更尖锐的问题:“赵宇是华星娱乐的顶流,手里握着综艺、影视oSt的顶级资源,业内都知道,得罪华星很难有好发展。您不怕被他打压吗?比如后续拿不到资源,甚至被限流?”

咖啡馆里的背景音乐恰好停了,空气里只剩下咖啡机运转的轻微声响。邻桌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听到“赵宇”“打压”,下意识地朝这边看了过来,眼里满是好奇。苏澈没有回避李姐的目光,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反而稍微提高了音量,让回答更清晰:“怕吗?说实话,一开始有点担心——毕竟我只是个新人,没那么多资源可以抗衡。但后来我想通了,音乐行业的核心是‘好作品’,不是‘好资源’。”

他拿起桌上的青花瓷吊坠,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语气里多了几分坦然:“华星能发通稿说我‘靠运气’,但不能让听众关掉耳朵;能抢影视oSt资源,但不能让学生们停止合唱《晴天》。您看,上周江城理工大学的巡演,有个男生举着灯牌说‘谢谢我让他们有像样的青春歌’——那才是我最在意的‘资源’,是听众的认可,不是资本给的机会。所以,我不怕被打压,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还能写出让大家有共鸣的歌,就有人愿意听。”

“音乐靠耳朵投票,不是靠通稿。”

最后这句话,苏澈说得格外轻,却像一颗小石子,在李姐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她从事音乐记者十年,见过太多新人在顶流面前唯唯诺诺,见过太多人把“资本”“资源”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像苏澈这样,把“听众”“共鸣”当成对抗压力的底气。她低头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下这句话,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在安静的咖啡馆里格外清晰。

采访进行到后半段,李姐的问题渐渐温和起来,聊起《青花瓷》的创作灵感,聊起校园巡演时的感动,聊起对未来的规划。苏澈说起老林熬夜帮他改编曲,说起林晓带着粉丝做灯牌,眼里满是笑意:“我不是一个人在往前走,身后有太多人在帮我,所以我不敢偷懒,只能把歌写得更好,才能对得起他们的支持。”

采访结束时,李姐主动提出想拍一段短视频,“不用摆拍,就记录您聊音乐的样子”。苏澈没有拒绝,坐在窗边,拿起旁边的吉他,轻轻弹了一段《晴天》的间奏。阳光落在他身上,白衬衫袖口的补丁若隐若现,却丝毫没有违和感,反而多了几分真实的烟火气。李姐用手机录下了这段视频,配上刚才苏澈回应“怕不怕打压”的片段,没有加任何特效,只简单配了标题:“苏澈:音乐靠耳朵投票,不是靠通稿。”

当天晚上八点,这段不到两分钟的短视频被《江城音乐报》发布在抖乐账号上。起初只是粉丝在转发,可没过半小时,就被几个音乐类大V转载——有人是被“音乐靠耳朵投票”这句话戳中,有人是反感赵宇团队的通稿操作,还有人是被视频里苏澈弹吉他的安静模样打动。

九点半,#苏澈 音乐靠耳朵投票#的话题突然冲上抖乐热搜30位,播放量半小时破100万;十点,话题爬到热搜20位,播放量破300万,评论区里全是支持的声音:

“说得太对了!天天看流量发通稿,烦都烦死了,苏澈才是真正做音乐的!”

“之前赵宇团队说苏澈靠运气,现在看看《晴天》的合唱视频,这是运气能换来的吗?”

“苏澈的底气来自听众,不是资本,这才是音乐人该有的样子!”

“已经循环《晴天》一周了,每次听都想起高中,这就是好音乐的力量啊!”

更让苏澈意外的是,不少业内音乐人也转发了这段视频。之前帮他录《十年》弦乐的老师留言:“做音乐三十年,最认同的就是‘耳朵投票’——听众不会骗你,好歌永远有市场。”甚至有华星娱乐旗下的小歌手偷偷点赞,虽然很快取消了,却还是被网友截图,间接印证了业内对“通稿打压”的不满。

第二天早上,苏澈被老林的电话吵醒时,这段短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苏澈 音乐靠耳朵投票#冲到了热搜12位,话题阅读量破1.2亿。老林在电话里笑得合不拢嘴:“阿澈,你可太牛了!现在全网都在转你的采访片段,华星那边连通稿都不敢发了,之前跳得最欢的几个营销号,全把之前的通稿删了!”

苏澈打开手机,看到李姐发来的消息:“苏老师,这是我从业以来阅读量最高的一篇专访,谢谢您的真实——您让我重新相信,音乐行业还有‘真诚’可言。”下面附了专访的完整稿件,开头就用了“音乐靠耳朵投票,不是靠通稿”这句话,结尾还特意提到了校园巡演时那个举着“谢谢苏澈让我们有像样的青春歌”灯牌的女生。

就在这时,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准时响起,淡蓝色的光膜在视野里缓缓展开:

【检测到宿主通过媒体采访传递“音乐本质”理念,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破500万,引发行业及听众广泛共鸣,触发声望值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舆论引导(初级)——可通过真实言论、作品传递正向音乐理念,影响行业舆论风向,提升“原创音乐”社会认可度;】

【当前舆论影响数据(实时更新):

1. 听众对“原创音乐”好感度提升35%,搜索“拒绝流量通稿”关键词增长200%;

2. 行业内“真实创作”讨论度提升50%,3家唱片公司宣布调整新人培养计划,减少“通稿包装”;

3. 媒体对“音乐本质”报道量提升40%,多家平台开设“原创音乐人专访”专栏;】

【触发支线任务:“推动原创氛围”,任务要求:7天内参与1场“原创音乐论坛”,分享创作经验,任务奖励:声望值点,文化部“原创音乐扶持计划”名额,解锁“行业资源对接”功能(可直接对接优质影视、综艺资源)。】

苏澈盯着“舆论引导”功能的介绍,心里满是感慨。他当初回答时,没想过要“对抗”谁,只是说出了心里最真实的想法——音乐不该是资本博弈的工具,不该是通稿堆砌的泡沫,它应该是能走进人心里的东西,是靠耳朵就能分辨的好与坏。而现在,这份真实不仅得到了听众的认可,还在悄悄影响着整个行业的风向,这比任何热搜、任何销量都更让他觉得有意义。

他走到窗边,看到楼下咖啡馆门口聚着几个学生,手里拿着《江城音乐报》,正在讨论他的专访。一个女生指着报纸上的句子说:“你看这句‘音乐靠耳朵投票’,说得太对了!我妈之前还说‘新人斗不过顶流’,现在看看,苏澈靠歌就赢了!”

苏澈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吉他,轻轻弹起《十年》的前奏。温柔的旋律在房间里响起,混着窗外学生们的笑声,格外和谐。他知道,这次采访不是结束,而是他用“真诚”影响行业的开始——接下来,他要去更多的论坛分享创作,要写更多能打动人心的歌,要让更多人相信,在这个被流量裹挟的时代,好音乐依然能靠耳朵,赢得属于自己的掌声。

此时的华星娱乐编辑部,赵宇的经纪人看着热搜上苏澈的采访片段,脸色铁青地把手机摔在桌上。助理小心翼翼地递过一份数据报告:“哥,《甜宠法则》的播放量还在掉,已经跌到热歌榜第四了,而《晴天》还在第一……我们要不要再发点通稿?”

经纪人烦躁地挥挥手:“发什么发!现在全网都在说‘通稿没用’,再发只会更招人骂!”他看着窗外,心里第一次有了危机感——他一直以为资本和资源能掌控一切,却忘了,听众的耳朵,从来不是资本能左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