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84章 好莱坞抛橄榄枝!合作但不妥协

洛杉矶华纳兄弟影业总部的会议室里,落地窗外是好莱坞山的标志性字母,室内的长桌上却铺满了中国三国题材的资料——《三国志》英译本、《三国:天下三分》的票房数据报表、官渡之战的考古复原图,甚至还有瓷坊老师傅烧制的“诸葛连弩”迷你瓷偶。当苏澈带着澈心特效的技术总监李然走进会议室时,华纳兄弟的制片总裁马克·约翰逊立刻起身迎接,手里攥着一份厚厚的合作方案,语气里满是期待:“苏,《三国:天下三分》全球25亿票房的成绩太惊人了,我们想和你一起,把这个故事搬上好莱坞的大银幕。”

这场合作邀约并非偶然。自《三国》续集在北美上映后,华纳兄弟就密切关注着影片的市场反馈——北美票房5800万的成绩,打破了“中国历史题材难入西方主流市场”的偏见,更让他们看到了“三国Ip”的全球潜力。马克团队甚至专门组织了观影调研,结果显示,72%的西方观众对“官渡之战的战术”“诸葛亮的谋略”感兴趣,而非单纯追求特效场面。“我们相信,三国故事能成为下一个‘指环王’级别的全球Ip,但需要一点‘好莱坞化’的调整。”马克翻开合作方案,指着其中一页,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方案里的“调整建议”,却让苏澈的眉头瞬间皱起:

1. 新增西方英雄角色:计划在剧情中加入一位“罗马使臣”,设定为曹操的军事顾问,参与官渡之战的战术制定,理由是“能让西方观众有代入感”;

2. 修改核心剧情:将“夷陵之战”的失败原因,从“刘备轻敌”改为“蜀军遭遇神秘瘟疫”,增加“英雄对抗天灾”的好莱坞经典叙事;

3. 强化个人英雄主义:削弱“三国鼎立”的群像叙事,重点突出“曹操统一北方”的个人成长线,减少诸葛亮、孙权的戏份,“让主角形象更鲜明”。

“马克,三国不是好莱坞的‘素材库’,是蓝星华国的历史。”苏澈将《三国志·武帝纪》的英译本翻到“官渡之战”章节,指尖划过书页,“史书记载,曹操能赢,靠的是‘奇袭乌巢’的战术,靠的是许攸的投奔,不是什么罗马使臣——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代入感’,篡改真实的历史。”

李然也同步调出澈心特效的“官渡之战”3d模型,屏幕上清晰展示着曹军的军阵分布、乌巢的粮营位置:“这些都是根据官渡古战场的考古报告复原的,连投石机的射程、粮草的数量都有史料支撑。如果改成‘瘟疫’,不仅违背历史,还会让之前所有的考据工作都失去意义——观众要的是‘真实的三国’,不是‘好莱坞的三国’。”

马克显然没料到苏澈的态度如此坚决,他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一丝妥协:“苏,我们理解你对历史的尊重,但好莱坞的经验告诉我们,纯粹的历史叙事很难吸引全球观众。你看《角斗士》,也是在罗马历史的基础上改编,才获得了奥斯卡——一点调整,是为了让三国故事走得更远。”

“走得远的前提,是守住根。”苏澈拿出手机,点开海外观众的评论——有外国观众写道“我特意查了《三国志》,电影里的官渡之战和史书几乎一样,这种真实感让我着迷”;还有观众说“诸葛亮的《出师表》太动人了,我不需要西方角色,也能理解他的忠诚”。“你看,观众要的不是‘好莱坞化’的改编,是真诚的文化分享。”苏澈将手机递给马克,“三国的魅力,在于它的历史厚重,在于曹操、诸葛亮这些人物的复杂性——他们不是‘非黑即白’的好莱坞英雄,而是有野心、有无奈、有理想的真实历史人物,这才是最能引发全球共鸣的地方。”

谈判陷入僵局时,苏澈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我们可以合作,但必须成立‘三国历史考据小组’,由澈心团队主导历史细节的把控,包括人物设定、剧情走向、道具还原,好莱坞团队负责全球发行和市场化运作——我们不反对商业化,但反对魔改历史。”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宁愿不合作。”

接下来的三天,双方围绕“历史还原”展开了多轮沟通。苏澈团队带来了《三国》续集的所有考据资料——从汉代铠甲的甲片数量,到投石机的制作工艺,甚至连士兵的饮食(粟米、酱菜)都有史料依据;李然则现场演示了澈心特效的“古战场特效系统”,用3d模型还原了“夷陵之战”的真实战况,证明“不篡改剧情,同样能拍出震撼的史诗场面”。

马克团队的态度逐渐软化。他们发现,苏澈的“不妥协”并非固执,而是基于对Ip的深度理解——《三国》续集的全球成功,恰恰证明了“真实历史”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澈心团队的考据资料和特效技术,能为好莱坞节省大量前期调研成本,而“尊重历史”的标签,还能吸引全球的历史爱好者和文化学者关注,形成差异化优势。

“我们同意你的条件。”谈判的最后一天,马克在新的合作协议上签字,“考据小组由你们主导,剧情严格遵循《三国志》的核心脉络,不新增西方英雄角色,不篡改关键战役——我们相信,真实的三国故事,比改编的更有力量。”

协议中还明确了两项核心原则:

1. 历史细节无妥协:影片中的人物服饰、兵器、军阵、建筑,必须符合汉代历史特征,由瓷坊提供非遗道具的3d扫描数据,澈心特效负责技术支持,确保视觉呈现与考古发现一致;

2. 文化内核不稀释:保留“桃园结义”的忠义、“诸葛亮北伐”的执着、“天下三分”的格局,不加入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而是通过群像展现三国时代的历史厚重。

消息传回国内,行业内一片振奋。广电总局副局长评价:“苏澈的‘不妥协’,不是拒绝合作,而是为中国文化Ip的国际合作树立了‘底线’——我们可以和好莱坞共享市场,但不能牺牲历史真实和文化内核。”原创联盟的张野更是激动地说:“这证明,中国的文化Ip已经有了足够的话语权,我们不用再迎合别人,而是能带着自己的标准去合作。”

老周的病友群里,大家也在讨论这件事。退休历史教师王阿姨说:“三国是咱们的文化瑰宝,不能让别人随便改——苏总做得对,这才是文化自信!”瓷坊老师傅则特意烧制了“中西合作纪念瓷盘”,盘面上绘着好莱坞标志与汉代战船的融合图案,底座刻着“尊重历史,共赢未来”,送给苏澈时笑着说:“合作可以,但咱们的文化根不能丢。”

就在合作协议正式签署的当晚,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文化话语权提升”的厚重感:

【检测到苏澈与好莱坞华纳兄弟达成合作,坚持历史还原原则,拒绝文化内核稀释,推动中国Ip国际合作“平等对话”,达成“文化话语权里程碑”,触发“国际合作赋能”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国际Ip合作”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三国Ip全球考据联盟”权限:系统对接全球20家历史研究机构(含剑桥大学东亚史研究所、东京大学汉学研究中心),为合作影片提供更全面的历史考据支持;

2. 触发“好莱坞技术交流”:华纳兄弟同意开放其影视工业化流程经验,与澈心特效共建“东西方特效联合实验室”,推动中国特效技术与国际接轨;

3. 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合作认证”,该合作项目被列为“东西方文化平等合作示范案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尊重文化本源”的合作模式。】

苏澈关掉光膜,站在华纳影业的会议室里,看着窗外的好莱坞山。他想起第一次去好莱坞时,对方还在质疑“中国历史题材有没有市场”;而现在,他们愿意放下“好莱坞中心论”,尊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种转变,不是靠妥协换来的,而是靠《三国》续集的硬实力,靠对文化的坚守。

“苏,我们已经安排好了考据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下周在官渡古战场遗址集合,邀请了全球的三国史专家。”马克走过来,递给他一份会议议程,语气里满是认可,“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这部电影会成为东西方文化合作的经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