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8章 初次谈判的底气

星火传媒的办公区藏在江城老街的一栋二层小楼里,没有华星娱乐那种玻璃幕墙的气派,门口却挂着一排泛黄的吉他和黑胶唱片,墙面上贴满了独立音乐人演出的海报——从地下乐队的Live现场到校园歌手的小型巡演,每一张都透着浓浓的音乐氛围,和苏澈想象中“公司”的冰冷感完全不同。

“苏老师,这边请,李经理在会议室等您。”前台小姑娘穿着印着“星火音乐”的白色t恤,手里抱着一本乐谱,引着苏澈穿过办公区。路过敞开的办公室时,苏澈能看到里面的人要么在弹吉他,要么在讨论编曲,连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咖啡香和和弦的旋律,没有一丝写字楼的压抑。

会议室不大,摆着一张原木色的长桌,桌上放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星火旗下艺人的原创歌曲。一个穿着牛仔外套、扎着高马尾的女人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支钢笔,看到苏澈进来,立刻站起来笑着迎上去:“苏老师,我是李薇,负责艺人经纪,久等了。”

“李经理,您好。”苏澈回以微笑,在她对面坐下。他没像第一次见华星李娜时那样紧张,手里攥着的不是简历,而是一个小小的U盘——里面存着《晴天》的demo,这是他今天谈判的核心筹码。

李薇给苏澈倒了杯温水,推到他面前,语气轻松:“我们周总本来想亲自来的,但临时有个音乐节的合作要谈,特意交代我跟您说声抱歉。他昨天还在跟我们夸您的《青花瓷》,说‘这歌词里的意境,是现在乐坛少有的真诚’。”

提到周建明,苏澈心里更有底了。系统分析里说周建明是资深音乐人,注重作品质量,现在看来果然不假——连老板都认可他的作品,谈判的基础就扎实多了。

“谢谢周总的认可。”苏澈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没有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李经理,我今天来,是想跟您明确我的合作条件。如果星火能接受,我很乐意签约;如果不能,我也尊重星火的选择,后续可能会考虑独立发展。”

李薇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这么直接。一般新人见公司,要么小心翼翼问条件,要么被动接受安排,像苏澈这样主动提出“接受就签,不接受就走”的,她还是第一次遇到。她放下钢笔,身体微微前倾:“苏老师请说,我们星火一直尊重艺人的想法,只要合理,都可以谈。”

“我的条件有两个。”苏澈的目光落在李薇脸上,语气平静却坚定,“第一,合约分成比例,我要6:4,我6,公司4。第二,我要完全的创作自由——包括作品风格、编曲方向、歌词内容,公司不能以‘市场需求’为由要求我修改,商演和综艺安排也要以不影响我创作时间为前提。”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窗外传来楼下琴行的吉他声,清亮的旋律却没打破这份沉默。李薇手里的钢笔停在半空,眼睛微微睁大,显然被“6:4分成”和“完全创作自由”惊到了——就算是星火旗下有一定名气的原创歌手,最高也只是5:5分成,而且多少会配合公司调整一点风格,像苏澈这样一开口就要6:4和完全自由的新人,她从业五年都没遇到过。

“苏老师,”李薇定了定神,语气带着几分试探,“您可能不太清楚行业常规——即使是有代表作的成熟歌手,6:4分成也很少见,更别说完全创作自由……您不怕我们直接拒了您的条件吗?”

她这话问得很实在,没有华星李娜那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更像是在确认苏澈的底气来源。

苏澈笑了笑,没有回避她的问题,而是从兜里掏出U盘,放在桌上,推到李薇面前:“李经理,我敢提这个条件,不是凭空要价,而是有底气的。这是我下一首歌的demo,叫《晴天》,风格是青春校园风,比《青花瓷》更贴近年轻听众,您可以先听听。”

李薇疑惑地拿起U盘,插进笔记本电脑。苏澈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音响旁,调大音量:“您仔细听副歌部分,我觉得它的潜力,不会比《青花瓷》差。”

吉他的扫弦声突然响起,轻快的旋律带着青春的气息,瞬间填满了会议室。“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苏澈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比《青花瓷》更清亮,更有感染力,尤其是副歌“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简单的歌词却满是青春的遗憾,像一把小锤子,轻轻敲在心上。

李薇原本带着疑惑的眼神,渐渐变得专注。她手里的钢笔忘了动,身体跟着旋律轻轻晃动,听到“还要多久我才能在你身边”时,甚至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像是在替歌里的人遗憾。

一曲终了,音响里还残留着吉他的余音。李薇愣了几秒,才回过神,看着苏澈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惊讶和认可:“这歌……确实不错,比现在市面上的校园歌有诚意多了,要是发出去,肯定能火。”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底气。”苏澈走回座位,拿起桌上的手机,打开乐云音乐的后台数据,“《青花瓷》上线两周,播放量破800万,评论15万,收藏量30万,而且每天还在以50万播放量增长——这些数据证明,我的作品有市场,不需要靠公司‘包装’就能吸引听众。”

他顿了顿,又点开粉丝群的截图:“我的第二个底气,是我的粉丝。他们从初赛就支持我,自发帮我宣传,甚至帮我查公司背景,现在粉丝群已经有5000人,都是愿意为我的作品付费的核心粉丝。就算我不签公司,靠粉丝众筹和独立平台,也能把《晴天》做出来。”

最后,他看向李薇,语气坦诚:“至于6:4分成,我觉得很合理。我能提供持续的优质原创作品,这是公司最缺的核心资源;而公司提供的录音棚、推广资源,是辅助。我拿6成,是对我作品价值的认可;公司拿4成,也能靠我的作品盈利——这是双赢,不是我单方面占便宜。”

李薇沉默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脑子里快速盘算着——苏澈说的没错,星火最近确实缺优质原创作品,旗下艺人的歌曲播放量最高也只有300万,《青花瓷》的800万数据已经远超预期,加上《晴天》这样的潜力作品,6:4分成看似高,但长期来看,公司能赚的并不少。

而且,完全创作自由虽然看似“放权”,但对苏澈这样的原创歌手来说,反而能保持作品的独特性——华星雪藏陈默的教训就在眼前,强行改风格只会毁掉好作品,星火一直坚持的“作品优先”,不就是要尊重这种独特性吗?

“苏老师,”李薇抬起头,眼神里的惊讶变成了欣赏,“您的条件,我个人觉得是合理的,但6:4分成和完全创作自由涉及公司核心条款,我需要跟周总汇报,明天给您答复,可以吗?”

她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画饼,而是坦诚地说明情况,这让苏澈心里更踏实了。他点点头:“当然可以,我等您的消息。另外,我还有个小请求——如果签约,我希望老林录音棚的老周能参与《晴天》的编曲,他对我的作品风格很熟悉。”

“老周?”李薇笑了,“您说的是老街的老林录音棚吧?我们周总跟老周是老相识了,之前还合作过专辑!这个没问题,只要您想,我们可以把老周聘为特约编曲。”

谈判的氛围瞬间轻松起来。李薇又跟苏澈聊了聊《晴天》的推广计划,提到可以先在独立音乐平台“街声”首发,再同步到乐云,配合校园巡演宣传,这些计划都和苏澈的想法不谋而合。

离开星火传媒时,已经是下午三点。阳光透过老街的树叶,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澈手里攥着那个装着《晴天》demo的U盘,心里满是从容——他知道,这次谈判不是结束,而是他和星火传媒合作的开始,也是他在蓝星文娱圈扎根的关键一步。

他掏出手机,给老林发了条消息:“林叔,跟星火谈得很顺利,他们可能会请您参与《晴天》的编曲。”

老林秒回:“真的?那太好了!我早就想跟周建明合作了,当年他做摇滚专辑的时候,我还去现场看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