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56章 工作室扩张!成立影视制作中心

江城文创园的新园区里,澈心工作室的招牌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不是鎏金的大字,而是瓷坊老师傅烧制的青花瓷纹样匾额,上面刻着“澈心”二字,边角缀着《青花瓷》歌词里的“天青色等烟雨”纹样。推开玻璃门,1500平米的开放式空间里,员工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剧本研发区的白板上贴满《楚汉争霸》的人物关系图,制作管理中心的大屏实时刷新着道具进度,发行推广区的同事在和海外平台视频对接,连茶水间的杯子都是瓷坊定制的“三国群英”样式——这是澈心工作室从50人扩至150人后,全新的“影视制作中心”,也是苏澈“全流程把控品质”理念的落地载体。

“还记得三年前,我们在漏雨的出租屋里写《青花瓷》,现在居然有了专门的历史资料室。”老员工周明站在新工作室的“文化典藏区”,看着满架的线装史书、考古报告和系统解锁的Ip资料,眼眶微红。这里不仅有《史记》《汉书》的复刻本,还有按1:1还原的汉代竹简(用于剧本场景参考)、维塔数码制作的“楚汉战场”3d模型,甚至有一间专门的“非遗道具实验室”,瓷坊老师傅的徒弟常驻在此,负责将剧本中的道具需求转化为非遗手作方案——比如《楚汉争霸》中项羽的“霸王枪”,正由龙泉剑铺的匠人按汉代兵器形制锻造,进度已显示“70%”。

苏澈的办公室在制作中心的顶层,落地窗外能看到整个园区的景象。他手里拿着《影视工业化流程手册》,这是用20万声望值从系统兑换的核心工具,手册将“从剧本到发行”拆解为12个标准化模块,每个模块都附带“文化合规校验”“品质把控节点”“跨部门协同机制”,甚至细化到“历史剧道具的考古佐证率需达95%以上”“现实题材剧本的基层调研时长不低于3个月”。“之前做《三国》时,我们靠‘人盯人’把控品质,现在项目多了,必须靠工业化流程避免疏漏。”苏澈在手册上圈出“剧本评估模块”,旁边标注着《楚汉争霸》的评估记录:“历史顾问审核通过(无时代错位)”“非遗道具清单确认(含汉代织锦、青铜礼器)”“文旅联动方案同步启动(对接楚汉古城遗址)”。

制作中心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就是《楚汉争霸》。在“剧本研发室”,10位编剧正围着系统解锁的“楚汉历史时间轴”讨论剧情,墙上的大屏实时显示着“历史事件与剧情对应表”——比如“鸿门宴”的座位排布,严格参照《史记》记载标注“项羽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旁边还附了汉墓出土的漆案照片作为佐证。“之前在其他公司写历史剧,编剧只要‘编得热闹’就行,在这里,每一句台词都要经得起历史推敲。”新加入的编剧李然,曾在头部大厂做过流量剧,现在每天抱着《汉书》做笔记,“苏总说‘历史剧的每一个字,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这句话我现在深有体会。”

制作管理中心的大屏上,《楚汉争霸》的进度条正动态更新:“剧本打磨(100%)”“道具制作(70%)”“演员选角(50%)”“特效预演(30%)”。每个节点都有明确的“品质责任人”——比如道具制作由瓷坊徒弟和考古顾问双重把关,演员选角需通过“历史形象匹配度测试”(如项羽的扮演者需符合《史记》中“长八尺余,力能扛鼎”的描述,且需接受汉代礼仪培训)。“昨天龙泉剑铺送来的霸王枪样品,考古顾问说‘枪头的纹饰不符合汉代风格’,我们立刻打回去重做,哪怕耽误三天工期,也不能让错漏的道具出现在镜头里。”制作主管张磊指着大屏上的“返工记录”,语气坚定——这正是工业化流程的核心:用标准化节点,把“对品质的较真”嵌入每一步。

发行推广中心则延续了“文旅 海外”的双轨模式。在“国内发行区”,同事们正和文旅部对接“跟着《楚汉争霸》游古城”的线路,计划将拍摄地楚汉古城遗址改造为“影视文旅体验区”,同步推出“汉代兵器体验”“非遗织锦制作”等互动项目;“海外发行区”的视频会议里,迪士尼探照灯影业的代表正在讨论《楚汉争霸》的海外版本,计划加入“历史解说小课堂”(由苏澈团队录制),帮助海外观众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这正是系统“国际人脉库”的落地成果,也是工业化流程中“发行前置”理念的体现:在项目启动时就规划好国内外发行策略,避免后期被动调整。

工作室的扩张,吸引了不少“为品质而来”的专业人才。制作总监陈明之前是某大厂的资深制片人,曾因拒绝“为流量爱豆改剧本”而离职,现在他负责《楚汉争霸》的整体制作,每天泡在道具实验室和历史顾问讨论细节:“在其他地方,资本是‘甲方’,在澈心,品质是‘甲方’——这里有我一直想做的‘纯粹创作环境’。”还有从京市电影学院毕业的新锐导演林哲,主动降薪加入,只为参与《史记》影视化项目:“苏总把《史记》的3d场景还原图给我看时,我就知道,这里能实现我‘让历史活起来’的梦想。”

员工福利也藏着“文化温度”。制作中心设有“非遗学习室”,每周邀请瓷坊老师傅、龙泉剑匠、织锦艺人来授课,员工可以学习拉坯、铸剑、刺绣,甚至能参与《楚汉争霸》的道具制作——比如行政部的小姑娘们,最近在学习汉代绳结技艺,计划用于剧中士兵的甲胄装饰。“之前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现在亲手做一个汉代绳结,才明白《三国》里那些道具的珍贵。”行政专员小夏举着自己的作品,眼里满是自豪。

工作室的变化,也让老朋友们倍感欣慰。瓷坊老师傅特意送来一套“影视制作中心纪念瓷”,每套对应一个部门:剧本研发部是“竹简纹样瓷盘”,制作管理部是“齿轮纹样瓷杯”,发行推广部是“船帆纹样瓷碗”,寓意“各部门像瓷器的釉色一样,相互融合,缺一不可”。老周坐着轮椅来参观时,在“现实题材调研区”看到《基层医生》的调研笔记(星火影视合作项目,用澈心的工业化流程把控),里面记录着团队跟着社区医生出诊的细节,忍不住感叹:“你们不仅自己做品质,还把经验分享给联盟伙伴,这才是真正的‘行业标杆’。”

果然,制作中心成立不到一个月,就成了行业的“学习样板”。广电总局组织20家影视公司来参观,某大厂的制片人在“剧本评估室”看到《楚汉争霸》的历史审核记录,忍不住感慨:“我们之前拍历史剧,连顾问都没请过,难怪观众骂‘魔改’——澈心的工业化流程,其实是把‘尊重文化’变成了可执行的标准。”随后,广电总局联合澈心举办“影视工业化品质研讨会”,苏澈分享了《三国》到《楚汉争霸》的流程经验,包括“如何用系统工具对接考古资料”“如何平衡工业化效率与文化细节”,参会的原创联盟伙伴纷纷表示要引入这套流程——星火影视用它优化《基层医生》的调研流程,将“社区医生随访”的频率从每周1次提升到3次,收集到更多真实故事;青蓝文化用它规范《汉代织锦》的道具制作,确保每一件戏服的纹样都有考古依据。

海外合作也随之深化。迪士尼探照灯影业的代表参观制作中心后,当场签订《楚汉争霸》的海外发行协议,承诺“保留所有历史解说内容,不做商业化删减”;英国bbc还提出联合制作“《史记》文化纪录片”,希望借助澈心的3d场景还原技术和历史资源,向全球观众普及中国历史。“之前海外平台买我们的剧,是‘看热度’,现在是‘看品质体系’——他们知道,经过澈心工业化流程把控的作品,不会有历史硬伤,能放心推广。”发行总监王颖拿着合作协议,语气里满是自豪。

当天晚上,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体系成型”的厚重感:

【检测到澈心影视制作中心成立,影视工业化流程落地,成为行业品质标杆,推动原创联盟与海外合作深化,达成“产业升级”里程碑,触发“体系赋能”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工业化体系”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智能品质监测系统”:系统可自动识别剧本中的历史错误、道具中的时代错位,实时生成“修正建议”,进一步提升流程效率;

2. 触发“国家级合作”:国家电影局将澈心的工业化流程列为“影视行业品质标准试点”,提供1亿元专项基金,支持流程优化与行业推广;

3. 国际影视协会邀请苏澈担任“跨文化影视制作顾问”,推动全球历史题材影视的“文化合规”标准建设,助力中华文化Ip海外输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