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54章 影视公司排队合作!苏澈选伙伴

《歌手》总决赛落幕的第二周,澈心工作室的前台就被合作邀约“淹没”——20家影视公司的代表挤在会客区,手里捧着厚厚的合作方案,从头部大厂到新成立的小公司,无一例外都带着同一个目的:“想和苏总一起做内容”。前台桌上的方案堆成小山,其中不乏“保底20亿拍《三国》续集”“邀请顶流主演仙侠Ip”的重磅提案,甚至有公司直接开出“利润分账50%”的优厚条件,只求能搭上苏澈的“品质快车”。

苏澈却没被这些“诱惑”打动。他把所有方案搬到会议室,和团队一起制定了两条“硬筛选标准”:第一,近三年无资本黑料(无数据造假、无恶意挖人、无魔改原创前科);第二,核心业务聚焦原创(原创项目占比超70%,且有成熟的创作者扶持机制)。按这两条标准一筛,20家公司瞬间剩下5家,全是规模不大、却在细分领域有口碑的中小公司——其中,“星火影视”擅长现实题材,曾拍过豆瓣8.1分的《小巷医生》;“青蓝文化”专注非遗相关创作,制作过《瓷语》《织梦》等非遗纪录片;“拾光影业”则聚焦青年原创,旗下签约了10位新锐编剧,作品多关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困境。

“选中小公司,不是看不上大厂,是因为他们更懂‘原创的难’,也更愿意守‘内容的底线’。”苏澈在团队会议上解释,“之前鼎盛的教训就在眼前,大厂往往被资本绑架,容易为了流量妥协;而这些中小公司,没那么多资本干扰,反而能沉下心做原创——我们要的不是‘大制作’,是‘好内容’。”

接下来的一周,苏澈逐一和这5家公司的负责人深谈。面对“星火影视”提出的“现实题材合作计划”,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先问:“如果这个故事需要拍18个月,需要深入基层调研,你们能接受不压缩周期、不删减真实情节吗?”星火的创始人张野毫不犹豫:“我们拍《小巷医生》时,跟着社区医生跑了半年,周期从来不是我们妥协的理由——真实比流量重要。”这句话让苏澈定了心,当即决定将系统解锁的“基层医生题材Ip”(基于真实事件改编)共享给星火,还承诺对接《生命的价签》的创作团队,分享现实题材的拍摄经验。

和“青蓝文化”谈合作时,创始人李青带来了一套“非遗影视化”方案——想拍一部关于汉代织锦的电视剧,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道具和历史佐证。苏澈立刻联系瓷坊老师傅,还调出系统里的“汉代织锦纹样数据库”:“我们可以联动瓷坊,复原汉代织机和纹样;历史顾问团也能全程跟进,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考古发现——非遗创作,最怕的就是‘想做却做不精’,我们一起把它做扎实。”李青感动得当场拿出合同:“之前找大厂合作,他们总说‘非遗太小众,加个流量爱豆吧’,只有苏总懂我们想做的事!”

最后敲定的“拾光影业”,则带着一个年轻编剧的原创剧本《少年与茶》——讲述大山里的少年靠种茶改变命运的故事,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却满是细腻的生活质感。苏澈看完剧本,当即提出:“我们可以把这个项目和文旅部的‘乡村文旅计划’绑定,拍摄地选在真实的茶乡,既能保证故事的真实感,还能带动当地发展——就像《三国》带动文旅一样,好内容总能和现实产生共鸣。”拾光的负责人王锐眼眶发红:“这个剧本我们带了三年,没人愿意投,都说‘没流量没人看’,苏总您是第一个说‘能做’的人。”

排除两家“虽无黑料,但原创决心不足”的公司后,苏澈正式宣布与星火、青蓝、拾光三家公司成立“原创影视联盟”,并制定了三条核心合作原则:

1. 资源共享:苏澈团队开放系统储备的Ip库(含《史记》改编权、现实题材原创剧本)、维塔数码的特效资源、瓷坊的文创联动渠道,联盟内公司可无偿使用,仅需保证“不魔改、不注水”;

2. 创作者优先:联盟设立“原创保护基金”,为编剧、导演提供创作补贴,避免“资本干预创作”,利润分配向创作者倾斜(创作者分成不低于40%);

3. 拒绝流量至上:联盟项目严禁“流量艺人天价片酬”(片酬不超过制作成本的30%),不搞数据造假、不炒cp营销,以“内容质量”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成立仪式当天,没有奢华的排场,却来了不少“特殊嘉宾”——瓷坊老师傅带着刚烧好的“联盟纪念瓷盘”(盘上刻着“原创为魂,内容为王”),老周坐着轮椅赶来,代表病友群送上“期待好故事”的手写祝福,林浩、林晓等工作室艺人也到场,承诺“愿意零片酬客串联盟的现实题材项目,只为支持原创”。

仪式上,苏澈将系统解锁的“联盟专属资源包”(含3个未开发的优质Ip、2000万启动资金、文旅部的文旅联动名额)交给三家公司的负责人,笑着说:“我们成立联盟,不是为了‘垄断资源’,是为了‘抱团取暖’——让想做原创的人有资源,让好故事有机会被看见。以后,我们共享Ip、共享经验、共享渠道,一起把‘好内容’的蛋糕做大,而不是抢流量的小蛋糕。”

星火的张野当场宣布,将《基层医生》项目作为联盟的首个启动项目,“会跟着社区医生调研半年,拍摄周期12个月,不压缩、不妥协”;青蓝的李青则透露,《汉代织锦》将联合国家非遗中心,复原10台汉代织机,“每一件戏服的纹样,都要经得起考古专家的检验”;拾光的王锐也承诺,《少年与茶》会在茶乡实景拍摄,“演员会跟着茶农学种茶、采茶,确保表演的真实感”。

联盟成立的消息传到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之前找苏澈合作被拒的头部大厂,有人酸溜溜地说“中小公司成不了气候”,但更多人却开始反思——某大厂的制片人在社交平台发文:“苏澈选伙伴的标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行业的浮躁——我们总想着找‘爆款公式’,却忘了‘原创才是根本’。”甚至有两家大厂主动联系联盟,希望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学习原创扶持机制。

文旅部也第一时间发来贺电,承诺为联盟项目提供“文旅联动优先权”,“只要是符合文化传承、现实意义的项目,我们会优先对接拍摄地、提供宣传资源”;国家广电总局则将联盟列为“影视行业创新试点”,给予“原创项目备案绿色通道”,助力优质内容快速落地。

瓷坊老师傅更是把联盟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特意开辟了“联盟专属窑口”,专门为联盟项目烧制道具和文创:“《汉代织锦》需要的瓷饰、《少年与茶》需要的茶具,我都包了——只要是做原创、做文化的事,我免费烧!”老周的病友群也成了联盟的“民间宣传队”,大家自发在社交平台分享联盟的项目进展,还提议“等《基层医生》开播,一起组织病友观看,给创作者反馈”。

当天晚上,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行业革新”的厚重感:

【检测到苏澈成立“原创影视联盟”,筛选优质中小公司合作,推动行业原创生态建设,获文旅部、广电总局支持,达成“行业赋能”里程碑,触发“资源整合”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联盟发展”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联盟专属Ip库”:系统新增10个优质原创Ip(涵盖现实、历史、非遗三大类),含详细创作大纲、考古\/现实调研资料,供联盟成员优先开发;

2. 触发“跨行业合作潮”:维塔数码、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蓝星之声等之前的合作伙伴,均表示愿意为联盟项目提供“优惠合作价”,降低中小公司的制作成本;

3. 获得“国家原创扶持基金”5亿元,用于联盟项目的开发与创作者补贴,确保原创项目“有钱做、有人做、有市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