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50章 《帝王诀》扑街!鼎盛破产预警

大年初三的江城,《三国》的加场放映票还在秒罄,影院外的观众举着“求购《三国》余票”的牌子;而同一时段,鼎盛影视出品的《帝王诀》却迎来了“致命一击”——全国最后一家放映《帝王诀》的影院,正式下架该片,转而加映《三国》的“家庭专场”。影院经理在接受采访时无奈表示:“上映三天,《帝王诀》的场均观影人数不足5人,连放映机的电费都赚不回来,再不放映《三国》,我们就要亏本了。”

此时的《帝王诀》票房数据,早已成了影视圈的“笑话”——上映三天,累计票房仅5000万,其中3000万还是首映当天粉丝刷的“包场票”,真实票房不足2000万。而这部剧的制作成本高达5亿,仅顶流主演林辰的片酬就占了3亿,相当于票房的6倍。有行业博主算了一笔账:“就算加上后期的网络版权、广告植入,《帝王诀》至少要亏4.5亿,这对鼎盛来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票房扑街的同时,《帝王诀》的口碑也彻底崩盘。豆瓣评分从开播时的3.8暴跌至2.9,短评区满是“魔改历史”“演技尴尬”“剧情狗血”的吐槽:“汉代帝王穿明代飞鱼服,编剧是把历史课本撕了吗?”“林辰全程皱眉瞪眼,3亿片酬花在了‘耍帅’上,不是‘演戏’上”“剧情全是工业糖精,帝王和宫女在皇宫里谈恋爱,把观众当傻子”。更讽刺的是,该剧的“历史顾问”标签被网友扒出是“挂名”——所谓的历史顾问,是一位从未研究过汉代历史的网文作者,连“察举制”和“科举制”都分不清。

投资方的撤资潮,来得比预期更猛烈。大年初二清晨,华星影视率先发布声明:“终止与鼎盛影视的所有合作,撤回对《帝王诀》的1亿投资,并保留追究鼎盛‘虚假宣传’(宣称‘历史正剧’却魔改)的法律责任。”随后,耀世影业、极光传媒等四家投资方相继撤资,合计撤回资金2.3亿。某投资方代表在私下采访中直言:“我们当初投资,是被鼎盛的‘流量噱头’骗了,以为顶流主演能带动票房,没想到观众根本不买账。现在《帝王诀》扑得这么惨,我们再不撤资,就要跟着鼎盛一起破产了。”

资金链断裂的危机,瞬间笼罩鼎盛影视。银行第一时间上门催贷——鼎盛此前为了拍摄《帝王诀》,抵押了旗下的两座影视基地,贷款3亿,如今还款期限将至,银行却拒绝续贷,要求“立即偿还本金及利息”。鼎盛的财务总监在内部会议上哭着汇报:“公司账上只剩800万现金,连这个月的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更别说还银行贷款了。”

雪上加霜的是,广告商和演员的索赔函也接踵而至。某白酒品牌以“《帝王诀》口碑太差,影响品牌形象”为由,要求鼎盛退还8000万植入广告费;主演林辰的团队更是发律师函,要求鼎盛支付剩余的1.2亿片酬,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冻结鼎盛的资产”。而之前被鼎盛拉拢的流量艺人,也纷纷解约,甚至有艺人主动提出“不要违约金,只求尽快解绑”,生怕被鼎盛的“破产风波”牵连。

鼎盛影视的股价,成了这场危机最直观的写照。大年初三开盘,鼎盛股价直接跌停,每股从12元暴跌至3.6元,单日跌幅70%,市值蒸发超50亿。股市评论员在节目中分析:“鼎盛的股价暴跌,本质是市场对‘流量路线’的否定——从《极速追击》被《生命的价签》反超,到资本联盟破裂,再到《帝王诀》扑街,鼎盛始终没明白,观众要的是品质,不是流量。现在的暴跌,只是市场迟到的惩罚。”

鼎盛影视的办公大楼里,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员工们要么在收拾东西准备离职,要么围在一起讨论“赔偿金怎么要”,只有顶层的总裁办公室还亮着灯——赵凯坐在空荡荡的办公桌后,面前摊着《帝王诀》的票房报表和银行催款函,头发花白了大半,眼神里满是绝望。他想起半年前,自己还在资本联盟大会上拍着胸脯说“要把苏澈踩在脚下”;想起《帝王诀》开机时,他高调宣布“这是年度流量巨制,必破20亿票房”;想起昨天,他还在跟下属说“再撑几天,说不定有奇迹”——现在看来,这些话都成了天大的笑话。

“赵总,不好了!”下属慌慌张张地冲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发来通知,说我们有3000万税款没缴,要求限期补缴,否则就要查封公司账户!”

赵凯猛地站起来,却因为低血糖差点摔倒,他扶着桌子,声音沙哑:“缴?我们现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怎么缴税?”他盯着窗外,远处的影院电子屏上,《三国》的海报还在循环播放,观众的欢呼声隐约传来,像一把刀子,扎在他的心上。

消息传到网上,#鼎盛破产预警# #鼎盛被苏澈打破产# 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第一,24小时阅读量破10亿。网友们的调侃里,带着对“流量路线”的嘲讽:

- “笑死!之前鼎盛还发通稿说《三国》必扑,现在自己倒要破产了,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 “不是苏澈打破产的,是鼎盛自己作的!5亿拍烂剧,3亿给流量片酬,不破产才怪!”

- “之前挖苏澈的编剧,搞资本联盟,现在好了,没人帮他了,这就是不尊重观众、不尊重文化的下场!”

- “建议鼎盛把剩下的钱捐给大病基金,也算为社会做最后一点贡献,别再搞流量剧祸害人了!”

行业内的反应更是“墙倒众人推”。之前与鼎盛有合作意向的平台,纷纷终止洽谈;影视圈的同行们,要么沉默,要么在私下讨论“鼎盛的教训”。某资深制片人在社交平台发长文:“鼎盛的破产预警,给所有影视公司提了个醒——流量不是万能的,魔改不是出路,只有尊重观众、打磨品质,才能活下去。苏澈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必然;鼎盛的失败,也不是偶然,是必然。”

瓷坊老师傅听说鼎盛的消息后,正在给《三国》的衍生瓷偶上釉,他笑着对徒弟说:“你看,搞虚的不如搞实的。苏小子靠认真拍好剧,越做越大;鼎盛靠流量骗钱,最后只能破产——这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踏实才能长久。”老周的病友群里,大家也在讨论这件事,有人说:“之前鼎盛还抵制《生命的价签》,不让平台播,现在自己的剧没人看,活该!”

苏澈得知鼎盛的情况时,正在和国家文物局的专家讨论“数字汉代博物馆”的筹备细节。团队成员问他要不要“落井下石”,苏澈却摇了摇头:“我们不需要靠别人的失败来证明自己。鼎盛的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是他们自己不尊重观众、不尊重文化的结果。市场会惩罚不认真的人,也会奖励认真的人——这就够了。”

当天晚上,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苏澈眼前亮起,金色的文字带着“行业洗牌”的厚重感:

【检测到《帝王诀》扑街导致鼎盛影视濒临破产,引发行业对“流量路线”的反思,进一步巩固“品质创作”的行业地位,触发“行业警示”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行业影响力”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影视行业规范参与”权限:国家广电总局邀请苏澈参与“影视行业创作规范”制定,重点明确“历史剧考据标准”“流量艺人片酬限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 触发“优质资源聚集”效应:多家海外影视公司(如迪士尼、华纳兄弟)主动提出合作,希望联合开发“中华文化Ip”,优先选择苏澈团队主导创作;

3. 文旅部追加10亿元“文化Ip扶持基金”,用于苏澈团队的《楚汉争霸》《汉武帝》等历史Ip开发,确保高品质历史剧的持续输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