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130章 第二阶段小目标达成!系统任务更新

澈心工作室的落地窗,被初冬的暖阳染成了柔和的金色。长桌上摊着一叠厚厚的“阶段成果报告”,每一页都浸透着团队的心血——最上面是《生命的价签》的全球票房数据,最终定格在15.3亿,其中海外票房5.2亿,成为蓝星华国首部打入国际主流市场的现实题材电影;中间夹着《三国:风起乱世》的实体书销售报表,首月销量突破200万册,加印6次仍供不应求,被120所中小学列为“历史课外推荐读物”;最下面是《红楼:金陵十二钗》的连载数据,上线仅1个月,阅读量破3亿,评论数超50万,阅文星特意为其开设“古典文学专区”。

苏澈指尖拂过这些数据,目光落在报告末尾的“社会影响”栏——大病救助基金因《生命的价签》的票房捐赠,规模突破2亿,已帮助1.2万名患者购买平价药;康泰医药等5家药企跟进调整药价,新增10种抗癌药纳入医保;《三国》短剧带动的“汉代文化热”,让西安汉长安城遗址的游客量同比增长300%,瓷坊老师傅的“三国文创”订单排到了明年春天。

“苏总,京市电影学院刚发来消息,想把《生命的价签》的拍摄案例纳入‘现实题材创作教材’,还希望您能去做年度讲座。”李薇抱着平板走进来,语气里满是雀跃,“还有,柏林电影节组委会确认,《生命的价签》将作为‘特别展映影片’亮相,红毯邀请函已经寄到了!”

周明也跟着进来,手里攥着一份《三国》电视剧的初步构想图:“之前《三国》短剧只有6集,很多历史细节没来得及展开,比如‘官渡之战’的战术布局、‘赤壁之战’的水文地理,要是拍成长篇电视剧,能把这些细节讲透,正好填补蓝星历史剧‘重权谋、轻史实’的空白。”

陈凯凑过来,指着构想图里的“刘备”角色:“要是拍电视剧,我还想演刘备!之前短剧中他的‘仁政理念’只露了个苗头,电视剧能深入写他在徐州、荆州的挣扎,比如怎么平衡‘匡扶汉室’的理想和百姓的生计,这样的历史人物才更立体。”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突然在苏澈眼前亮起,比以往更璀璨的金色文字缓缓铺开,像一道跨越次元的勋章:

【检测到宿主完成“跨界破圈,影视崛起”第二阶段核心任务——“打造首部现象级现实电影”,达成以下里程碑:

1. 《生命的价签》票房15.3亿,刷新蓝星现实题材纪录,获金鸡奖7项大奖,入围国际电影节;

2. 推动“高价药”社会议题解决,促成医保政策调整与药企降价,大病基金覆盖1.2万患者;

3. 带动现实题材创作热潮,多家资本成立专项基金,高校开设相关课程,行业生态显着优化。】

【第二阶段任务奖励发放:

- 声望值 点,当前累计声望值:点;

- 解锁核心功能:“影视全产业链布局”——可整合“内容创作(剧本\/小说)- 影视制作(剧组\/设备)- 发行渠道(院线\/平台)- 衍生开发(文创\/课程)”资源,实现Ip从“内容”到“价值”的全链路落地,具体权益包括:

1. 优先对接国家级影视制作基地,获取专属拍摄场地与设备支持;

2. 解锁“Ip衍生开发绿色通道”,可联合文旅部、非遗中心开发主题文创、历史课程;

3. 自动匹配优质合作方(如顶尖编剧、道具团队、海外发行商),降低产业链整合成本。】

光膜闪烁了一下,新的任务提示紧接着弹出,字体带着“历史传承”的厚重感:

【发布第三阶段核心任务:推进《三国》长篇电视剧拍摄,填补蓝星历史剧空白

【任务目标:

1. 18个月内完成《三国》电视剧剧本打磨,要求“史实准确率≥90%”,重点还原汉代政治、军事、民俗细节(如“察举制”“汉代军制”“市井生活”);

2. 组建“历史顾问团”,邀请考古专家、历史学者参与创作,确保剧中服饰、道具、礼仪完全贴合汉代规制;

3. 电视剧播出后,带动蓝星“汉代历史普及度”提升50%,推动至少3处汉代文化遗址成为“文旅热门地”,形成“影视-历史-文旅”的良性循环。】

【任务奖励:

- 声望值 点(任务完成后发放);

- 解锁“历史Ip矩阵”终极权限:可获取地球《史记》《汉书》等经典史籍的蓝星适配版,支撑后续《楚汉争霸》《汉武帝》等Ip开发;

- 获得“国家文化工程”认证,电视剧将作为“中华文化输出重点项目”,对接海外主流电视台播出。】

系统光膜消散时,工作室里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李薇激动地抱住张岚,手里的平板差点摔在地上:“全产业链布局!以后咱们从写剧本到做文创,都能对接最优资源了!”张岚翻着刚弹出的“合作方清单”,眼里满是惊叹:“西安影视基地主动提供汉代宫殿实景拍摄地,还有故宫文物修复室愿意帮咱们复刻汉代兵器!”

周明攥着《三国》电视剧构想图,手都在抖:“之前拍短剧时,道具组为了找一片符合史实的甲片,跑遍了半个中国,现在有系统和国家资源支持,咱们能把《三国》拍成真正的‘历史教科书级’电视剧!”陈凯更是当场拍板:“我这就去准备刘备的角色调研,这次要把他‘仁政为民’的细节挖透,比如他在新野时怎么安抚流民,怎么改革赋税,让观众知道,三国不只有打打杀杀,还有民生疾苦。”

最开心的莫过于瓷坊老师傅,他特意扛着一窑“阶段纪念瓷偶”赶来——瓷偶是苏澈站在“影视全产业链”图谱前的模样,底座刻着“第二阶段达成,文化薪火相传”,旁边还点缀着《青花瓷》《三国》《生命的价签》《红楼》的迷你图案。“苏小子,听说要拍《三国》电视剧,我这就开始筹备汉代瓷器道具!”老师傅笑得合不拢嘴,“之前短剧里的错金铜樽,我只烧了3个,这次要烧300个,让剧组每个演员都能用上真材实料的瓷道具!”

老周也从医院发来视频,他坐在病床上,手里捧着《三国:风起乱世》实体书,声音虽然虚弱却满是期待:“苏老师,等电视剧拍好了,我一定要看!之前看短剧时,我孙子就问‘刘备真的会帮老百姓吗’,现在有电视剧,能让孩子更懂历史了!”小宇的病友群更是发来满屏的祝福,有人说“要去当群演,体验汉代士兵的生活”,有人说“看完电视剧,要去西安看汉长安城遗址”。

苏澈走到露台,看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影院的巨幅海报上,《生命的价签》的“生命之光”图案还在闪耀;瓷坊的烟囱飘着淡蓝色的窑烟,老师傅应该在为电视剧的道具瓷偶揉泥;江城大学的方向,或许有学生正在整理《三国》的历史笔记,准备参与电视剧的“历史顾问团”招募。

他想起穿越到蓝星的那个清晨,手里攥着37.5元,在漏雨的出租屋里写下第一句《青花瓷》的歌词;想起拍《三国》短剧时,为了一片甲片的纹样和道具组争论到深夜;想起拍《生命的价签》时,被资本拒绝、被药企威胁,却始终没放弃“为生命发声”的初心。如今,第二阶段的目标达成,系统解锁了全产业链资源,新的任务又指向了更宏大的历史传承——这一路,不是他一个人的胜利,是所有坚守真诚、热爱文化的人的共同成果。

“第三阶段,咱们要拍一部能留传下去的《三国》。”苏澈转身对团队说,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不追求流量,不堆砌特效,只把汉代的历史细节、人文精神拍透,让观众看完知道,三国不只是‘桃园结义’‘草船借箭’,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民生疾苦的时代。”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李薇已经开始整理“历史顾问团”的邀请名单,张岚在对接西安影视基地的实景拍摄细节,周明和陈凯则凑在一起,修改《三国》电视剧的初步构想图,在“官渡之战”的章节旁,加了一行小字:“重点还原士兵的口粮构成——汉代军粮以粟米为主,配少量腌肉,需参考居延汉简记载。”

淡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长桌的“阶段成果报告”上,那些冰冷的数据,此刻都有了温度——15.3亿票房的背后,是1.2万名患者的希望;200万册书的背后,是120所学校的历史启蒙;50万条评论的背后,是无数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苏澈知道,第三阶段的任务会比之前更难——要平衡史实与戏剧冲突,要还原海量的历史细节,要带动文旅与历史普及。但看着身边充满干劲的团队,看着系统解锁的全产业链资源,看着远方那些期待的目光,他心里满是踏实。

这不是终点,是文化传承的新起点。从《青花瓷》的音乐启蒙,到《三国》的历史唤醒,从《生命的价签》的现实关怀,到《红楼》的文学填补,再到未来《三国》电视剧的全产业链布局——他要做的,从来不是“文娱封神”,而是做一座桥梁,让蓝星的观众,能触摸到文化的温度,能读懂历史的厚重,能在故事里,看见更真实、更广阔的世界。

工作室的灯光渐渐亮起,团队成员们还在忙着筹备新任务——有人在查汉代的军制资料,有人在联系考古专家,有人在设计电视剧的文创衍生品。窗外的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串正在延伸的“文化足迹”,从澈心工作室出发,走向更远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