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 第75章 北朝冠冕擎天柱; 祸起国史叹古今。

却说这一日崔浩正在和高允一起商讨政务,太子拓跋晃突然来了,而且脸色不太好看。拓跋晃已经二十三岁,为政精明,洞察细微,觉得崔浩大权独揽,把持朝政,有点太过分了。

太子拿出一份文书,递给崔浩,问道:“这数十人,都是司徒大人推荐的吧?”

崔浩一看,果然是,他推荐了几十人出任冀、定、相、幽、并五州郡守,拓跋焘也认同了。

“是的,太子殿下,怎么了?”崔浩一脸的老谋深算和不以为然,道:“这些陛下都看过了的……”

太子拓跋晃有点小激动,道:“这些人以前根本没做过官,而在他们之前这个位置上早有征聘之人,兢兢业业干了许多时间,应该把他们纳入郡守任命的行列吧?您怎么都给否定了呢?”

崔浩道:“太子有所不知,我推荐的这些人,才学门第都是一等一的,肯定会非常胜任……”

“此话固然不错,我也相信司徒大人的眼光。可是之前代理郡守的人,已经干了很久,辛勤劳苦,怎么能视而不见呢?朝廷也该给他们一个认可啊?

而且太守、县令,官位虽然不高,却极其重要,需要管理百姓,体察民情,应该由有经验的人来担当。您推荐的那些人可以先作为郎令,锻炼一段时间再提拔!”

拓跋晃很客气,说的也一点儿没错,按照崔浩的理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也肯定有失偏颇。

而且人家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事情又不大,崔浩本应该退让才是,可是他却固执得没搭理太子,仍然派这些人就任。

中书侍郎兼着作郎高允见此场面,有点担心,恭送太子时,东宫博士管恬与他寒暄了两句,最后叹了口气道:“太子殿下不太高兴啊!”

高允也很忧虑,皱着眉头看着他说道:“司徒大人,不知道怎么了,这样下去恐怕免不了一场灾祸。”

“哦?怎么这么说呢?”管恬觉得他有点杞人忧天了。

“自古物极必反,暂且不论这事是对是错,司徒大人有他的私心是肯定的,为了自己那点私心,和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人,对抗争胜,我真不知道,他将来用什么来保全自己?希望我多虑了吧…”然后忧心忡忡的转身走了。

崔浩与太子之间,摩擦不断,矛盾重重,不知道是不是七十岁的崔浩有点脑筋蜕化了!

这时,崔浩如风雨中荡悠的一只小船,还自得其乐,他不知道的事,他所不能承受的滔天巨浪马上就要到。

当年太祖命邓国士渊修等人,着国史十余卷,可惜因为各种原因,体例未成。到太宗时,废止不作。

毕竟这个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要有工匠精神,还要文采斐然,博览群书。

从公元439年12月开始,拓跋焘就任命崔浩监秘书事,让他接着完成这个工作。

崔浩与高允等人继续撰写《国记》,拓跋焘还特意交待:“不要文过饰非,务从实录就好。”

本来也没什么事,照实编写就完了,毕竟都是给后人看的,一般这种历史当代人也不让你看。

《国记》修成后,参与其事的着作令史闵湛、郗标这俩个货,不知道怎么溜须拍马好了,竟然鼓动崔浩把《国记》刊刻在石上,让国民都来看看司徒大人的好文采,当然同时也刊刻了崔浩所注的《五经》。

按理说崔浩那是人中的龙凤,比谁都该机敏智慧,要不然怎么混到如今的位置的?

可是他就是糊涂了,后人都说他被闵湛、郗标给忽悠了,也有人说他虚荣心作祟,反正他真的还就这么干了。

太子拓跋晃听说此事以后,微微一笑,表示赞赏,但是那笑容里五味杂陈,富有深意。

崔浩于是默认了手下人在天坛东三里处,营造了一个碑林,刻注《国书》和《五经注》,规模巨大,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历时经年,才告完成。

《五经注》没什么问题,可是《国记》一经面世,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崔浩还真诚实,尽述国事,备而不典,真没藏着掖着啊!

而石碑又竖立在通衢[qú]大道旁边,来往行人川流不息,大家议论纷纷。

拓跋家的先辈历史真的不能这样宣扬,因为有很多东西,当时鲜卑族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是经过近百年的胡汉融合,鲜卑人自己看着都牙碜,比如拓跋珪的母亲,丈夫死后被公公收继,还生了一个儿子,又比如拓跋珪相中了自己的亲小姨,把姨夫给宰了,将小姨娶回家,也生了儿子,最后还死在了这个儿子手里,这是能让百姓和各国使臣看的吗?

那不得啪啪打脸啊?别人背后议朝廷是一回事,你自己承认了,还竖碑立传,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崔浩几个意思?

果然鲜卑贵族看到后,都受不了了,以头抢地,连哭带嚎,联名指控崔浩,居心叵测,有意暴扬国恶。

拓跋焘也不知道国史里居然写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人告诉他啊!得知此事后,立刻召见崔浩!

崔浩大脑好像停摆了,惶惑不安,眼神木木的,跟傻了一样,那么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居然不能应对。

拓跋焘派人审问,肯定是一顿严刑拷打,七十岁的人了,怎么受得了这个,基本上问什么说什么。

公元450年7月5日,太武帝看着审讯结果,禁不住扼腕叹息,言之凿凿,你崔浩都认可,我也救不了你了!

此时鲜卑贵族,群情激愤,已经压不住了,拓跋焘忍着心痛,下令诛杀崔浩。

在送往城南行刑时,鲜卑卫士数十人居然往崔浩身上撒尿,对其极尽侮辱之能事,崔浩浑身是伤,伤口被尿液淋漓,惨叫不停,呼声嗷嗷,路人听了也觉得好可怜啊!

之后秘书郎吏以下官员都被牵连,皆被诛杀,而原来与清河崔氏有来往的,无论远近,也被连坐。

姻亲的四大家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被残忍灭族………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