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焘屡次出现在瓜步身附近,引起了刘宋密探的怀疑,而且追到瓜步山,就踪迹皆无,非常诡异,实际上人家只是去看望妻子和孩子,在山外行宫偷梁换柱,之后拓跋焘变身将军进了佛狸将军府。
但是刘宋探马却不知其意,速把这个情报火速报告了刘宋朝廷。
刘义隆盯着地图反复查看,心里暗暗心惊,这瓜步山在江北,虽然不起眼,但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健康的栖霞渡口隔江相望。
瓜步山高三十余丈,站在山定便可将长江收入眼底,拓跋焘总是出现在附近,会不会要过江打我啊?
他召集群臣商量此事,眉头紧锁,万分焦虑。
大家聚在地图前七嘴八舌,都说这瓜步山南临大江,东为长江入海口,西是滁河入江口,江面宽阔,适合战船通行,实在是南下的紧要之地!
众人不觉脸色灰暗,都知道拓跋焘游猎到哪里,哪里就够呛,当年的北燕,北凉就是如此,攻打之前拓跋焘没完没了的去边境打猎!
分析了一阵,得出结论,兵肥马壮的拓跋焘要南渡长江,打过来了!
怎么办?怎么办?
一众武将主张先下手为强,尤其是彭城太守王玄谟,更是跃跃欲试,鼓动刘义隆北伐。
这几年刘宋励精图治,家底也攒得差不多了,刘义隆心里有团火,早就按耐不住,你想过来?我还想渡江收复中原呢,于是君臣统一想法,准备战斗!
王玄谟上言道:“一旦开战,彭城要兼水陆,请陛下派个皇子来,亲临安抚州事。”
公元448年夏四月,刘义隆任命儿子武陵王刘骏为安北将军、兼徐州刺史!
他派兵布阵摩拳擦掌时,拓跋焘浑然不知,正在瓜步山下携娇妻爱子逛老街,此时的拓跋焘不是拓跋焘,他是将军佛狸。
虎头、龙尾已经十岁,确实武学奇才,在花木兰野生的教养模式下,长的膀大腰圆,弓马娴熟,虎头爱练木兰枪,龙尾更喜父亲的丈八蛇矛!俩人对阵不分胜负!
此时两个孩子早跑得没了踪迹,夫妻俩人也不关心,手拉手边走边聊。
街市白天开放,黄昏关闭,夜间禁止交易。
此时夕阳西下,四面八方来的众多摊主,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返程。
花木兰站在一个瓷器摊位面前,眼神散漫着,飘来飘去,看着一套胖娃娃瓷器微笑起来。
拓跋焘笑问:“相中什么了?夫君买给你?”
花木兰促狭着问:“那夫君,你有钱吗?”
拓跋焘又是大囧,他哪里有钱?这辈子也不用亲自买东西,根本没有揣钱的习惯。
花木兰忍不住的笑,一拉他的手肘道:“算了,夫君上次拿回来的那些宝贝,我还没打封呢,又买什么?”
拓跋焘不甘心的被她拽走,最后一腔恼恨都撒在了花木兰身上,不讲理的埋怨:“出门也不知道给你夫君兜里装点钱!”
“怨我,怨我!”花木兰赶紧劝哄发着脾气的夫君,不怀好意的冲他乐。
俩人来到瓜步渡口,冷风吹来,天边落日半张脸掉进了晚霞里,红彤彤的。
”这里为什么叫瓜步山呢?”拓跋焘问道。
“相传吴人在这里卖瓜,故而得名。”花木兰找了块礁石坐了下来。
拓跋焘捡起石子,不时的投入水中,花木兰看着水面荡起的浪圈恬静微笑。
生活一直如此该有多好呢!
她抬起头望着对岸,眼神里闪过一丝忧虑,突然来了句:“这里可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拓跋焘一愣,问道:“木兰,你说什么?”
“我听祖父说起过,前些年,那时晋朝名存实亡,晋将周玘、顾荣等人曾发动荆州大军,占据棠邑,横越长江,泛舟齐动,占据了瓜步渡口……嗨!如果刘义隆想收复中原,这里就热闹了……”
拓跋焘蹲在她身边,转头看着她笑了笑:“卸甲这么多年,还琢磨打仗呢?这里确实紧要。对面就是刘宋的栖霞渡,两边是镇江的西津渡和扬州的瓜州渡,可以说连同南北,横贯东西,可谓军事要冲,这也是当年我把佛狸府建在这里的原因……”
花木兰吃惊的看着他,许久假装发怒道:“娶老婆还这么多心机!!!是不是早就想好要把这里作为南下的行宫?可是不行,现在这里是佛狸将军府,本夫人不让驻军!”说完站起身便走。
拓跋焘跟在后面,陪着笑脸道:“夫人开恩,通融一下,到时候给开个方便之门…~”
“现在说话的是谁啊?是我夫君佛狸将军,还是大魏陛下?如果是陛下,我就不让……陛下要强征民宅吗?”花木兰寸步不让。
拓跋焘一步赶上,将她拦腰抱起,耍起了流氓道:“朕乃大魏皇帝拓跋焘,这是谁家小娘子?如此娇俏动人,不如从了朕,保你荣华富贵……”
俩人又打闹到了一起,惊飞了旁边树林里归巢的一大群乌鸦!
拓跋焘自然有办法哄骗花木兰,他把这辈子的情话都说给花木兰一人听了,虽然有些话油滑不堪,甚至难以入耳,但是那毕竟是人家俩口子的小情趣。
拓跋焘还沉浸在温馨的甜蜜乡里,并不知道刘宋那边已经翻天覆地,这一日,正在府里翻看奏报,突然多了大量南方的信息,刘义隆正在调兵遣将!
他出了一身冷汗!
花木兰端茶进来,看到他的脸色,心一颤,问道:“夫君怎么了?出了什么事?”那种脸色她了解了。
拓跋焘把奏报递给她,道:“看来刘义隆要有动作了……”
花木兰放下茶,指尖微颤,道:“夫君还是赶紧回朝吧,最近不要南下了……”
拓跋焘把她拉过来,坐在腿上,细看她的眉眼,满面担忧,道:“要不,你跟我走吧……”
花木兰一笑道:“夫君怕花将军保护不了自己?放心,我生于斯,长于斯,自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没事的……夫君还是回去早做准备才好……”
拓跋焘搂紧她,嗅着她身上的清香道:“不急,刘义隆即使要南下,光准备就得一年半载,我真得回去了,柔然必须先收拾服了,免得俩军开战,他们在后面捣乱……”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