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本以为高枕无忧,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北魏忙活北燕去了不假,他这边的益州却出了大问题,趁刘宋大战以后筋疲力尽,闹了起来。
益州守将为刘道济,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名字相近,喜欢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玩。
杨德年,张熙,费谦,没一个好鸟,就爱加重劳役和税收,大肆敛财,弄得天怒人怨!
此时仇池国正在兵变,很多难民跑到益州,一看,这也不太好混呢,于是跑到山里头集结起来,占了好几个州郡,成了一股挺厉害的地方武装。
总是时势造英雄,难民里有个叫许穆之的,人才风流,相貌堂堂,挺能琢磨,立刻诈成自己是司马皇室后代,给自己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司马飞龙,率众起义,我们东晋要死灰复燃了!其实就是扯淡。
许穆之这么干,确实聪明,得到很多人的响应,人都是念旧的,而且远了香近了臭,这些百姓听说晋氏还有后代,还挺稀罕他,跟大熊猫一样珍贵。
刘道济贪是贪,毕竟是有军事才能,立马调集人马,动作麻利,流民被杀,玩了没几天的许穆之也被干掉了。
刘道济本来认为,小事一桩,这就是个地方上的小打小闹,用不着惊动上面。
但是刘义隆也不是吃素的,有地方官员密报此事,刘义隆捏了把冷汗,成都的地位不言而喻,那是天府之国,刘宋的粮仓,这个地方一旦失守,益州全境可能不保,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给刘道济下了道严诏,免除苛捐杂税,善待百姓,稳定地方,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给刘道济吓得差点没拉了,赶紧的吧,改过自新。
可是积习难返,手下人根本不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
蜀将赵广趁机起兵,诈称司马飞龙未死,招兵买马,百姓被刘道济等官吏逼迫得没有生路,纷纷投奔。
不过呢,没多久,大家就觉出来异样,司马飞龙在哪里呢?怎么从来不露面呢?不会是真死了吧?于是军心浮动!
赵广一看这情况,必须得有个司马飞龙,可是他也没见过,想找个想当仿的人,都不知道找啥样的,四下一打听,听说就是帅,十里八村都见不到的大帅哥!
这就好办了,找个颜值高的冒充一下就完了。他四处搜寻,最后竟然在成都城外的一个道观偶遇了一个道士,名程道养,仙风道骨,帅气晃眼。
赵广一笑,世间还有这么好看的男子?得了,就是你了,从今以后你就是司马飞龙了!
小道士一听,闹啥呀,别闹,我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我不干。
赵广说:“给你两条路:第一条,当司马飞龙,第二条,立刻去见太上老君。”
小道士一听:“我还是当司马飞龙吧。”
于是通过大变活人,精心包装,又一个司马飞龙就这么诞生了,比真的还有模有样!
程道养气质超群,又恬淡能言,很快被大家奉为蜀王,赵广成了他的大将军,也就是幕后大老板。
赵广率军进攻涪城,涪城陷落。于是,涪陵、江阳、遂宁等郡的太守都闻风弃城逃走。随即益州境内的土着和外地流民,揭竿而起,响应司马飞龙。
赵广随即率众进攻成都,投奔的百姓多至十余万人,可把大家恨坏了,将成都围得水泄不通。
赵广等围攻成都多日,久攻不下,于是派使入城,跟刘道济商量:“只要你交出费谦、张熙等人,当众斩杀,平了民怨,我就自动撤军。”
刘道济冷笑,休想,我与你等叛臣有什么好商量的?于是派参军裴方明、任浪之二人,分别率领士卒一千余人,出城迎战,结果大败而回。
刘义隆听说成都到底反了,气冲斗牛,赶紧调兵遣将,任命少府中山人甄法崇为新任益州刺史,率兵解成都之围。
却说刘道济知道,自己必须戴罪立功,不平了成都之乱,别说自己的脑袋,阖家老小全完了,再派参军裴方明等人出城,又是不敌,裴方明只剩孤身一人,逃回城下,守城士兵,用绳索将他拉上城头。
回到刺史府,见到刘道济,裴方明饮食难下,痛哭流涕。
刘道济一拍案几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多大点事?哭什么!该吃吃,该喝喝,回来就好,明日再战!援军很快就要到了,一定得坚持住!”
不日,再派他出城,任务是不要和对方硬碰硬,绕道后方偷袭粮草大营,裴方明依计而行,果然纵火烧毁了叛军的军用物资。
三个月以后,成都库存粮草全都吃光,刘道济把左右亲兵交给裴方明指挥。他发现这孩子是个人才,裴方明出身裴氏,名门之后,越战越勇,胜多负少,打出了名。
起义军一见打不死你,我们就说死你,在城外四处扬言,并整了个大型庆祝仪式,声称:“裴方明已经战死。”
城中的将士不明就里,十分恐慌。
刘道济在当天夜里,城上奏乐,锣鼓喧天,命人点燃一排火把,让裴方明出来走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