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2年五月,刘宋武帝刘裕病重。
这也是南北朝之初,最大的一件事,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历史变量。
人生何其短?比如之前的刘渊、石勒、司马绍,都是有作为的人,可惜天不假年!都是一个路数!
刘裕把太子刘义符召到床前,仔细端详,万分不安。
他思忖良久,总不知道该如何嘱托才能万无一失!其实说到底根本没有万无一失之策!
最后叹了一口气,告诫他说:“父皇今日跟你说的,一定要牢记在心,要知人善用。
檀道济这个人可用,因为他没有野心,有才干,精谋略,你要善于驾御,多多仪仗。
徐羡之、傅亮这两人也还算老实,应该不会出问题。
现在我唯一担心的一个人就是谢晦,此人多次随我南征北战,我深知其人,善于随机应变,将来若风平浪静则罢,若有风吹草动,出问题的,一定是他。”
说完盯着儿子看,问他可懂了?
刘义符泣不成声,连连点头。刘裕这才把眼神移开,用轻的不能再轻的气息叹了口气。
他深知此后凶险,可是他也无能为力了,自己宰了六个皇帝,心里能没数吗?
之后,刘裕思之前朝东晋,又纵观历史,亲笔写下遗诏:“我朝后世如有幼君继位,宰相负责朝中政事即可,皇太后不必临朝主政。”
领军将军谢晦、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镇北将军檀道济,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共同接受遗命。
五月二十一日,刘宋武帝刘裕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西殿去世,终年六十岁。
但凡开国君主,都是了解民间疾苦的,也能感同身受,刘裕也不例外,生前清心寡欲,生活简朴,严整有度,也没整一堆女人,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开拓者。
太子刘义符即皇帝位,年仅十七岁,司马氏,也就是晋恭帝的女儿海盐公主被封为皇后。
按理说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也不算小了,之前的黄金家族慕容氏,十四五岁就都出类拔萃了,北魏拓跋珪也是少年皇帝,哪一个不是光彩照人?可是这些都不适合刘义符。
说回宋武帝刘裕这一辈子,堪称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
他出身寒门,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啥活都干!
但是龙永远是龙,机缘巧合加入了东晋北府军后,开启了他开挂的一生。
追死孙恩,撵死桓玄,灭了卢循、宰了刘毅、逼死谯纵,这些人都是乱世枭雄,哪一个是省油的灯?最后都成了刘裕的垫脚石!
他还主导了两次北伐统一之战。
第一次灭南燕,第二亡后秦。收复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使得东晋的版图最大化。
那个时期,统一华夏,有两个人最为可惜,功败垂成,北统南的淝水之战祸害了苻坚,再有就是刘裕南统北,也造得狼狈不堪,几乎打光了所有家底!
这件事儿说到底就是难,难于上青天!
刘裕重用寒门,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此外,他由寒门崛起成为皇帝的传奇经历,激励了后世多少有梦想的人!
谁也别说阶层固化,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实力,前有后赵石勒奴隶逆袭称帝,后有刘裕草根做殿,都是例证!
真正意义上的南北朝这时才拉开序幕!精彩堪比《三国演义》!
首先看看刘宋第二任皇帝刘义符吧……
刘义符,爸宝男,从小到大的每一步路都是父亲安排好的,就跟现在的孩子一样,上学、上班、成家立业、接受祖业!但是谁有人家排场,你家有皇位继承吗?人家刘义符有!还给安排了一个辅政班子徐羡之、傅亮、谢晦,连保镖都是安排好的,那就是檀道济,按理说刘裕也算安排的周密细致,可是他不知道的事,人是最复杂善变的动物,一壶水风平浪静,可以用来养鱼,烧开了那也是会变成铁锅炖的!
一场波涛汹涌的血战已经在暗流涌动。
这是私底下的,明面上刘义符还要迎来一个大磨难。
那就是北朝那边的魏主拓跋嗣,一听刘裕死了!
一拍大腿,还有这个好事呢?
那不得趁他病要他命吗?我也该统一南北了!
情绪上来了,立刻召集大臣商量发兵,先取他个洛阳、虎牢、滑台再说!
崔浩站出来了!
白马崔浩那可是能人,与张宾、王猛并称三大谋臣,劝谏曰:“陛下不可啊!”
拓跋嗣用眼睛一个劲斜愣他,满脸不高兴道:“你倒是说说怎么不可?”
崔浩也不惧怕,心里话你爹当年吃药吃疯了,见人就杀时,我都不怕,我还怕你吗?你斜愣我干啥?
当即清了清嗓子:“有三不可!第一刘裕活着时,您又是派使修好,又是送礼物的,现在刘裕刚死,孤儿寡母的,您就发兵打人家,好说不好听啊!
当然这也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您打不赢,这就是第二点,刘裕新死,人家也防备您这一手呢,兵临其境,必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实力在那摆着呢。
第三点,您这不是变相帮刘宋吗?您按兵不动,他们幼主登基,又没有什么能力,强臣必然争权,窝里反打成一片,到时候还不知道乱成啥样呢,咱们坐享其成不好吗?
您这一出兵,可倒好,他们不斗了,全对付咱们来了,不是帮他们稳定朝局呢吗?”
拓跋嗣一听,要说没道理,那是硬犟,可是说有道理,他又不甘心。
想了想,反驳道:“这就是您的一家之言,有失偏颇,刘裕那时候不就是这么干的吗?后秦姚兴一死,他旋风起兵,说话间就把后秦灭了,我为什么不行??”
崔浩据理力争道:“不然。姚兴信佛信傻了,大家都知道,他没死之前,国家已经乱套,国库空虚,民心离散,青壮年都当和尚去了,兵源也不足,又加上诸子夺嫡,不堪一击。人家刘裕江南可没内乱,两家没有可比性。”
魏主拓跋嗣心里话,你是不是向着刘裕呢?你们都是汉人,必然与我鲜卑不同心!一定是这个原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于是坚决不从,我就打,打完了,看你的脸皮往哪里搁!臊死你!
于是开始排兵布阵!
任命司空奚斤持符节,加任晋兵大将军。
交州刺史周几,
广州刺史公孙表,
一起起兵攻打刘宋!
南北朝第一次会战拉开序幕……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