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发下同时,孝武帝命兖州刺史垣阆带着羽林禁卫军,前往接手,代替刘诞镇守广陵。
又命令给事中戴明宝,怀揣皇诏出发,去会和垣阆,并备了道密旨,如刘诞稍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戴明宝怕突生变故,此事哪能那么容易?刘诞能心甘情愿回归封地吗?少不得五花大绑押解而行。
于是连夜通知刘诞的典签蒋成,命令他第二天早晨打开城门作为内应,他谋划的挺好,自己和垣阆带几百人一拥而进,入了广陵城,将刘诞一捆,完活!
不想这个蒋成也是个没头脑的,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夜间与舍人许宗之喝酒吹牛,居然把这样机密之事,当个屁给放了!
舍人许宗之左思右想,投靠刘诞的机会来了,半夜家也没回,跑去告诉了刘诞;你哥要抓你,肯定会要你脑袋!
刘诞半夜惊起,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晕厥过去,忙呼唤左右,素来畜养的数百武士,这时也派上了用场,先去把嘴大漏风的蒋成给抓了起来,然后开始调兵遣将!拥兵自卫。
天色破晓,戴明宝和垣阆率领精锐士卒到来,也就几百人吧,到城下一看,城门没有按时打开,这怎么回事?俩人一头雾水!
此时刘诞全副武装,已然登上城楼,精兵强将列好队形,他冲两位特使喊话道:“你们是不是等蒋成呢?给你们!”
说完将人杀死,尸体顺城楼扔了下来,“啪嚓”一声,摔在了两位特使面前!
这俩位头皮发麻,眼冒金花,这才觉得大祸临头,刘诞彻底反了!自己,自己身边没几个人呢?
刘诞已经一声令下,城门大开,奔垣阆杀来,垣阆措手不及,没跑多远就被撵上,乱刀杀死。
戴明宝还算心眼多的,呼喊手下往上冲,他掉头就跑,捡了条小路,逃回建康。
戴明宝丢盔卸甲,双鞋跑丢,哭喊着进了皇宫,**着满是泥血的大脚丫子,跪倒在地,报告孝武帝刘骏,道:“臣等死罪,未能遣返刘诞,他反了,垣阆被他乱刀砍死了!”
刘骏并没有多大的惊奇表现,只是轻叹了一声,将面前的冷茶端起来一饮而尽道:“朕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刘骏随后颁下诏令,全国进入戒严状态,里不出外不进。
之后他带了几个随从,溜溜达达出了宫。
众大臣在太极殿急得团团转,就是不见刘骏人影!
始兴公府面前只有俩个老奴在打扫街道,街面冷冷清清。
沈庆之挽着裤腿子,一侧高,一侧低,正在小园里提着水桶浇菜,乐呵呵地哼着小曲,这个心旷神怡啊!
只听一阵笑声传来:“老令公好心情啊!”
刘骏抄着手站在地头边,冲他不怀好意的乐。
沈庆之手里的水桶“嗙”一声,落了地,砸在自己的脚面子上,水潵得到处都是,他面色阴暗,自语道:“完了,又来活了!”
刘骏上前将他从菜田里搀了出来,道:“刘诞反了,我这个帝位也怕不保,这事儿,您老人家还得管呢!”
沈庆之禁不住叹息道:“可真是的,我想安享晚年怎么这么难呢?陛下,您不能让别人去平叛吗?我听说您手下现在名将如云啊!”
刘骏摇了摇头道:“您老人家考察我呢?别人能干得了这个活吗?那是我弟弟,先帝骨血,我手下谁有威望压得住?只要您一出山,事情就成一大半了!”
沈庆之也知道他说的在理,这不是简单的兄弟互殴,还是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较量,只有他才能给予刘骏声威这方面最大的肯定,老百姓才会买账!
“罢了,少不得我这把老骨头不要了!”沈庆之无奈之中,只好磕头在地,接受皇命。
刘骏携沈庆之入朝,当即拜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给付大军,征伐刘诞!
兄弟之间这场血腥拼杀,到底还是没能躲过!
孝武帝刘骏亲自统领禁卫军,居中调度,驻扎宣武堂。
沈庆之大军风驰电掣,赶到欧阳城,刘诞听说沈庆之来了,还想争取一下,都是刘义隆的儿子,他怎么就不能辅佐自己呢?如果老将军倒戈一挥,自己就成了!
于是找来沈庆之的同族沈道愍,好言托付,并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前去沈庆之那里游说,并给沈庆之带去一把玉环刀。
意思很明确,刀交到您老人家手里,如何裁夺,全凭您老人家玉成。
沈庆之将刀放在案几之上,眨巴着小眼睛,围着转圈看。
沈道愍拿出刘诞的亲笔信,呈给了他。
沈庆之背着手,摇了摇头,道:“我不用看也知道他写了什么,刘诞一定不明白我当年为什么会拥立陛下,而没有拥立他为帝,嗨,没那么复杂,我是个愚忠之人,太子与二皇子凶残杀父,按照位次来,可不就是三皇子继位了吗?”
沈道愍苦口婆心的列举了刘诞的种种优点,比如人品好,性格宽厚,才华横溢,还不好色,在民间评价很高,等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