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闻声,赶紧从门外闪身而入,眼皮都不敢抬,这个皇帝也是太没正行了,有抱着老婆调兵遣将的吗?
都说你名声不好,该!
“诏令清口守将,振威将军傅乾爱,会同前员外将军周盘龙,只要见到魏军,趁其立足未稳,迎头痛击,不能给对方喘息之机!”
侍卫应了声是,赶紧跑了出去,这边刘骏捧着殷氏的脸,已经湿漉漉啃上去了!
整个一个没眼看!
话说刘骏到底要干什么呢?
这说来话长,他从登基就已开始谋划布局,刘骏是一个表面乖张,内心沉稳有数的帝王。
以前父皇刘义隆北伐,喜欢兵分三路,东中西同时进军,兵力分散,良莠不齐,一路败退,满盘皆输,而且后勤保障这块,压力也特别巨大,劳民伤财!所以他心目中的北伐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他从小驻兵在外,参与了父亲的数次北伐,对北魏的战术相当熟悉。
刘义隆喜欢春夏起兵,主要是考虑北魏军怕热,多半会退避三舍,这样刘宋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
可是问题也就出现了,等到秋冬之季,北魏奋起反攻时,骑兵往来奔袭,兵肥马壮,又憋了一肚子窝囊气,自然勇猛无敌;相反的,这个时候的刘宋大军已经疲惫不堪,不是懈怠就是想家,结果屡战屡败!
北伐是每个有追求的君主都要做的事情,可是这次他要改变策略,改全面出击为精兵猛进!所以他选在了冬十月出兵,跟拓跋浚打不打柔然还真没多大关系!
第一,单军突入,悄悄的进军,张扬的不要。
第二,培植新人,要的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三,秘密训练一支精锐骑兵,补上运动战不足!
刘骏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帝王,气魄不比任何一朝的武帝逊色,和他的爷爷战神刘裕有一拼,难得出身基层,摸爬滚打,什么都见识过,经验丰富。
得到刘骏赏识的两员战将,原本都是他帐下参军,在黄河以南这顿折腾,北魏看着两座拔地而起的堡垒,阵阵迷糊,这俩人不但名不见经传,带领的兵士还不多,你说打是不打啊?不打,是不是太惯着他们了?这时拓跋浚军令到了,出击!踏平那两座城池!
别说北魏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刘宋这边也没几个人知道咋回事。
实际上,这俩位是刘骏从行伍之中,千挑万选,新进提拔的年轻将领,不是名门,名副其实的土着豪族,但勇猛无敌,而且熟知兵法!
他们所率领的兵士,也都是精挑细选的骁勇之士,各个以一敌百,刘骏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南北朝着名战役——青州之战,在刘骏的谋划下,悄悄拉开序幕……
清口守将振威将军傅乾爱接到刘骏的圣旨,派人知会周盘龙,周盘龙为人木讷,平时大眼皮一耷拉,谁也不爱搭理,可是别跟他说打架,那精神头立刻就来,而且胆气过人,尤便弓马。
他正在军中吃饭,闻听傅乾爱军士传信,当即扔下筷子,手舞长槊[shuò],飞马直冲魏军战阵!并且嗷嗷大叫,一律狮子吼!
两员大将从俩个方向绞杀渡河而来的魏军,最后打通战阵,合兵一处,又来了个反复梳洗!
魏军主帅封敕文,大咧咧而来,轻敌在前,犯了兵法大忌,他原本以为刘宋军嘛,懦弱无能,一打就跑,说什么也没想到,这次不同了,跟饿了一冬的猛虎看见了小羊羔一样,给他这顿胖揍!
封敕文几乎全军覆没,丢盔弃甲逃回黄河北岸!
刘骏首战告捷!
军报很快送到建康,刘骏微微一笑,并没有多少得意的神色,因为他知道这刚刚是个开始,所谓的两座城池,既是桥头堡又是诱饵,他等着拓跋浚派兵再来,不怕你来,就怕你跑!
他当机立断,派出心腹大将,也是他的贫贱之交,庶族出身的青州刺史颜师伯,率领水军,从长江入扬子江,经过高邮湖,洪泽湖,直入淮河,再兵出泗水,经徐州从清口抵达黄河,一路走水,兵贵神速!
颜师伯文武全才,可惜出身不好,刘骏早年曾为他向父亲求官,刘义隆认为庶族出身只能为吏,不能做官,无情的拒绝了,当然也有刘骏不得宠的原因。
这回刘骏可大撒把了,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
他同时又令积射将军殷孝祖,虎贲主将庞孟虬赴前线共同讨贼,一律受颜师伯节度指挥!
临行前,刘骏与颜师伯几个通宵研究战略,外人不得入内。
整体布局说清楚之后,刘骏道:“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具体怎么指挥,就看将军自己的了,别让朕失望!”
这一点他就比父亲刘义隆强,肯放权!
颜师伯脸色严肃,道:“请陛下静候佳音!”
君臣击掌而别!
颜师伯军行至沙沟,他左右观看,道:“此处甚好,最适合设伏!”如此这般安排下去,同时命令中兵参军苟思达和庞孟虬合兵一处!
看看这波将领多半都是参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