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 第121章 朝堂议立太子,冯氏杀母夺子

公元456年春,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平常的清晨,一个平常的朝会。

拓跋浚端坐朝廷,目光炯炯,近日他又得了一位小皇子,是另一位李氏所生,即刻封了夫人。

拓跋浚挺开心的,根据祖制,拓跋弘先出生,别看小家伙才三岁不到,却为人聪睿,从小就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常常表现出济民神武的规范样貌来,肯定将来是太子人选,所以拓跋浚希望次子能逍遥快乐,富贵一生也就罢了,于是取名拓跋长乐。

拓跋浚目光扫过各位臣公,意思是有事早奏,无事散朝,人家要回去抱儿子了。

这时李奕和几位资深汉族官员互相看了一眼,先是给拓跋浚道喜,恭贺陛下喜得皇子。

拓跋浚笑了笑,道:“多谢各位臣公,贺喜的礼物不是都送过来了嘛?快快平身吧。”

李奕清了清嗓子,道:“臣有一事启奏,臣请陛下早立太子,太子为国之重器,早立太子,以明次序,稳定朝纲,乃国之大事,请陛下遵循礼制,确立东宫,延师深教。”

拓跋浚一愣,心里很是不舒服,他转眼看着案几一侧的青铜摆件,有种想拿起来揍死李奕的想法。

但是李奕说的没毛病,自古太子设立,能让官僚集团和百姓确立权力传承的合法目标,减少对皇权的质疑,反之久拖不理,则继承模糊,容易引发朝臣结党营私,更有甚者会导致朝堂分裂。

而拓跋浚接手的这个北魏,武治有余、文治不足,此刻太需要稳定了。

拓跋浚脸色一会阴一会晴,许久道:“容朕再斟酌斟酌。”

他有什么好斟酌的?

无非是那个残忍的宫规摆在面前,从李贵人身怀有孕,拓跋浚便知道她若给自己生下皇子,那子立母死就是她必然的结局,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何况还是给自己生了儿子的女人,他怎么能不心疼?更加可怜的是,李贵人还不到十九岁!

十九岁啊!什么概念?一朵鲜花,还在盛放之时,顶花带刺,姹紫嫣红,就这样一把将花朵拧掉吗?连着血,带着肉的?

要知道他登基之时,母后也被赐死,那种彻骨之痛,到现在还没消散!

回宫之后,拓跋浚愁眉不展,赖在冯皇后宫里,长吁短叹。

冯皇后自然知道朝堂之事,也知道拓跋浚于心不忍,于是态度温和,春风化雨般笑着说:“弘儿刚才还在这里呢,喝完我熬的莲子羹,便吵着要娘亲,我刚送他回去……”

拓跋浚闻言,将手中折扇一抛,转头看着她,眼里都是忧伤道:“他们在逼着朕立太子!”

冯皇后见拓跋浚满眼的不甘心,还有一股幽暗的恨意云雾般升起,心里一抖,立刻过来,握住他的手,假装慌乱忧虑道:“那着什么急?弘儿还小呢,过几年再立不迟。”

拓跋浚摇了摇头,道:“只怕他们不依,朕也没有办法,能拖一日是一日吧……我去看看她们母子……”说完他即刻起身,一挥龙袖,急匆匆走了。

冯皇后一阵恍惚,拓跋浚对李贵人的情意令她百般不适,可是很快她便清除了内心的不快,恢复了常态,整理衣装,笑吟吟的去给常太后请安。

常太后这里还是蛮热闹的,几位妃子陪在左右,透着无边殷勤与孝顺。

见冯皇后来了,众妃嫔赶紧起身见礼,常太后招手,赐座赏茶。

娘们儿几个说了一会儿闲话。

李夫人刚得了皇子拓跋长乐,正在得意之时,假装不经意的问道:“李贵人怎么还没来呢?可是有陛下疼爱,娇纵的越来越没规矩了。”

冯皇后瞧了她一眼,赶紧替李贵人圆场道:“应该是要来的,可巧陛下去了,八成走不开,迟一会儿自然到了。”

李夫人翻了一下白眼,讥讽她道:“皇后倒是好性情,百般维护于她,可是我瞧着她对您可没那么尊重,就连给太后请安这等大事,也爱来不来的。”

冯皇后云淡风轻一笑,转头看了看常太后,什么都没说,比说了什么更耐人寻味。

常太后表面不动声色,却也满脸不悦。

这一年来,总有些风言风语灌进老太太的耳朵里,大体上都是李贵人对自己不敬,恃宠而骄,诸多不是,自古婆媳关系就不大好处,更何况不是亲婆婆。

正这时,外面有人通报,陛下和李贵人前来请安。

一起来的,还挺亲热,一路说说笑笑的!

拓跋浚的眼神一直在李贵人身上打转,透着眷恋,仿佛一刻也不愿意离开似的。

请安以后,拓跋浚自然要寒暄几句,无非是太后身体可好?饮食如何?想要什么好吃好玩的云云。

常太后看了看他,道:“你们姐妹都散了吧,陛下留步,咱娘俩说会话。”

冯皇后心领神会,示意所有妃子,赶紧走。

冯皇后自然知道常太后要和拓跋浚说什么,朝堂议立太子的大事,常太后怎么可能不知道?

她猜想,常太后少不得以心疼陛下为由,勉为其难去做那个恶人,李贵人废了!

果然第二日,也就是二月初一日,文成帝朝堂下诏,立拓跋弘为太子,随后直接出宫,游猎去了。

常太后颁下懿旨,依照北魏“子立母死”制度,赐李贵人自杀。

此时落了一地清雪,可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冯皇后眼里这分明是瑞雪兆丰年,喜人的很,这三年的郁结之气终于出了,谁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她忍得心脏快碎成渣了!

她冷笑了一下,眼神落在庭外,静静瞧着那翩然而来的雪片。

不想这时,小太监前来宣旨,要她速速到太后宫中。

冯皇后不敢耽搁,略一思忖,便急匆匆而去。

只见李氏跪在常太后面前,正在哀哀哭泣,早已泪湿前襟,常太后脸上都是无奈和同情,眼睛也湿乎乎的,人心都是肉长的的,这事,确实让人于心不忍。

旁边几名侍卫垂手而立,脸上毫无表情。

侍卫正前方,太监大总管,托着一碗药,正在苦口婆心规劝李贵人,道:“您的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了,贵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您就喝了吧……”

冯皇后进门以后,咳嗽了一声,李贵人突然转头,只瞧一眼,便扑了过来,抱住她的大腿,哭道:“姐姐你可来了,我死不足惜,只是弘儿还小,他又愿意和姐姐亲近,请姐姐看在素日情分上,多多照顾我儿,弘儿就托付给你了……”说完哭得几乎晕厥。

冯皇后赶紧蹲下身,将她搂进怀中,紧紧抱住,也落下泪来,道:“妹妹放心,姐姐一定尽心扶养太子,不让他受一点委屈……”

李贵人是今天才知道有这么一条血腥宫规,禁不住肝肠寸断,所有繁华美梦,顷刻间碎了一地。

她又想起一事,父母已死,她还有几个兄弟流落民间,自己也曾多方寻找,只是没有音讯,如今只剩下这点念想,她紧握冯皇后的衣襟,哀求她看在往日情面上,务必再寻一寻,赏兄弟些钱粮,安身立命。

冯皇后听后不住点头,低声嘱咐她一定要详细列举。

每说出一人,李贵人便捶胸痛哭一回,就这样,断断续续,把南方的兄弟和结拜的同宗的哥哥李洪之,都托付给了冯皇后。

冯皇后命人好生记录,并反复保证,一定帮她完成这个遗愿。

最后李贵人再次给常太后叩头,双手颤抖着捧起了那碗毒酒,凄然一笑,看了眼冯皇后,道:“陛下好狠的心呢,最后一面也不与我相见!”

说罢,眼角挂着清泪,晶莹剔透的,将毒酒一饮而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