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 第102 刘浚投兄不问母死;文帝一生如梅历雪

此时,刘浚正在西州,消息雪片一样飞来,真伪难辨,宫内人声喧哗,宫门却紧关闭,没人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刘浚确信刘劭真的动手了,激动的什么似的,这才是我的好哥哥!但是内外不通,他并不知道杀死老爸的事情成功与否,所以情绪烦乱,来回疯走,脚没地方停,手也无处安放。

刘劭杀了刘浚的母亲后,立马派遣张超之快马飞奔,召刘浚回朝!

刘浚一拍手,喜形于色,太子哥哥得手了,立刻什么也顾不得了,拿我巾帽,着我护心甲,登上战靴,全副武装便要骑马而去。

手下人哪里知道这哥俩原是同谋,还劝呢:“太子反叛,弑君杀父,天理难容,明公应该紧闭城门,坚守不出,不超三天,党徒自乱,土崩瓦解,咱们得替天行道,为先帝报仇啊,您这是要干什么去啊?”

刘浚一边跑一边说:”皇太子诏令我去,我必须得去,胆敢再阻,定斩不饶!”众人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是好。

刘浚恨不得插上翅膀,分分钟就飞到哥哥面前,无论如何这哥俩儿是真的好。

刘浚入宫拜见刘劭,哥俩热情拥抱,刘劭无耻地告诉弟弟说:“对不起啊,你娘潘淑妃我没有保护好,她死于乱兵之中。”

刘浚哈哈大笑,说:“是吗?那可太好了,我正烦她呢,死了清净!”

刘劭听后相当满意,不停安慰弟弟,没事的,爹妈都没了,你还有我,我还有你!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可这哥俩儿到底怎么回事?你爹要杀你们,奋起反击也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是潘淑妃救了你们啊,怎么也给宰了呢?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邪恶之人,到底是什么玩意托生的!

至此南北二帝,相继继位,又前后手拉手走了,相距不到一年,同样的死于自己人之手,根源都是继承人问题上没处理得太好。

可真是草草志空负,帝业一时休。

估计拓跋焘身影还未走远,只听后面有人喊:“佛狸留步,等等我!”

一回头,刘义隆也笑嘻嘻的跟了上来,只能相逢一笑,“车儿,你也来了,咱兄弟一起吧,说说咱们这一生叫过的劲,谁也不要笑话谁。”

刘义隆,小名车儿,一生坎坷,早年不得父心,曾一度被过继给叔叔,回到父亲身边也没当继承人对待过,可是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将风雨飘摇的刘宋大业硬生生扭转到正轨上来。

他体恤民生,勤勉于政、惜才尚贤,从善如流,开创了元嘉盛世。

刘义隆在位,主纳臣谏,君臣一心,为后续南朝长治久安的局面奠定了政治基础,无论谁当皇帝,用的都是人家刘裕刘义隆的底子。

他数次北伐,对战战争机器拓跋焘,英勇无畏,你看看胡夏、北燕、北凉的表现就能知道刘义隆能保持不败就是全胜。

在军事上虽然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却在维持华夏南部版图上功勋赫赫,足够泽被后世,南方小国屁都不敢放一个,敢支楞八翘的,说灭就灭!

如天竺国、呵罗单国、师子国、扶南国、婆皇国及倭国等都曾不断遣使朝贡,腰都挺不起来。

后世也愿意拿刘义隆与拓跋焘放在一起比较,大体上,觉得刘义隆文采更胜一筹,诗词书法特别突出,但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檀道济、裴方明,后世评价胸怀不及拓跋焘,军事能力也稍逊一筹。

但是刘义隆雅重文学,崇尚以文儒立德,培养了许多孝悌忠武、贤能英勇之才,在北伐时期,这些人表现尤其突出,比如刘康祖!

历史不是一个人写成的,厚重的五千年历史,也不是一个人能撑起来的,期间必有刘义隆的一席之地,不可否认他聪明仁厚,幽默多情,有时候也会荒唐一下,正打仗时,去洛阳捞个钟啥的,可可爱爱的。

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他的身世,童年很糊涂,死的很憋屈。

但他绝对不是优柔寡断之人,一生杀伐决断从不磨叽,说诛杀权臣就杀,想宰了弟弟就宰,说打拓跋焘起兵就打,至于最后一步怎么走的这么踉踉跄跄,跟头把式的?

这不就是一个父亲吗?

所以古人才会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很多父母没能耐就没能耐在自己孩子身上了!就这样一位政治清明,勤勉政事,可以媲美各代文帝的杰出帝王,匆匆下线,死于家难,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终年47岁。

再说刘劭如愿以偿,登上帝位,早就说全国上下,除了刘浚谁能服?

他自己也不是那么心安理得,每到深夜刘义隆便浑身是血的回来找他,父子非要说说知心话,给刘劭气得恨不得每天晚上再杀父亲一回,没几天就犯病了,身体不适,借这由子,回到了永福省。

主要是他不敢亲自主持父亲的葬礼。

人呢,做了亏心事,就怕鬼叫门,有多少护卫也不放心,睡觉时他都手持佩刀,不敢松手,而且特别怕黑,夜里灯火通明。

刘劭忧愁难解,琢磨怎么能排除自己的心魔,又听说太史令很会夜观天象,便将他叫来,问他自己能当几年的皇帝。

太史令确实会点东西,当年他就觉得天象有异常,告诫刘义隆要注意安全,可惜刘义隆没听,但是他无论看出什么,都不可能对刘劭实言相告,哄骗他说至少能当十年皇帝。

刘劭一听,十年?那自己就四十岁了,也对付吧,于是还挺开心。

太史令出了皇宫,私下对身边人说:“叛乱弑父,泯灭人性,闯此人伦大祸,还想当皇帝,最多只有十旬。”

这话偏偏传到刘劭耳朵里,简直气急败坏,将太史令捉来,给活活打死了。

但是阶前太史令的血未全干,刘宋血雨腥风的一幕又要上演了,

刘劭夜卧龙床,朦胧中只听得外面窸窣作响,仿佛有人走动,又仿佛有人在临窗叹息,恍惚中听得一阵民谣传来:

“遥望建康城,

小江逆流萦,

前见子杀父,

后见弟杀兄”………

喜欢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