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 第58章 三千年世居之地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第58章 三千年世居之地

作者:琨玉秋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21:57:52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595亩耕地的生态系统恢复迅速。环保部门对草、灌木、土质和水质进行了检测,结果令人振奋:

农药残留显着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被有效清除。

草和灌木的生长不仅固定了土壤,还为昆虫和鸟类提供了栖息地。

明月湖的水质明显改善,从原来的六十亩面积恢复到了三百亩,湖面上飞鸟成群,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月尘站在湖边,望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仅仅一年多时间,这里就恢复了生机。这说明,只要我们尊重自然规律,传统农业和生态保护可以并行不悖。

与此同时,朝廷批准将明月山庄的面积扩大到1200亩。这不仅是对月尘作为一等伯爵和天师身份的认可,更是对他生态保护和农业创新的肯定。

1200亩的明月山庄,加上农场的2600亩,总共3800亩。月尘对身边的助手说道,虽然和其他贵族的五六千亩,甚至上万亩的私人庄园相比,这不算什么。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但我们的山庄是生态保护区,不是私人别墅群。我们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是为了炫耀财富。

月尘知道,一些贵族的庄园虽然面积广阔,但他们的现代化农场和传统农耕方式是分开的:

传统农耕方式种植的粮食和养殖的牲畜,被他们当作奢侈品来消费,价格高昂。

现代化农场里种植的粮食和养殖的牲畜,他们自己不吃,而是出售给市场。

月尘站在明月湖边,展开一张羊皮地图,上面标注着湖泊、农田和村庄的位置。他转身对身边的年轻助手说道:

阿福,帮我把数据再核对一遍。

阿福恭敬地递上一本账簿:伯爷,都在这里了。明月湖现有水面1000亩,平均水深6米;村东人工湖60亩,水深5米;农场鱼池计划300亩,水深您之前说暂定4米?

月尘点头,手指轻敲地图:先算蓄水量。1亩约等于667平方米,对吧?

阿福迅速回答:是的,朝廷度量衡司去年刚核定的标准。

月尘蹲下身,用树枝在沙地上画起算式:明月湖蓄水量 = 1000亩 x 667平方米\/亩 x 6米 = 4,002,000立方米。

他抬头看向阿福:按每日来水1000立方米计算,理论上多久能注满?

阿福翻动账簿:现有蓄水量已接近3,500,000立方米,按每日补水1000立方米算,约需500天。但实际要考虑蒸发和渗漏损耗,可能需要两年才能自然蓄满。

月尘皱眉:不够。明年开春让工程队把湖底再挖深1米,蓄水量就能增加到5,335,600立方米,蒸发量可控范围内。

他转向人工湖的方向:村东60亩人工湖,5米深,蓄水量=60x667x5=200,100立方米。按每亩稻田年需水约500立方米计算,足够灌溉400亩地。

阿福补充道:可咱们村实际耕地才350亩,绰绰有余了。

月尘用树枝圈住农场区域:鱼池300亩,水深4米的话,蓄水量=300x667x4=800,400立方米。

他突然站起来,指向远处的山脊:看到那两条溪流了吗?春汛期流量可达3000立方米\/日,但枯水期只有800立方米。我们需要在湖底铺黏土层防渗,同时在东侧山坳开凿引水渠,把北面那座小瀑布的水引过来。

阿福犹豫道:可是伯爷,挖深湖泊会不会影响水生植物?去年才新栽的菹草和苦草...

月尘赞许地点头:问得好。所以挖深区域要避开浅水区,保留1.5米深的生态浅滩带。

他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出剖面图。明月湖改造方案:

1.深水区(>6米):占60%面积,用于蓄水核心

2.生态浅滩(1-3米):保留水草带,净化水质

3.人工湿地:湖岸50米范围内种植芦苇、香蒲,过滤地表径流

阿福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样既增加蓄水量,又不破坏生态。

月尘站起身拍拍土:明天带你去见水利司的老张,他那有去年各月径流量记录。记住,农业用水和生态基流要平衡——明月湖最低水位不得低于4.5米,保证鱼类产卵。

阿福快速记录:明白!对了伯爷,农场鱼池是否要设置梯级水位?去年您说不同鱼类需要不同水深...

月尘露出微笑:没错。鲢鱼要2-3米深,鲤鱼1.5米,鲫鱼1米足够。鱼池要挖成阶梯式,中间用土坝隔开,这样既节水又便于管理。

他望向远处忙碌的村民:等这些规划落实,明月村不仅旱涝保收,还能发展渔家乐。让城里人也来体验生态渔业。

阿福兴奋地说:咱们村今年试种的稻鱼共生田亩产已经到800斤了!

月尘点头:这就是循环经济。记住,所有工程都要先做环境影响评估,找水云观的玄真道长测算水文。

阿福郑重收起账簿:我这就去准备材料,明早去水利司。

月尘拍拍他肩膀:去吧。对了,让厨房今晚加个清蒸鲫鱼——咱们自己养的,比宫里御膳房的都鲜。

挖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月尘站在一旁,指挥着工人如何处理挖出的泥土。突然,一名工人惊呼道:伯爷,快来看!我们挖到了一些奇怪的石头和陶器!

月尘心中一动,立刻上前查看。当他看到那些雕刻着半月纹的玉器和青铜礼器时,心中一震:这是...月家的族徽!

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个普通的遗址。他命令工人停止挖掘,并迅速召集了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前来考察。

经过仔细发掘和考证,专家们确认,这是一处殷商时期的村落遗址。遗址中不仅有祭台、玉器、青铜礼器,还有陶器、稻谷、豆类以及末耜(古代农具)等遗物。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个陶罐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谷物,经过碳14测定,这些谷物竟然是三千多年前的稻种!

在距离遗址十公里的地方,考古队又发现了一处墓葬群。通过dNA对比,证实这些墓葬的主人正是月家的先祖。

我们从未离开过这里!月尘站在遗址前,心中感慨万千。

他召集了明月村的村民,这些人大多是月家族人,对他们说道:经过专家考证,这里很可能是我们月家的发源地。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耕种、繁衍、守护着这片家园。

月尘继续说道:我们月家族人向来有卫国保家的传统。历代反抗外敌的战争中,我们的先祖牺牲甚大。正因为如此,留下的族人并不多。在临海,也只有二百余人。

他语气变得沉重:但正是这种不屈的精神,这种对家园的热爱,让我们月家得以延续至今。

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露出自豪和感慨的神情。

一位年长的村民说道:原来我们月家在这里已经扎根了三千多年,真是令人骄傲。

另一位年轻人说道: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祖的精神,继续守护这片土地。

月尘决定将这个遗址保护起来,并建立一座博物馆,展示月家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月家的过去,月尘对村民们说道,更要激励后人,传承月家的精神和传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