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 第44章 农场丰收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第44章 农场丰收

作者:琨玉秋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21:57:52

秋日的明月农场,稻浪翻滚,层层叠叠的金黄铺展至天际。月尘带着农场工人们手握镰刀收割,而在一旁的打谷场上,传统打谷机正被工人们踩得吱呀作响,木质榔头敲打稻穗的声与机器的轰鸣交织成一曲丰收的交响。

这是收第二季稻米了。月尘站在田埂上,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道,明月农场的粮食亩产量,指的是脱壳后的稻米产量。这才是真实的数据。

他俯身捡起几粒散落的稻谷,在掌心搓了搓,露出里面饱满的米粒:您看,颗粒饱满,色泽透亮。

田垄间,一群小麻雀扑棱着翅膀,在稻茬间蹦跳觅食。几只散养的母鸡带着毛茸茸的小鸡崽,悠闲地在田埂上踱步,不时低头啄食遗落的稻谷。

小麻雀吃了不少害虫,散落的稻谷就当是付给它们工资吧。月尘笑着说,指着远处正在啄食稻穗的公鸡,这些鸡鸭鹅也是我们的义务除虫员,它们的粪便又是天然肥料,循环利用。

打谷场边,《华夏农耕》纪录片剧组正在紧张拍摄。演员们穿着粗麻布衣,头戴草帽,脚踩草鞋,汗流浃背却满脸兴奋。

几名手持青铜镰刀,弯着腰在稻田里地割稻,稻穗在刀锋下纷纷倒下,被捆成一个个稻个子。

两个壮汉踩着木质打谷机的踏板,带动榔头上下敲打铺在石板上的稻穗,金黄的稻粒从穗上脱落,滚入下方的竹筐。

女演员们手持竹耙,将打下的稻谷均匀摊开,在阳光下铺成一片金色。

这打谷机真沉!饰演古代农夫的演员小王擦着汗笑道,我踩了十分钟,腿都酸了。

这才哪到哪?月尘递给他一碗水,古代农民从早干到晚,靠的就是这股子韧劲。

月尘为剧组准备的古代农家饭在田边支起的大铁锅里冒着热气:

糙米饭,粒粒分明,带着淡淡的麦麸香气。 咸鸭蛋切瓣,蛋黄油润如金,萝卜白菜腌制的咸菜,切成细丝,酸脆开胃, 水煮青菜,碧绿如翡翠,白水煮五花肉,肥瘦相间,蘸着粗盐食用。

这是粮食丰收时才舍得吃的好菜。月尘指着肉碗说,平时农户连糙米都舍不得多吃,得留种。

导演兴奋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这些场景太真实了!比道具做得还自然。

月尘点点头:我们农场不仅是种粮食,也是在传承农耕文化。现在很多年轻人连稻子和麦子都分不清。

他指向远处正在晾晒的稻谷:您看,古代没有烘干机,全靠日晒。农民得看天吃饭,晒谷时要防雨,还要防麻雀偷吃。

一位女演员穿着草鞋,模仿着农民的动作翻晒稻谷,感叹道:原来一粒米背后有这么多汗水。

收割机驶过田垄,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打谷机的声与演员们的笑闹声此起彼伏;无人机在稻田上空盘旋,拍摄着丰收全景。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导演对月尘说,既有古代的质感,又有现代农业的效率。

月尘望着忙碌的农场,心中满是欣慰:传统不是守旧,而是让智慧延续。

他转身对正在拍摄的工作人员说:明天带你们看风车磨面,古代人连石磨都要讲究阴阳咬合呢。

夕阳西下,明月农场的招待所亮起了温暖的灯光。这是一栋仿古建筑,青砖灰瓦,木质结构,门前挂着两盏大红灯笼,上书二字。

月尘安排《华夏农耕》纪录片剧组在农场招待所住下。这座招待所共有十二间客房,每间都按照古代民居风格布置:实木桌椅,雕花床榻,铜镜妆台,墙上挂着山水画卷,案头摆放着文房四宝。

每间房都有不同的主题,如稻香居桑麻阁鱼跃轩等

各位远道而来,辛苦了。月尘站在招待所门前,热情地迎接剧组成员,今晚我们略备薄酒,犒劳大家一天的辛劳。

招待所的餐厅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灯火通明。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原木长桌,上面摆满了各色菜肴,色香味俱全。

这些都是我们农场的特色菜,大家尝尝。月尘招呼着大家入座。

农家炖鸡选用农场散养的黑鸡肉,加入香菇、枸杞慢火炖煮,汤汁浓郁,肉质鲜嫩。

红烧肉选用本地黑猪肉,肥瘦相间,色泽红亮,入口即化。肉丸纯手工制作,q弹有嚼劲。

香酥鸭农场自养的鸭子,腌制后炸至金黄酥脆。清蒸鲈鱼从农场鱼塘现捞的鲈鱼,鲜嫩无比。农场自种的花生,香脆可口。

老腊肉是农场特有工艺制作,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农场自制的腊肠,咸香适中。

炒时蔬是农场菜园现摘的时令蔬菜,清脆爽口。

月尘还特意为剧组准备了几样农场特色酒水和小吃,这是我们自酿的米酒,月尘指着桌上的酒壶介绍,度数不高,不加香精,口感醇厚。

饮料是鲜榨果汁,他接着说,主要是苹果和橙子,都是农场果园现摘的。

餐桌上还摆放着精致的点心:这是我们的桂花糕和米糕,月尘微笑着介绍,都是用农场自产的大米和桂花制作的,保留了传统工艺和风味。

剧组成员们纷纷入座,对桌上的菜肴赞不绝口。

这鸡肉太香了!导演夹起一块农家炖鸡,赞不绝口,比我们平时吃的鸡肉香多了。

这米酒也非常好喝,一位女演员举杯小酌,淡淡的甜味,还带着一股米香。

月尘坐在主位上,热情地招呼大家:大家今天辛苦了,多吃点。这些都是我们农场的特色菜,平时很少对外人做。

他指着桌上的老腊肉和香肠说:这些腊肉和香肠都是我们农场自己腌制的,用的是传统工艺,每年冬至前后开始腌制,挂在通风处晾晒,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做好。

还有这清蒸鲈鱼,月尘继续介绍,是我们鱼塘里养的,纯天然饲料喂养,肉质特别鲜嫩。

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导演对月尘说:今天在你们农场拍摄的内容太棒了,非常真实,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很多。

月尘谦虚地回应:我们只是保留了传统农耕的方式而已,没想到会得到大家这么高的评价。

酒足饭饱后,剧组成员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招待所的庭院里聊天。月光如水,虫鸣蛙叫,一派祥和景象。

明天我们还想拍摄一些古代粮食加工的场景,导演对月尘说,听说你们这里还有风车、石磨等传统工具?

月尘点点头:是的,我们农场收藏了很多古代农具和粮食加工设备,可以满足你们的拍摄需求。

他接着说:明天我带你们去看风车磨面,还有古代的酿酒作坊,如果你们感兴趣的话。

那太好了!导演兴奋地说,这些场景正是我们纪录片需要的。

月尘看着星空,感叹道:其实,我们农场的理念很简单,就是尊重自然,尊重传统,用最原始的方式,生产出最健康的食物。

一位女演员插话道:今天体验了古代农耕,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以后一定更加珍惜。

月尘微笑着点点头:这正是我们想要传达的观念。

夜深了,星光璀璨。招待所的灯光一盏接一盏地熄灭,但农场的生活仍在继续,稻田里的蛙鸣此起彼伏,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