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 第165章 月尘再次打脸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第165章 月尘再次打脸

作者:琨玉秋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21:57:52

美食街上香气四溢,人声鼎沸。一行人浩浩荡荡杀入美食街,准备大快朵颐。

“敞开了吃!今天哥请客!”月尘大手一挥,气势十足。他随手拿起一串烤得焦香的羊腰子,边吃边对姐妹们说:“知道去年咱临海的‘鸡屁股’为啥能窜上三百亿不?因为老百姓兜里是真有货!”

他咽下口中的食物,伸出两根手指,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咱们临海,现在人均年收入,这个数,十六万帝国币!敢花出去的,平均能达到十万!这就算放在整个帝国,也是相当阔绰的水平了!”

他特意指了指不远处正在忙碌清扫街道的一位环卫工人:“瞧见没?就咱们这些任劳任怨的‘城市美容师’,基础工资加各种津贴、福利,一年下来稳稳当当十万帝国币!人家都敢大大方方花出去五六万改善生活!每年节余个三四万轻轻松松!干上几年,七八万帝国币的车,买得起,也养得起!”

月尘说着,脸上那股子混不吝的“痞气”又上来了,他环顾四周,声音提高了几分,像是说给所有可能质疑的人听:“人家风吹日晒,给咱们扫出这么干净漂亮的街道,拿高工资怎么了?天经地义!做人,得讲良心!”他冷哼一声,“谁要是觉得他们不该拿这么多,行啊,来跟老子当面说道说道!看老子不啐他一脸!”

月尘接着说,“我们实现了免费医疗,下一步,准备免费教育了。”

“而且,每个学校多配几个体育老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孩子们想学拳术,书法,绘画,声乐,乐器,舞蹈也方便,想学医,也有老师教。用不着报什么兴趣班。

“还有,外语有基础,看得懂就行了。至少在初中,高中,中医,古乐,武术学校不是主科。历史地理才应该是。洋文再好也成不了真洋人。”

“在大学,想留洋的,科研人员,外贸,外交应该作为主科,这是必须的!加点难度,要达到十级!会写作文,创作一个故事,或写一首诗。没商量。”

月尘这话传出去后,很多人坐不住了,甚至想游行示威。

但理性的人指出:郡王也说了,初高中打基础。想留洋的,大学,外贸,科研人员而言应该是主科,这是必须的。但不包括中医,古代乐器,用不上,会说就行。指责他们断章取义,有意制造混乱,对立。其心可诛。

更多的教师,家长支持月尘。“外语很多时候用不上,学了也没有用。”

月尘提出的“大学相关专业外语十级,且要会写作、能创作”的标准,让整个外语培训行业和外教群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

一家大型连锁外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关上办公室门,气得直拍桌子:“月尘这是要断我们的活路啊!‘会写作、能创作’?这标准也太变态了!我们现在的课程主要应付考试和日常对话,真要达到这水平,得投入多少师资和时间?成本根本扛不住!”

他们想抗议,却发现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抗议标准太高,就等于承认自己教学水平有限,无法帮助学生达到真正精通的程度;

如果不抗议,一旦政策真的实行,生源必将大幅流失。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面对汹涌的舆论,月尘在与心腹交谈时,态度依然强硬而清晰:“会做题、能考试,那叫应试,不叫精通!真正的精通是能自如运用,能写出有思想的东西!我就是要提高门槛,把那些只会忽悠、误人子弟的‘南郭先生’清出去!让真正需要用到外语的人才,学到真本事!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

他的这番言论传到民间,再次引来一片叫好:

“尘爷够狠!直接戳破了培训机构的泡沫!”

“尘爷再次打脸!让那些以为会两句‘hello’、‘thank you’就叫国际化的人无地自容!”

“尘爷有水平!这才叫因材施教,精准投入!”

甚至有网友调侃道:“以前是‘英语不及格,说明我爱国’,现在尘爷定了新规矩:‘英语不精通,别想干外贸搞科研’!这才公平!

傍晚的临海美食街华灯初上,人流比白天更加热闹。月尘和妹妹们逛到一个十字路口,只见一小圈人围着几个金发碧眼的罗刹国人,他们正表演着民族舞蹈,旁边放着一架略显陈旧的手风琴。

月尘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观看。等他们表演间隙,他竟主动上前,用流利地道的罗刹语与他们交谈起来。

几个罗刹国艺人先是惊讶,随即露出他乡遇知音的欣喜表情。月尘指了指手风琴,征得同意后,熟练地挎上琴带,试了几个音。

接着,一段优美而深情的旋律从他指尖流淌而出,伴随着他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唱出了一首这个世界从未有过的罗刹语歌曲: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歌声带着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和真挚情感,仿佛将人带到了广袤的北国原野。周围原本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都被这陌生的旋律和月尘深情的演唱所吸引。

一曲唱罢,月尘稍作停顿,又用华夏语将这首《喀秋莎》完整地唱了一遍。

早有路人将这一幕拍下,视频瞬间在网络上引爆。

“我的天!尘爷还会这一手?”

“这罗刹语歌从来没听过啊!旋律太美了!”

“词也是尘爷写的吗?简直是诗人!”

“哇!尘爷居然会用罗刹语写歌!太棒了!”

热度还没过去,月尘一行人又碰到几个在街边弹唱流行歌曲的扶桑女孩。月尘再次上前,用流利的扶桑语交流,并征得同意后,拿起话筒,清唱起另一首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扶桑经典: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

微微南来风,

木兰花开山岗上,

北国的春天,啊,北国的春天已来临……

这首《北国之春》旋律悠扬,歌词意境深远,月尘的扶桑语发音标准,情感把握精准。同样,他用扶桑语唱完后,又用华夏语演绎了一遍。

这下,网络彻底沸腾了,相关话题的服务器差点瘫痪。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土匪有文化!”

“尘爷这是语言天才加音乐天才啊!”

“这打脸来得太快!谁说尘爷排斥外来文化?人家是精通!”

视频被大量转发,甚至在罗刹和扶桑的民间及官方层面都引起了轰动,不少外国网友也成了月尘的粉丝。

更让人惊叹的还在后面。月尘向扶桑女孩要了一张A4纸,借了支笔,当场伏在一个小吃摊的桌板上,先流畅地写下了《四季歌》的简谱,然后在下面工整地写上了扶桑语和华夏语双语歌词:

喜爱春天的人儿是,

心地纯洁的人。

像紫罗兰的花儿一样,

是我亲爱的朋友……

写完后,他将歌谱递给那几个扶桑女孩,笑着说:“这首《四季歌》旋律简单优美,适合女孩子们唱,送给你们做个纪念。”

在月尘的鼓励下,扶桑女孩们试着用扶桑语唱了一遍,声音清脆可爱。接着,月尘的妹妹们——月玲、月婵等,也鼓起勇气,接过话筒,用华夏语合唱了这首歌。不同语言的同一首歌,在临海的夜空下交汇,显得格外和谐动人。

这一连串的操作,让网络舆论达到了**:

“现场写歌?谱曲填词?还是双语的?尘爷是音乐大师,不,是宗师啊!”

“月尘殿下绝对是音乐天才!深藏不露!”

“尘爷的外语水平,我看至少十二级!那些培训机构的脸往哪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