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 第138章 老龙王解惑

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第138章 老龙王解惑

作者:琨玉秋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21:57:52

明月山庄的客厅内,香茶袅袅。东海龙王敖广坐在上首,月尘、嫦娥、云萝(貂蝉)以及月家三姐妹、紫萱、青鸾等人在座。最初的拘谨过后,气氛变得融洽起来。

月玲终究是按捺不住熊熊燃烧的好奇心,眨着大眼睛,凑近敖广问道:“老龙王爷爷,那……您认识孙悟空吗?传说里,他是不是真的到您龙宫拿走了定海神针呀?”这个问题她憋了好久,此刻问出来,一脸期待。

“噗嗤……”敖广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抚须哑然失笑,连连摆手,“小丫头,你这话可问倒老夫了。那《西游记》不过是人间文人妙笔生花,为增趣味而写的故事,当不得真。结果传来传去,倒让许多人信以为真了。”

他笑着解释道:“那孙悟空本是虚构的人物,何来大闹龙宫一说?我龙宫虽有些家底,但也远非话本里描述的宝物堆积如山。无非是些深海特产的珍珠、珊瑚、砗磲之类,晶莹剔透,点缀宫室尚可,若论神异,比之人间帝王昔日的皇宫珍宝,恐怕还要逊色几分,哪里有什么能镇海的‘定海神针’那般神器。”

月尘也微笑着补充道:“神话传说往往寄托了人们的想象和愿望。就像天蓬元帅,其实一直在天庭尽职尽责,掌管天河,何曾因犯错被贬下凡?天庭自有其运转的规则和法度,井然有序,又何须假借佛门之手来安排什么取经之路呢?”

一旁的嫦娥也掩口轻笑,接口道:“可不是嘛。天蓬元帅在天庭人缘颇好,就因为他那憨厚的性子,时常被仙友们打趣。还有我广寒宫里的望舒,”她说着,怜爱地看了一眼安静待在角落的玉兔,“它乖巧得很,仙官们见了都喜欢,常开玩笑叫它‘玉兔精’,可它哪里是精怪,不过是只通了灵性的仙兔罢了。”

敖广点头称是:“正是此理。人间故事,三分真七分假,博君一乐罢了。真实的仙界、龙宫,或许少了几分传奇色彩,却自有其秩序与常态。”

这番对话,仿佛为月玲、紫萱、青鸾等人掀开了神话传说背后的一层薄纱,让她们看到了一个更贴近“现实”、或许更平凡但也更真实的仙界图景。

月玲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少了些刺激,却也觉得增长了见识。而紫萱和青鸾则对地球这种将现实与幻想巧妙融合的文化创作方式,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敖广捋了捋雪白的长须,神态平和地继续解释道:“天地运转,各有其职,如同一个庞大的王朝,各有司职,方能秩序井然。玉帝陛下统御三十三天,执掌天庭,总理乾坤;幽冥地府则由冥王掌管,负责六道轮回,赏善罚恶;而老夫嘛,受天命敕封,职责便是管理这东海之内,所有开了灵智、踏上修行之路的水族生灵,约束它们不得为祸人间,也引导它们勤加修炼。”

他顿了顿,用了一个更通俗的比喻:“这天地间的权责,就好比那人间朝廷的六部,吏部管官,户部管民,兵部管军,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若越权行事,反而会乱了章法。”

月玲歪着头仔细听着,大眼睛转了转,忽然一拍手,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用了一个她从说书先生那里听来的、非常接地气的说法:

“哦!我明白啦!老龙王爷爷,您这么一说,我就懂了!这不就像是‘铁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嘛!您管东海的水族,玉帝爷爷管天上的神仙,冥王管地下的鬼魂,大家都有自己的‘路段’,谁也不能跑到别人的地盘上去指手画脚,对吧?”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敖广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被这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精妙比喻逗得哈哈大笑,连连点头,“妙!妙啊!小丫头这个比喻,虽然质朴,却是再贴切不过了!正是此理,正是此理啊!”

月尘和嫦娥等人闻言,也不禁莞尔。月尘笑道:“玲儿这个说法,倒是把天地运行的宏大规则,说得通俗易懂了。”

敖广赞赏地看着月玲:“不错,天地之大,事务繁杂,若权责不清,必然生出乱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方能保三界安宁。小丫头能悟到这一层,很是聪慧。”

月玲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蛋微红,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得到认可的喜悦。这番对话,不仅让月玲对神界的架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敖广觉得月尘身边的这些家人(包括那两位域外少女)都颇为有趣,气氛变得更加轻松和谐。

敖广耐心地听着月玲连珠炮似的问题,脸上始终带着慈祥而又有些无奈的笑容。他轻轻摇头,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解释道:

“小丫头,你问的这下雨、刮风、飞雪、打雷……这些天象变化,本质上乃是天地自行运转的规律,是阴阳二气交泰、五行能量流转的自然结果,如同日月交替、四季轮回一般,自有其道。这并非由某一位具体的神只,比如龙王或者雷公电母,像开关水龙头一样去操控的。”

他见月玲听得认真,便说得更深入些:“即便是民间传说中所谓的‘求雨得雨’,也并非是我们这些掌管一方水域或天象的神只应祈而为之。那多半是某位修为高深的大能,或是心地至诚、功德深厚之人,感应天地,不惜耗费自身宝贵的功德修为,暂时性地、局部地扰动气机,引导水汽汇聚,方能成雨。这等做法,于天道而言算是‘取巧’,对施法者自身亦有折损,实非长久之计。”

敖广的目光变得深远,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智慧:“与其将希望寄托于这种代价高昂且不可持久的‘求雨’,不如脚踏实地,效法上古圣王之大智慧。多兴修水利,开挖塘堰,雨季时蓄水防涝,旱季时引水灌溉。如此顺应天时,利用地利,才是保障民生、对抗旱涝的根本之道啊。这,便是‘人定亦可助天时’的道理。”

月玲听完这番话,眼睛瞪得大大的,先前许多想不通的关节豁然开朗。她用力地点点头,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明悟:

“原来是这样!难怪我以前听说,很多地方遇上大旱,百姓们再怎么诚心求雨,有时灵验,有时却毫无用处。原来这刮风下雨,根本就不归老龙王爷爷您直接管,而是天地自己的规矩!那些求来的雨,竟然是别人用‘功德’换来的……这么一想,还是修水库、挖水渠更实在、更靠谱!”

她这番童言稚语,却道出了最朴素的真理。敖广欣慰地捋须微笑,看向月尘:“仙君,你这妹妹,虽年纪小,却是一点就通,颇有灵性啊。”

月尘也含笑点头,对月玲的领悟能力感到满意。这场对话,不仅解开了月玲心中的神话谜团,更在她的心灵中,种下了重视实务、尊重自然规律的种子。

而旁听的紫萱和青鸾,也对地球这种将自然规律人格化后又回归其本质的认知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