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城。
穿过那道由高强度能量护罩构成的、流光溢彩的“天穹之壁”,空气仿佛都变得不同。不再是第五区外围那混合着铁锈、合成蛋白霉味和淡淡血腥的浑浊气息,而是带着一种经过精密过滤的、近乎纯净的清新感。街道宽阔整洁,合金地面光可鉴人,两侧的建筑不再是蜂巢般的拥挤单元,而是充满了流线型设计感的摩天大楼和错落有致的生态穹顶花园。悬浮车在高架轨道上无声滑过,衣着光鲜、步履从容的人们行走其间,与第五区破败拥挤的景象形成天壤之别。
陈子睿坐在一辆城主府安排的、内部装饰简洁却透着高级感的黑色梭形通勤车内,隔着单向透光的车窗,平静地注视着这座“羊城”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校服,左手的绷带已经拆除,在“青玉断续膏”的强大效力下,狰狞的伤口愈合了大半,只留下几道粉红色的新肉,但内部的经络损伤和道炁反噬带来的隐痛,依旧如跗骨之蛆,时刻提醒着他力量的代价和背后的算计。
通勤车无声地滑行,最终停在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前。建筑整体呈巨大的半球形,表面覆盖着深蓝色的、如同夜空般的合金板,其上点缀着无数细小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能量点,模拟着浩瀚的星图。建筑的入口低调而厚重,上方用古篆和通用文字并列刻着几个大字——**羊城保护区中央档案馆暨古文明文献中心**。
林曦月早已等在入口。她换下了练功服,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月白色常服,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少了几分凌厉,多了几分清雅。看到陈子睿下车,她微微颔首,清冷的眸光在他恢复良好的左手上停留了一瞬。
“权限已开通,B-7区,古文明文献分区,基础权限。” 林曦月的声音依旧平静,递过来一张薄如蝉翼、泛着淡淡银光的卡片。“时间不限,但区域有限制。馆内禁止喧哗、破坏,禁止使用任何记录设备。离开时需接受例行扫描。”
陈子睿接过卡片,入手微凉,材质非金非玉。他点点头:“明白。多谢。”
没有多余的寒暄,林曦月转身引路。穿过厚重的合金大门,内部的空间豁然开朗。穹顶极高,同样模拟着深邃的星空,无数虚拟的书架如同星云般悬浮在半空,缓缓流转。柔和的光线从四面八方洒下,空气里弥漫着纸张、电子元件以及一种岁月沉淀的独特气息。安静,绝对的安静,只有极其细微的能量流动声和翻阅资料的沙沙声。
他们乘坐内部悬浮平台,无声地上升,最终停在一个相对僻静的环形区域。这里的“书架”不再是虚拟投影,而是由某种温润如玉的白色石材构筑而成,上面分门别类地陈列着各种载体——古老的纸质书籍、龟甲兽骨、石刻拓片、还有封装在透明晶体中的芯片和存储盘。空气里弥漫着更浓郁的、属于时光的尘埃气息。
“B-7区,主要收录灾变前东方文明圈,尤其是‘华夏’文明圈的哲学、宗教、早期科技理论及部分无法解读的符号学残篇。基础权限能查阅公开的扫描件和部分低密级实物。” 林曦月简单介绍,“我还有事,你自便。” 说完,她走到不远处一个靠窗的阅读位坐下,拿出一本厚重的金属封皮书,安静地翻阅起来,仿佛真的只是陪同。
陈子睿的目光扫过这片区域。他的大脑如同精密雷达,瞬间锁定了目标——一个相对独立的石台,上面陈列着十几本纸质书籍的扫描投影和实物封装样本。那些书籍大多残破不堪,封面早已消失,内页泛黄卷曲,上面的文字正是他熟悉的繁体字!
心跳微微加速。他走到石台前,手指在光洁的石质操作面板上滑动,调出目录。《论语残篇(甲辰废墟出土)》、《墨子·非攻篇(拓片)》、《周易·系辞(东海海底城遗迹复原)》、《金刚经梵夹本(喜马拉雅遗迹区)》、《抱朴子·内篇(疑伪)》、《道德经(郭店楚简本·残)》、《道德经(马王堆帛书本·甲本·残)》……
“道德经”三个字,如同磁石般牢牢吸住了他的目光!而且不止一个版本!他毫不犹豫地点开了“郭店楚简本”和“马王堆帛书本甲本”的扫描件。
光幕展开,泛黄的竹简和帛书影像清晰地呈现。上面的文字古老而艰深,是比繁体字更早的小篆!陈子睿的心算能力瞬间启动,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翻译机,结合他早已烂熟于心的手中残卷内容,开始飞速比对、推演、解读!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楚简本)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帛书本)
与他手中那无名封面、深黄纸页的残卷内容高度相似,但细节处又有微妙差异!尤其是“恒”字与“常”字之别,“始”与“母”的顺序…这些差异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让他对经文的理解瞬间多出了数个维度!大脑中原本构建的关于“道”的能量模型,开始自动修正、补充、衍生出更复杂的结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