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九鼎圣王 > 第107章 潜龙出水(上)

九鼎圣王 第107章 潜龙出水(上)

作者:爱吃江小鱼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9:53:55

阳春三月,朔方城内外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比往日更加喧嚣。来自北疆各地、周边归附郡县、乃至中原本土、南疆、西域的使者、士子、商贾、游侠,如同百川归海,汇聚于此。他们的目标,正是即将在此举行的北疆第一届“实学”大会。

这场大会,早已不是简单的学术交流,而是被天下人视为林枫势力正式“出水”,向整个天下展示其理念、实力与格局的盛大典礼。

为了迎接这场盛会,朔方城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与扩建。城东原本的校场被彻底改造,建立起一座气势恢宏的“明理殿”。此殿并非传统宫殿式样,而是融合了墨家的机关术与公输家的营造法,主体由巨大的青石和坚固的铁木构成,线条硬朗,格局开阔。殿顶并非完全封闭,而是巧妙地设置了数排由透明水晶打磨而成的天窗,使得殿内光线充足,却又不会受到风雨侵扰。殿内并无过多奢华装饰,唯有正前方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北疆及周边山川地理详图,以及林枫亲笔所书的“经世致用”四个铁画银钩的大字。

大会当日,明理殿内座无虚席。前排是北疆的核心文武、归附势力的代表、以及百家中有名望的学者。后面则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士子与观察者。殿外广场上,更是人山人海,通过特殊的扩音阵法,殿内的声音可以清晰地传到外面。

林枫依旧是一身玄色深衣,坐于主位,气度沉静,不怒自威。陈文、苏晓、石蛮、张贲等核心分列两侧。令人瞩目的是,南疆圣女蓝彩蝶派来的使者,那位名为“阿萝”的少女,以及几位西域小国的使臣,也被安排在了靠前的位置,显示出北疆海纳百川的姿态。

大会由陈文主持开幕。他引经据典,阐述了“实学”的核心要义,再次强调了不分学派、唯重实效的理念。随后,各家的代表纷纷上台,结合北疆的实际案例,阐述自家学说在“实学”体系中的应用与贡献。

农家许行讲述如何通过改良农具、引进新作物,使得北疆粮食产量倍增;墨家公输衍展示了新式水车、改良织机以及一些民用机关术的模型,引得阵阵惊叹;医家苏晓则汇报了建立基层医馆、推广公共卫生观念后,北疆百姓平均寿命的提升和瘟疫的有效控制……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比任何空洞的理论都更具说服力。台下众多来自中原的士子,听着这些他们以往可能不屑一顾的“杂学”,竟然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效用,无不感到震撼与深思。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就在大会气氛热烈,众人沉浸于“实学”带来的新奇与希望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兀地在殿外响起,并通过扩音阵法,清晰地传遍了全场:

“荒谬!离经叛道!林枫!你聚集于此,鼓吹杂学,混淆圣听,究竟意欲何为?!莫非是想效仿王允,行那割据自立、祸乱天下之事吗?!”

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凛然正气,却又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殿外。

只见一名身穿洗得发白的儒袍、头戴高冠、面容古板严肃的老者,在一群同样穿着儒生服、神情激愤的学子簇拥下,强行突破了外围的护卫,正站在殿门之外,手指直指殿内的林枫!

“是‘北海大儒’郑康成!”有人认出了老者的身份,低声惊呼。

郑康成,名望极高的经学大家,以学问渊博、恪守古礼着称,门下弟子遍布中原,在士林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他并非皇甫极或韩天枭的直属部下,但其思想和立场,代表着传统儒家中最保守、最反对变革的一派。他的到来和发难,显然是有备而来,意图在天下人面前,打击林枫和“实学”的声望。

“郑公此言差矣!”不等林枫开口,陈文已然起身,面对郑康成,神色从容,“实学之道,在于经世致用,在于富国强兵,在于利济生民,何来离经叛道之说?莫非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士卒减少伤亡、让社稷安定,便是祸乱天下?那依郑公之见,何为不祸乱天下?是空谈仁义,坐视民不聊生?还是固守古礼,任由胡虏践踏山河?”

陈文言辞犀利,直接抓住了对方话语中的漏洞反击。

郑康成冷哼一声,拂袖道:“巧言令色!圣人之道,在于教化人心,明辨是非!尔等一味强调功利,推崇奇技淫巧,长久以往,必使人心不古,礼崩乐坏!此乃取祸之道!林枫,你身为朝廷镇北公,不思恪守臣节,宣扬王化,反而在此聚集妖言,其心可诛!”

他直接将“实学”斥为“妖言”,将林枫的行为上升到“不臣”的高度,用心极其险恶。

殿内殿外,气氛瞬间变得紧张无比。许多前来观礼的士子面露犹豫,郑康成的名望太大,他的指责,对很多深受传统教育的人来说,具有不小的杀伤力。

林枫缓缓站起身。他没有动怒,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他一步步走下主位,来到殿门处,与郑康成相隔数丈对视。

“郑公。”林枫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您说圣人之道,在于教化人心,明辨是非。林某请问,饥肠辘辘的百姓,可能静心听您教化?面对北漠屠刀的子民,可能空谈仁义而求生?”

他目光扫过郑康成身后那些义愤填膺的学子,又扫过全场众人:“林某起于微末,深知民间疾苦,亦深知胡虏凶残。我所做一切,无论兵事、农事、工事、医事,首要目的,便是让治下之民,能活下去,能活得更好!唯有活着,唯有安定,方能谈教化,方能论是非!此乃最基本的‘仁政’!若连此都做不到,空谈仁义道德,与谋财害命何异?!”

这一番话,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直接道出了最根本的人性需求与统治底线!许多来自底层的士子和百姓,听得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郑康成脸色涨红,还想反驳:“强词夺理!……”

“郑公!”林枫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目光如炬,直视对方,“您口口声声圣人之道,恪守古礼。那我再问您,圣人可曾教您,不分青红皂白,便在人盛会之上,妄加指责,扣以谋逆大罪?!此乃‘礼’乎?此乃‘仁’乎?此乃‘义’乎?!”

林枫接连三问,如同三记重锤,狠狠敲在郑康成的心头!他擅闯会场,公然指责一方诸侯,本身就已失礼!其指责的罪名更是无比严重,却拿不出任何实证,全凭臆测,这与儒家提倡的“慎言”、“躬行”完全背道而驰!

“你……你……”郑康成指着林枫,气得浑身发抖,却一时语塞。他身后的学子们也面面相觑,气势为之一窒。

林枫不再看他,转而面向全场,声如洪钟,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

“林某行事,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北疆百万军民!实学之道,亦非为标新立异,只为寻一条能让这乱世众生,得以喘息、得以温饱、得以看到希望之路!”

“今日诸位在此,皆是有识之士。林某愿在此立誓,凡愿入我北疆,秉持实学,为国为民效力者,无论出身,无论学派,我林枫必以国士待之,共创一番新天地!若有人认为林某之道有误,亦欢迎留下,以事实,以道理,光明正大辩驳之!而非以虚名,以空言,行攻讦污蔑之事!”

他这番话,既是宣告,也是邀请,更是对郑康成之流最有力的回击!展现出了绝对的自信与胸襟。

殿内殿外,在短暂的寂静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尤其是那些年轻士子和北疆本土人士,激动得热泪盈眶。林枫不仅驳倒了名满天下的大儒,更坚定了他们追随“实学”道路的信心!

郑康成面色灰败,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再也无颜停留,带着弟子,灰溜溜地转身离去。他本想借此机会扬名立万,打击林枫,却反而成了衬托林枫气度与“实学”光辉的背景板。

经此一役,“实学”大会非但没有受到干扰,反而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论战,其影响力与吸引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林枫“潜龙出水”之势,已无可阻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