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娘亲,爹又被陛下拖去砍头啦! > 第42章 金殿献策

正月二十八,帝都。连续数日的阴霾天气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沉郁,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皇城的琉璃瓦,寒风卷着湿冷的雪沫,无声地抽打着朱漆宫门,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笼罩着整个紫禁城。

相府清韵轩内,炭火盆烧得极旺,却驱不散沈清弦心头的寒意,也暖不热她指尖的冰凉。她刚刚收到了陆北辰那封决定“将计就计”的密信,字里行间透出的决绝与风险,让她心惊肉跳。然而,她更清楚,这是目前唯一可能扭转乾坤的办法。陆北辰在信中恳切请求她在京城策应,尤其是要设法让陛下对“可能有变”有所准备,这既是寻求支持,更是为了保护他自己和沈家,避免事后被晋王党羽反咬一口。

如何“巧妙”地将这天大的秘密上达天听,而不暴露惊澜的预言能力,不引火烧身,这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勇气。直接面圣陈情?她一个深闺女子,毫无凭据,如何取信于陛下?反而会打草惊蛇,将相府和陆北辰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正当她蹙眉沉思之际,外间传来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和丫鬟们低低的惊呼。沈清弦心中一紧,快步走出内室,只见父亲沈文渊在下朝回府途中,竟在廊下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苍白,身形摇摇欲坠,被眼疾手快的管家和侍从扶住。

“父亲!” 沈清弦急忙上前搀扶。

沈文渊摆了摆手,强压下咳嗽,喘息片刻,才低声道:“无妨……朝堂上……站得久了些,风一激……” 但沈清弦分明看到,父亲望向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更深沉的忧虑。她立刻意识到,朝堂之上,定然又起了风波,很可能与北境粮草之事有关联。

她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成型。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父亲回到书房,屏退左右,亲自奉上热茶。

“父亲,”沈清弦跪坐在榻前脚踏上,仰头看着闭目养神的沈文渊,声音轻柔却坚定,“女儿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文渊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地看着女儿:“说吧。”

“女儿近日……心中总觉不安。”沈清弦斟酌着词句,目光低垂,仿佛在整理思绪,“北境刚历内奸之事,晋王……又在元宵宫宴上言语试探。如今大军粮草即将启运,关乎数十万将士性命和边关安稳,女儿担心……有人会在此事上再做文章。”

沈文渊眼中精光一闪,不动声色:“哦?你担心什么?”

“女儿愚见,”沈清弦抬起头,迎上父亲的目光,“若有人真欲对北境不利,粮道便是最佳目标。尤其是……如落鹰涧这般险要之地,易设伏,难救援。若粮草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她刻意点出了“落鹰涧”这个地名,却不说消息来源。

沈文渊坐直了身子,脸色凝重起来:“落鹰涧?你从何得知粮草会经落鹰涧?此乃兵部机密。”

沈清弦心知这是关键,她不能说是惊澜的预言,也不能透露陆北辰的密信。她深吸一口气,道:“女儿不敢妄揣机密。只是……只是近日府中下人外出采买,偶然听闻西市有胡商醉酒,狂言近日将有一批‘过路财神’经过落鹰涧,其手下儿郎可发大财……女儿本以为是醉汉胡言,但联想到近日京中关于晋王府与某些胡商往来密切的风闻,以及北境多事,心中实在难安。又想起前几日,永嘉郡主在宫宴上莫名提及北境副将之事……女儿思来想去,总觉得这些零碎信息背后,似有一条若隐若现的线,指向粮道安全。”

她将惊澜的预警,巧妙地拆解、转化成了“市井流言”、“胡商醉话”、“晋王府关联”、“郡主试探”这些看似零散、却又能引起警觉的“情报碎片”。既点明了危险的存在和可能的地点(落鹰涧),又模糊了最核心、最匪夷所思的消息来源(孩童预言),将其归结于自己的“心细如发”和“信息整合”能力。

沈文渊是何等人物,立刻听出了女儿话中的深意和未尽之语。他深深地看着沈清弦,目光中充满了震惊、审视,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当然不信这仅仅是“市井流言”那么简单,女儿定然是通过某种极其隐秘的渠道,获得了确凿的情报,却因某种原因不能明言。是陆北辰在京中的暗线?还是……那对孩子的缘故?联想到惊澜之前的种种异状,沈文渊心中已信了七八分。

沉默良久,沈文渊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决断:“你的担忧,不无道理。此事关系重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老夫这就写奏折,面圣陈情!”

“父亲不可!” 沈清弦连忙按住他,“您身体不适,此刻贸然上奏,无确凿证据,仅凭风闻,恐遭人攻讦,反陷被动。而且……若真有人布局,打草惊蛇,使其改变计划,更是防不胜防。”

“那依你之见?” 沈文渊看向沈清弦的目光,已带上了考较。

沈清弦心中早已有预案,低声道:“女儿以为,父亲可称病,将此事以‘家书’或‘密札’形式,私下呈递陛下。内容不必言明情报来源,只陈述近期收集到的零散信息(胡商狂言、晋王府关联等),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粮道安全,特别是落鹰涧一带的深切忧虑。建议陛下可‘不动声色’,暗中加强落鹰涧周边巡防,或‘另遣精干小队,以为策应’。如此,既示警于陛下,又不过度介入,留有转圜余地。若无事发生,自是虚惊一场;若真有变,陛下早有准备,父亲与陆少帅亦是忠心可鉴。”

沈文渊听完,眼中闪过激赏之色。女儿此计,可谓老辣!以退为进,以密札形式私下示警,既避免了朝堂公开争论打草惊蛇,又将决策权交予陛下,保全了自身。更重要的是,为陆北辰在落鹰涧的“擅自”行动,提前铺垫了一个“奉密旨策应”的可能!即便事后有人追究陆北辰调兵之事,也可推说乃是陛下暗中授意,或至少是得到了陛下的默许!

“好!就依你之言!” 沈文渊不再犹豫,强撑病体,走到书案前,铺开特用的密奏折子,提笔蘸墨。他没有直接写下女儿提供的“情报”,而是以老臣忧国、偶得风声、综合研判的口吻,字斟句酌地写下一封密札,语气恳切,充满忧患意识,重点强调粮道安全关乎国本,落鹰涧险要,需加意防范,建议陛下可秘遣心腹,暗中布置,以备不虞。

写罢,他用火漆密封,唤来绝对忠诚的老管家,低声嘱咐几句,命其即刻通过特殊渠道,直送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手中,转呈御前。

密札送出后,沈文渊仿佛耗尽了力气,瘫坐在椅上,剧烈咳嗽起来。沈清弦连忙上前为他抚背,眼中含泪:“父亲,您保重身体。”

沈文渊摆摆手,喘息着,看着女儿,目光复杂,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弦儿……你……长大了。只是,这其中的凶险,你可知晓?”

沈清弦重重跪下,泪珠滚落:“女儿明白。但为父亲,为边关将士,为江山社稷,女儿不得不为。纵有万险,亦无悔。”

当夜,养心殿西暖阁。皇帝批阅完日常奏章,正准备安歇,司礼监掌印太监悄无声息地呈上一个密封的匣子。

“陛下,沈相府急呈密札。”

皇帝眉头微蹙,打开匣子,取出密札,就着灯光细细阅读。起初,他神色平静,但随着阅读深入,他的脸色渐渐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沈文渊的密札,虽未明言情报来源,但将“胡商狂言”、“关联风闻”与“落鹰涧险要”、“粮道安危”联系起来,其指向性已十分明确。尤其是“另遣精干小队,以为策应”的建议,更是意味深长。

皇帝放下密札,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沈文渊老成谋国,若非有相当把握,绝不会在病中上此密札。联想到近日晋王一党的些许异动,以及陆北辰刚刚肃清内奸、北境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局势,皇帝心中已有了判断。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深邃难测。晋王……他的手伸得太长了!竟敢打军粮的主意,此风绝不可长!

但如何处置,却需权衡。直接下旨改变粮道?势必引发朝堂震动,打草惊蛇。若无事发生,反而显得自己风声鹤唳,易被诟病。

沈文渊“不动声色”、“暗中布置”的建议,正合他意。既要确保粮草万无一失,又要趁机揪出幕后黑手,敲打晋王!

良久,皇帝转身,对侍立一旁的掌印太监沉声道:“传朕口谕给枢密院值夜郎官:北境粮草关乎国本,着其拟一道密令,以‘加强巡边,清剿匪患’为名,秘传北境镇守使陆北辰,落鹰涧一带,需加意防范,可……相机行事,务必确保粮道畅通。措辞需含糊,但意思要让他明白。”

“奴才遵旨。”掌印太监心领神会,躬身退下。

皇帝重新坐回御座,手指摩挲着那封密札,眼中寒光一闪而逝。沈文渊……还有他那个女儿……在这场风波中,似乎扮演了不寻常的角色。不过,眼下,这倒是帮了他一个忙。

一场围绕粮草安危的惊天阴谋,通过沈清弦的巧妙转化和沈文渊的老辣运作,终于以一种“合规”且“隐秘”的方式,上达天听,并获得了最高决策者的默许和支持。现在,所有的压力和责任,都传递到了北境,那个即将迎来生死较量的战场——落鹰涧。

距离二月初二,只剩下三天。无形的网,已经撒下。猎手与猎物的角色,即将逆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