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娘亲,爹又被陛下拖去砍头啦! > 第23章 图穷匕见

自那夜惊心动魄的“夜谏”之后,整个相府仿佛被投入了一个无形却不断收紧的、密不透风的茧中。表面上的秩序依旧刻板地运行着,仆役们按时洒扫庭除,丫鬟们循规蹈矩地穿梭于廊庑之间,但一种令人窒息的、沉甸甸的低气压,却如同深秋时节弥漫不散的浓雾,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每一片屋瓦、每一寸地砖,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清韵轩,更是成了这巨大茧房中最核心、也最孤绝的存在。沈文渊以“大小姐需静心休养、两位小主子年幼体弱、恐染时疾”为由,加派了足足一倍的心腹家将,十二个时辰轮番值守,将这座院落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几乎到了飞鸟难入、蚊蚋难通的境地。沈清弦深知,这既是父亲在风暴眼中划出的绝对保护区,也是一座华丽的囚笼,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也隔绝了她们可能对外界产生的一切影响。

她谨遵父命,亦顺应时势,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照顾”惊澜和明月身上。白日里,她亲自教导两个孩子识字、临帖、习画,将惊澜那些断续的、充满不祥预感的“直觉”和“梦境”,巧妙地编织进童谣故事或是对山水画意的讲解中,不动声色地引导、挖掘着更多隐藏在童稚言语下的惊人信息。夜晚,她常常和衣而卧,警醒得像一只绷紧了弦的弓,任何一点不同寻常的声响——或许是风吹落叶,或许是更漏滴答——都能让她骤然惊醒,侧耳细听,唯恐错过父亲可能通过某种隐秘渠道传来的、决定命运的丝毫讯号。

惊澜的状态时好时坏,如同风中残烛。好的时候,他与寻常的、略显安静的孩童无异,只是格外喜欢抱着一本不知从哪个故纸堆里翻出来的、泛黄破损的舆图志,一看就是半天,小眉头微微蹙着,黑曜石般的眸子专注地盯着那些蜿蜒的线条和模糊的标记,不知在思索着什么遥远而神秘的事情。坏的时候,他会毫无征兆地陷入一种令人担忧的恍惚状态,脸色瞬间褪去所有血色,变得苍白如纸,小小的身子阵阵发冷,蜷缩起来,呓语中夹杂着“地底轰鸣”、“铁器相击”、“凄厉哭嚎”以及反复出现的“紫色影子”和“圆形闪光”等令人心悸的碎片。每一次,沈清弦都如临大敌,心弦紧绷,仔细记录下他吐出的每一个字,描绘出的每一个意象,试图从这些凌乱的线索中,拼凑出那隐藏在水面下的、巨大阴谋的狰狞轮廓。

而明月,这几日则显得异常安静,甚至有些过于乖巧。她不再像往常那样缠着哥哥玩耍,或是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反而常常一个人抱着那个旧旧的、针脚有些粗糙的布娃娃,安静地坐在窗边的矮榻上,一双清澈见底的大眼睛,时而望向窗外被高墙切割得四四方方的、灰蒙蒙的天空,时而又会毫无征兆地、直勾勾地看向某个空无一物的角落,仿佛能看见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她变得格外黏着沈清弦,夜里必须紧紧握着“娘亲”的手,将小脸埋在她的臂弯里,才能勉强入睡。但即便在睡梦中,她也并不安稳,时常会突然惊醒,小小的身子瑟瑟发抖,泪眼婆娑地嘟囔着“怕……大鸟的黑影子……压下来了……喘不过气……”之类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又莫名心慌的梦话。沈清弦只能将她搂得更紧,一遍遍地柔声安抚,心中却因这莫名的恐惧而更加沉重。明月这种对无形危险的、近乎本能的敏锐感知,有时甚至比惊澜那些具体的预言更让她感到不安。

这种与世隔绝、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等待不知何时会轰然炸响的惊雷的日子,缓慢而煎熬地过去了七八日。就在沈清弦几乎要以为父亲那边的调查陷入了僵局,或是改变了策略,正在酝酿着更隐秘的风暴时,一个细雨霏霏、天色阴沉得如同傍晚的午后,转机终于以一种极其隐秘、近乎天衣无缝的方式到来了。

那日,林嬷嬷照例带着两个粗使婆子,去大厨房领取清韵轩一日的米粮菜蔬及各色用度。回来时,除了几大筐新鲜的瓜果时蔬和按份例配给的肉食,她还亲自捧回了一个看似最普通不过的、酒楼食肆常用的、用来盛放精致点心的多层红漆雕花食盒。然而,在将食盒内各色香气诱人的糕点一一取出,分发给院内众人后,林嬷嬷却借着收拾食盒的功夫,悄悄对正在窗边指点明月描红的沈清弦使了个极其隐晦的眼色,枯瘦的手指状似无意地在食盒最底层那块光洁的底板上,轻轻叩击了三下。

沈清弦心中猛地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握着明月的小手,帮她纠正握笔的姿势,柔声道:“月儿看,这一笔要轻一些,像春风拂过柳梢一样,对,就是这样。” 待明月专心练习后,她才若无其事地起身,对林嬷嬷淡淡道:“嬷嬷,这食盒看着还结实,先收到小库房去吧,日后或许用得着。”

“是,小姐。”林嬷嬷会意,躬身应下,捧着那空食盒退了出去。

约莫一炷香后,沈清弦以倦怠需小憩为由,屏退了左右,只留明月在内室临帖。她则悄然转入与内室相连的、存放杂物的小库房。林嬷嬷早已等候在此,无声地指向了那个放在角落架子上的红漆食盒。

沈清弦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拿起食盒。入手微沉,似乎与寻常空盒无异。她仔细摩挲检查,终于在底层一块与周边严丝合缝的底板边缘,发现了一处几乎肉眼难辨的、新近留下的细微撬动痕迹。她用指甲小心翼翼地探入那几乎不存在的缝隙,运起一丝巧劲,轻轻一扳。只听一声极轻微的“咔哒”声,一块薄如蝉翼、与底板颜色纹理完全一致的木板被掀了开来,露出了下面一个制作极其精巧的薄薄夹层。夹层内,别无他物,只静静地躺着一卷用最普通的桑皮纸紧紧包裹的、细如小指的纸卷。

沈清弦的心跳骤然加速,如同擂鼓。她取出纸卷,对林嬷嬷点了点头,林嬷嬷会意,立刻悄无声息地退至库房门外,如同影子般守在那里。沈清弦则走到唯一一扇用来通风的、高且小的气窗下,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得可怜的天光,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展开纸卷。

纸卷上没有任何称谓落款,字迹也并非父亲沈文渊那熟悉的、力透纸背的台阁体,而是一种略显僵硬、刻意改变了运笔习惯和字体结构的字体,仿佛书写者竭尽全力在隐藏自己的笔锋:

“玄妙观后山,紫竹精舍,确有蹊跷。看守极严,暗桩遍布,非心腹或特定信物不得近。然,已查明,每逢朔望之日子时前后,必有黑衣斗笠客,身形瘦高,自西山荒僻小道潜行入内,停留约一个时辰,步履轻捷,似有武艺在身。经暗线循迹,西山小道蜿蜒曲折,尽头可通京郊‘黑水峪’,乃前朝官办‘墨玉矿’旧址,已废弃四十余载,舆图简况附后。近日夜间,矿洞深处偶有异响传出,非自然风声,似有车马辚辚与人力号子混杂,守卫皆面目凶悍,非寻常矿工或流民,疑与大规模私采、乃至私铸军械有关。图中所标朱砂点,乃根据零星线索及地势推测之矿脉富集走向及可能新辟之隐秘矿口,亟待设法核实。彼辈行事诡谲,心狠手辣,万事小心,切莫妄动,待时机成熟,一击必杀。”

在这段文字下方,用极其纤细却醒目的朱砂笔,勾勒着一幅简易却关键的地形轮廓图!图上清晰地标出了玄妙观、西山隐秘小道的走向、以及那片被特意圈出的、标注为“前朝墨玉矿废矿”的广袤区域。而几个刺眼的朱砂红点,如同尚未凝固的血滴,零星散布在废弃矿区的边缘和深山之中!

沈清弦的呼吸几乎停滞,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直窜头顶!父亲不仅证实了玄妙观的秘密会面,竟然还查到了西山小道这条隐秘通道,直指那座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前朝废矿!矿洞夜间的异常动静,私采乃至私铸军械的嫌疑!这一切,都与惊澜预言中“地底轰鸣”、“铁器相击”以及那神秘的“圆形闪光”物件严丝合缝地对应起来!王明远!他果然在暗中进行着规模庞大、性质极其恶劣的非法勾当!开采珍贵的墨玉矿?私铸军械?这需要何等庞大的资金、人力和隐秘的渠道?这完全解释了他为何极力反对增加北境军饷,为何要千方百计地掌控户部钱粮!他需要挪用、甚至侵吞巨额的国库银两,来支撑这足以诛九族的庞大地下产业!

而“私铸军械”这四个字,更是让她心惊肉跳,浑身发冷!这已不仅仅是贪腐,而是彻头彻尾的谋逆大罪!王明远的野心,已然膨胀到了窥伺神器、图谋不轨的地步!这背后牵扯的势力,恐怕庞大到难以想象!

这薄薄一张纸,重逾千钧!它既是父亲调查取得的重大突破,是一把能捅破天的利剑,同时也是一张催命的符咒!一旦泄露分毫,必将引来王明远及其背后势力的疯狂反扑,必然是血流成河!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将纸卷上的每一个字、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都如同烙铁般牢牢刻印在脑海深处。然后,她毫不犹豫地走到墙角那个用来焚烧废纸的铜盆前,划亮火折,将那张桑皮纸卷凑近跳跃的火苗。橘黄色的火焰贪婪地吞噬着纸张,迅速将其化为一小撮蜷曲的、带着余温的黑色灰烬,连同所有可能存在的痕迹,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抹去。

证据的方向已经指明,但还远远不够。父亲的信中明确写道“亟待核实”。如何核实?父亲的人显然无法潜入那必然戒备森严如铁桶的废矿区域。而惊澜的预言,虽然指向明确,却无法提供具体的位置坐标和细节证据。

她需要更精确的指引!她需要惊澜“看到”更具体的东西!同时,明月那异常的、对无形危险的感知,是否也能提供一些辅助的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弦变得更加耐心,也更加专注。她不再急于从惊澜口中直接套取信息,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滋养”和“引导”他的“直觉”。她让林嬷嬷想办法找来更多描绘山川地理、矿藏分布、奇石异矿的书籍画册,尤其是那些带有各种发光晶体、奇异矿物插图的古籍,看似随意地放在惊澜触手可及的地方。她甚至让林嬷嬷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悄悄弄来了几块颜色、质地各异的小块矿石标本,其中就有一块暗紫色、带有微弱星点闪光、颇为罕见的紫萤石,混在给孩子们玩耍的七彩琉璃珠和雨花石中。

这一招,果然起了作用。

这天傍晚,华灯初上,惊澜像往常一样,安静地坐在软垫上摆弄那堆五颜六色的石头和珠子。突然,他的目光被那块暗紫色的萤石吸引,伸出小手拿了起来,对着烛光反复观看,小脸上露出一种困惑又着迷的神情。那石头在光线下,内部仿佛有细碎的星辰在幽幽闪烁。就在这时,原本安静地坐在一旁给布娃娃梳头的明月,突然毫无征兆地打了个寒颤,手中的布娃娃掉在了地上。她抬起头,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充满了莫名的恐惧,小手指着惊澜手中的紫色石头,带着哭腔小声说:“娘亲……那个石头……里面有……有东西在哭……月儿害怕……”

明月的话音未落,惊澜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击中,猛地将那块紫萤石丢开,小小的身子剧烈地颤抖起来,眼神瞬间变得空洞无物,仿佛灵魂被抽离,堕入了某个恐怖的深渊。他双手抱住头,手指紧紧揪住自己的头发,断断续续地发出痛苦的呓语:“光……圆的光……在转……好快……在黑黑的山洞里……有很多……这样的石头……在流血……红色的……热的……从石头缝里流出来……好多……好腥……” 他的小脸扭曲着,仿佛正亲身经历着巨大的痛苦,“……有人……穿着黑衣服……看不见脸……在挖……用奇怪的……圆圆的东西……照……那光……刺眼……石头就……就更亮了……还在叫……像……像鬼一样……”

圆的光在转!在黑山洞里!有很多那种暗紫色闪光的石头!石头在“流血”,可能是某种矿物渗出液或冶炼时的熔岩景象!黑衣人用奇怪的圆东西照射!这几乎完全印证了父亲密信中的内容!而且惊澜提供了更关键的细节——那种暗紫色闪光的石头,很可能就是墨玉矿的伴生矿或特征矿物,是重要的线索!以及,那些黑衣人似乎在用某种特殊的、能发出刺眼强光的圆形仪器在进行探测或开采!明月那莫名的恐惧,似乎也印证了那矿石所在之地蕴含的不祥!

“澜儿,别怕,告诉娘亲,那个黑山洞……旁边有什么?怎么才能找到它?”沈清弦强忍激动,柔声引导,同时将瑟瑟发抖的明月搂进怀里安抚。

惊澜痛苦地喘息着,声音微弱下去,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水……有很大的水声……轰轰的……在……在山的那边……很远……有座……破掉的塔……歪歪的……影子……投在山上……像……像一把断了的剑……”

很大的水声?山的那边?破掉的塔?影子像一把断了的剑?

沈清弦脑中飞速旋转,结合父亲给的地图。京郊西山附近,确实有一条水量丰沛的黑水河穿行于峡谷之间!而“破掉的塔”,她依稀记得,曾在某本前朝地方志上看到过,西山黑水峪深处,似乎有座早已倾颓的、前朝修建的了望塔遗迹!“影子像一把断了的剑”?这极有可能是识别那个废弃矿坑入口位置的、独一无二的关键自然或人工地标!

这些信息虽然依旧零碎,但已经足够具体,足以将搜索范围缩小到一个极小的区域,为父亲下一步的核实乃至突击行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方向性指引!

她立刻将惊澜和明月都安抚睡下,然后将自己关在内室,铺开一张韧性极好的桑皮纸,凭借记忆,将父亲密信中的简易地图重新精心绘制出来,比原图更加细致。然后,她用极其纤细的笔触,在上面仔细标出了惊澜提供的几个关键信息推测位置:可能存在大量暗紫色闪光矿石的区域,靠近水源、以及可能存在的、靠近“破塔”遗迹和“断剑”影子的矿坑入口方向。她没有写下任何文字说明,全凭图形和符号意会,确保即使落入他人之手,也难以解读。

这一次,她选择了一个更不起眼、更不易察觉的传递方式。她让林嬷嬷找来一个用完了茉莉头油的、最普通不过的白玉瓷小圆盒,将绘制好的示意图小心翼翼地卷成细如香箸的纸卷,塞进盒底与残留膏脂之间的微小缝隙里,然后盖上盖子,混入一批需要丢弃的、已无价值的旧物中。次日,那名绝对可靠、负责清运府内特定“垃圾”的哑仆,会按照既定流程,将这些“废物”运出府,在城外一处偏僻的、早已安排好的交接点,自然会有父亲的人接手并仔细检查。这是相府内部传递最机密信息的一条暗线,隐秘至极,风险极低。

做完这一切,沈清弦站在支摘窗前,望着窗外连绵不绝、仿佛永无止境的秋雨,心中并无丝毫轻松,反而如同压上了更沉的巨石。图已绘出,匕已现形。父亲拿到了更精确、更致命的线索,下一步,必然是雷霆万钧的核实、布局与最终的收网抓捕。而王明远那边,经营多年,党羽遍布,绝非毫无察觉、坐以待毙的羔羊。真正的、你死我活的较量,此刻才真正拉开序幕。她和孩子们所在的清韵轩,这座看似坚固的堡垒,能否在随之而来的、足以撕裂一切的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如同箭在弦上,唯有握紧手中这张由预言和鲜血绘成的、指向深渊的地图,等待最终图穷匕见、生死立判的那一刻。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