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谢大佬,你家沈老师马甲有点多! > 第22章 平淡生活

“谢书记,子弹的来源确认了。”张景行将一份报告放在办公桌上。

“是市公安局局长黄建国的配枪。”

谢知临眼神一凛:“他?”

“公安局的仓库三个月前丢失过一批老式手枪子弹,当时报的是封存失误。”张景行递上卷宗。

“谢书记,还要继续查吗?”张景行有些犹豫。

“黄建国在连市根基很深,牵一发动全身。”

“查,当然要查,不过要更谨慎。”谢知临斩钉截铁。

谢知临开始有点困惑了。

黄建国给自己递投名状又是几个意思?

“谢书记,沈老师周三的公开课您还参加吗?”

“周三?”

“刚才吉庆小学教务处主任来电话,问您这次是否参加。”

张景行现在也是摸不准谢书记的心思,请示是最好的选择。

“我那天什么行程?”

有日子没见,还真想去看看。就是不知道,当她知道自己身份时,会是个什么反应。

“谢书记,周三您有三个会议需要参加。”

谢知临想了想。“算了不去了!”

“好的,那我一会儿给学校回个电话。”

“裴行知那边黑客查的怎么样?”

黑客犹如一根刺,深深扎在谢知临的心口,不拔不快。

“裴公子说,还是一筹莫展,这个黑客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世间万物,凡经其事、历其行,终会在时光或境遇里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无从遮掩。”

裴行知手下人的实力,他还是知道的,竟然一点蛛丝马迹都查不到。

谢知临没想到,身边竟然还有如此高手。

“看样子是个厉害角色,只是不知是敌是友。”

张景行从政十多年,跟在谢知临身边也八年,风风雨雨也算见识了不少。

刚到连市,各方面都非常棘手,现在又出现一个这样的人物,真的让人如鲠在喉。

“不管怎样,必须把他揪出来,不然总是个隐患。”

这样抓不住、摸不着的感觉,非常糟糕,谢知临非常不喜欢这样的状态。

“要不联系……”

“暂时不用。咱们现在还需低调行事,先把手里的事情处理好。

黄建国那,我现在也是拿不准,让人多方调查他。”

谢知临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这一汪水,不知道有多深!

学校这边,沈清砚正在自己工位备课,教务处何主任笑着和沈清砚打招呼。

“沈老师,今天状态不错啊!”

“何主任是有什么事吗?”沈清砚看着眼前人,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

“你们班的公开课,定在本周三,你准备准备。”

“好的,何主任!”沈清砚面带微笑,心里苦闷。

之前准备的全部泡汤,还得重新做课件。

这该死的投毒者,打乱了一切计划。

想到这里,沈清砚又忍不住的在心里骂市委书记。

结党营私、阳奉阴违的小人!

“唉,只可惜这次市委书记临时有事不能来,不然这可是你表现的好机会。”

“市委书记?”沈清砚刚骂完他,就听到他的消息,难免有点心虚。

没想到他会来听自己的公开课。

“对啊!你不知道?”看沈清砚一脸不知所措,难道自己出差前忘了告诉她?

“我不知道啊!”沈清砚看着一脸懵的何涛,也是迷糊。

“知不知道都没关系,你好好准备上课就行。”

“好的!”沈清砚不明白,市委书记为什么来听自己的课?

难道是?不可能!

沈清砚迅速在心里过了一遍。

公开课在前,发视频在后。

应该就是纯粹的巧合。

唉,做了心虚的事情,难免心虚。

晚上下班,沈清砚直接回家,不知为啥,今天没有什么心情去秘密基地。

正准备做饭,手机响起,是爷爷打来的电话。

沈清砚接通视频,屏幕上出现沈以诚关切的脸。

“砚砚,吃饭没有?”

“正准备煮面条。”沈清砚将手机架在厨房料理台上,一边洗菜一边回答。

“怎么就吃面条啊,这也太没营养。”沈以诚心疼坏了,忍不住皱眉。

“爷爷,面条里面加了鸡蛋还有青菜,营养均衡,不用担心。”

“那个…...”沈以诚欲言又止。

“那老头的孙子,加你微信了吗?”

沈清砚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没有呢爷爷。估计人家不想加,正好,我也没有那个意思。”

沈以诚在视频那头接着皱起眉头:“这老头,说得天花乱坠,结果他孙子连个微信都不加!

亏我还觉得他家教应该不错,想给他一个机会。”

“爷爷,别生气。”沈清砚笑着安慰。

“说不定人家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方便加呢。”

“再忙连加个微信的时间都没有?”沈以诚不满地哼了一声。

“算了算了,这种不主动的男人也配不上我家砚砚。”

挂断电话后,沈清砚看着沸腾的水锅,心里莫名有一丝失落。

虽然她对这个男人没什么兴趣,但被完全忽视的感觉还是不太好。

她摇摇头,甩开这些无谓的情绪。

眼下最重要的是准备公开课,这才是她应该专注的事。

转眼来到公开课这天。

公开课定在上午十点,九点半礼堂已经坐满了听课的老师和领导。

沈清砚站在幕后,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放轻松。

“沈老师,区、市教育局的领导都来了!”教务主任何涛匆匆过来,压低声音。

“还有几个生面孔,看起来像是更高级别的领导。”

礼堂内,公开课正式开始。

沈清砚站在讲台上,落落大方地开始授课。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首古诗。

《鸟鸣涧》,王维(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沈清砚的声音温柔而动听,整个礼堂都安静下来。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诗中‘月出惊山鸟’这句话,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和感受?”

沈清砚微笑着提问。

一个小男孩举手:“老师,这短短一句藏着自然的微妙联系。

光影的移动、生物的应激反应,在无人的山林里悄然发生。

像一场只有自然能懂的小插曲,充满了生机与野趣。”

“很有想象力!”沈清砚鼓励地点头。

“还有别的同学想说吗?”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争相发言。

听课的领导们也不住点头,显然对这节课十分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