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庄的空气仿佛被拧紧了,每一口呼吸都带着备战的凝重。
铁匠铺的炉火彻夜不熄,老李头带着那个曾打杂的俘虏和两个年轻村民,抡着铁锤叮叮当当地敲打。烧红的铁坯在砧上反复锻打,溅起的火星照亮了他们满是汗水的脸。“这把矛尖得再淬一次火,要够硬!”老李头抹了把汗,把刚打好的矛尖浸入冷水,“嗤”的一声,白雾升腾,他拿起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这是给王二柱准备的,比之前那杆更长更锋利。墙角堆着修好的钢刀、磨尖的箭镞,还有十几个重新封口的“辣椒弹”陶罐,个个沉甸甸的。
妇女们也没闲着。李氏带着张寡妇和几个婶子,在院子里缝补衣物,把旧布条撕成条,用沸水煮过,晾在绳子上——这是准备包扎伤口用的。她们还把储存的红薯、土豆蒸熟,捣成泥,和着粗粮面做成干粮,烤得硬实,用布包好,能放好几天。“多做点,让孩子们路上吃。”李氏一边揉面一边说,眼神里有担忧,却没停下手里的活。
连老人和孩子都动了起来。赵老蔫带着几个半大孩子,把仓库里的滚木搬到围墙边,码得整整齐齐;铁蛋的妹妹二丫,学着姐姐的样子,把晒干的草药一片一片理好,放进陶罐。整个宋家庄像一架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在高速运转,为三天后的出击积蓄力量。
另一边,村外的隐蔽山谷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训练。
宋阳从庄里挑出了15名精壮青年——王二柱、石头、赵狗子自然在列,还有几个平时训练最刻苦的村民,甚至包括两个表现一直很老实、主动要求参战的前俘虏。“你们是去偷袭,不是去硬拼。”宋阳站在他们面前,手里拿着一根树枝,“记住三个字:静、准、快。”
“静”是夜间行进。宋阳让他们蒙着眼,只凭听觉和触觉在林间穿行,脚踩在落叶上不能发出半点声响;有人不小心踢到石头,立刻被罚去负重跑——战场上学不会安静,就是送死。
“准”是隐蔽和投掷。他教他们利用地形伪装,趴在草丛里,连呼吸都要放轻;练习投掷“辣椒弹”,不是用力扔远,而是要精准落在人群中间,陶罐碎裂的瞬间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王二柱力气大,总扔过头,宋阳就给他做示范:“手腕发力,像甩鞭子一样……对,就是这样。”
“快”是突击和撤离。一旦得手,要迅速完成目标,立刻撤离,不能恋战。宋阳模拟了黑风寨的地形,让他们反复演练从隐蔽小路摸上去、突袭粮仓、再原路撤退的流程,哪里放哨、哪里接应、谁负责点火、谁负责断后,都分工得清清楚楚。
铁蛋虽然年纪小,却学得最认真。他身形灵活,钻林子像只小猴子,隐蔽时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连宋阳都暗暗点头——这孩子天生是块侦查的料。两个前俘虏也格外卖力,他们熟悉黑风寨的运作,知道哪些地方守卫松懈,主动给宋阳指认模拟地形上的“弱点”,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怯懦,多了些求生的狠劲。
连续两天高强度的备战,宋阳几乎没合眼。白天训练队伍,晚上检查武器、粮食,还要反复琢磨战术细节,精神一直紧绷着。这天夜里,他实在累得不行,闪身进了空间,想取点灵泉水提提神。
刚踏入空间,他忽然觉得脚下一轻。
不是错觉——他原本站在灵泉边,心里刚想着“去那边桃树底下歇会儿”,身体竟像被什么东西牵引着,“嗖”地一下,瞬间出现在了几步外的桃树下!距离不远,也就两三米,但确确实实是“移动”了,快得几乎没感觉到过程。
宋阳愣住了,随即心头狂喜!
他试着又想了想“回灵泉边”,身体果然又一闪,回到了原地。反复试了几次,都是如此——他能在空间内进行极短距离的瞬间移动!虽然距离有限,而且只能在空间里用,外界根本不行,但这已经是天大的惊喜!
这肯定是空间又升级了。或许是这段时间高强度的备战,他的精神高度集中,加上空间持续产出物资、灵泉水滋养,终于触发了新功能。
宋阳站在空间里,感受着这奇妙的能力,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虽然不能在外界使用,但在空间里移动,意味着他可以更快地取用里面的东西!比如战斗中需要灵泉水救治伤员,他不用跑过去舀,心念一动就能到泉边;需要武器,也能瞬间移动到存放点,节省宝贵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这给了他极大的战术灵感——如果把这种“瞬间移动”的思路用到现实战斗中呢?比如利用地形进行快速转移、突袭,或者在撤退时制造假象?虽然不是真的瞬移,但战术上的“出其不意”,效果或许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握紧拳头,眼里闪过兴奋的光。空间的这次升级,就像给即将出征的他,又添了一件秘密武器。
走出空间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山谷里传来了队伍训练的口号声,铁匠铺的打铁声也再次响起。宋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动——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三天后,给黑风寨送上一份“大礼”。
战前的最后一夜,宋家庄的灯亮到很晚。每个人都在默默做着最后的准备,心里有紧张,有期待,却没人再犹豫。他们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了铲除威胁,更是为了宋家庄能在这乱世里,真正抬起头来。
喜欢玉佩求生之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玉佩求生之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