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刚没过膝盖时,王二柱又要去赶集了。
这次去的不是之前的李家集,而是更远些的黄沙镇——据说那里集市更大,规矩也更松些,对他们这些“山民”没那么苛刻。出发前,张寡妇和陈氏往他背篓里塞了满满当当的货:一捆捆水灵的青菜(空间产出,叶片肥厚得不像山里长的)、十几个陶罐封着的酱菜(用野花椒和盐腌的萝卜干、芥菜,是张寡妇带着女人们熬了三个晚上的成果),还有五张鞣制好的兔皮(空间里的野兔繁殖快,宋阳挑了几只成年公兔处理的,皮毛厚实光滑)。
“记住,先换盐,再换雏苗,铁锅能换就换,实在不行就算了。”宋阳帮他把背篓系紧,又塞给他一小袋空间产的小米,“这是备用的,万一货不好出手,就用这个当添头。”
王二柱拍着胸脯:“放心吧宋小哥!俺嘴笨,但货好,准能换回东西来!”他腰间别着磨亮的短刀,身后跟着石头——这次宋阳让石头跟着,一来壮胆,二来让他也见见世面。
两人天不亮就出发,走了整整一天山路,傍晚才到黄沙镇。
黄沙镇比李家集热闹,镇口的牌坊下拴着几头驴,路边摆满了摊位,叫卖声此起彼伏。王二柱没敢往人多的地方挤,找了个角落,把背篓里的货摆出来。
“这菜咋这么水灵?”很快就有人凑过来,指着青菜啧啧称奇,“山里能种出这成色?”
“自家种的,多上了点肥。”王二柱照宋阳教的说辞,指了指酱菜,“还有腌菜,下饭得很,放半年不坏。”
一个穿粗布褂子的妇人拿起罐酱菜,打开闻了闻,眼睛一亮:“味儿正!给俺来两罐,换多少粮食?”
“不要粮,换盐,或者……”王二柱压低声音,“换小鸡小鸭。”
交易比想象中顺利。空间蔬菜的新鲜水灵、酱菜的醇厚香味,还有兔皮的厚实,在集市上很打眼。一个开杂货铺的掌柜看中了兔皮,愿意用盐和铁锅换;一个养鸭户家里刚孵出雏苗,见王二柱的青菜好,换了十只鸡雏、五只鸭雏,还多送了一把喂鸡的木勺。
两天后,王二柱和石头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回来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鸡雏!是小鸡!”铁蛋第一个冲上去,盯着背篓里叽叽叫的小家伙,眼睛亮得像星星。背篓里,十只黄绒绒的小鸡挤在一起,“啾啾”地叫着;五只灰扑扑的小鸭更活泼,伸着脖子往外面探。旁边的布袋里,装着沉甸甸的盐块,还有三口崭新的铁锅,锅沿闪着黑亮的光。
“换着了!都换着了!”王二柱放下背篓,累得直喘气,脸上却笑开了花,“那掌柜的见了兔皮,眼睛都直了,盐给得足;那养鸭户,见了咱的青菜,非要多送两只鸡雏,说从没见过这么嫩的菜!”
张寡妇赶紧找了个大木盆,铺上干净的干草,小心翼翼地把鸡雏鸭雏挪进去。小家伙们刚换了地方,有点怯生,缩在角落里,但很快就被木盆里撒的碎米吸引,啄了起来。
“这可是宝贝疙瘩!”李氏凑过来看,眼里满是稀罕,“养大了,就能下蛋,过年还能杀了吃肉!”
宋阳看着叽叽喳喳的雏苗,心里也松了口气。有了这些小家伙,养殖计划就算真正落地了。他特意叮嘱孩子们:“铁蛋,二丫,这些小鸡小鸭就交给你们照料了,每天喂水、撒米,别让野猫野狗靠近,能做到不?”
“能!”铁蛋拍着胸脯,从怀里掏出块干净的布,小心翼翼地盖在木盆上,“俺晚上守着它们睡!”
二丫也点点头,学着张寡妇的样子,往盆里添了点清水:“它们渴了。”
丫丫还小,不会说话,却蹲在木盆边,伸出小手想摸,又怕弄疼它们,只是轻轻吹了吹气,逗得大家直笑。
接下来的日子,小鸡小鸭成了全村的“团宠”。
孩子们每天最上心的事,就是伺候这些小家伙。铁蛋负责找干净的干草铺窝,二丫负责撒米喂水,丫丫则在旁边“咿咿呀呀”地陪着,像个小监工。大人们也常过来看看,张寡妇把家里剩下的碎米都攒起来,陈氏则编了个更结实的竹筐,晚上把雏苗放进去,挂在房梁上防黄鼠狼。
宋阳更是下了心思。他每天夜里会悄悄从空间里抓一把肥硕的虫子(空间里的蔬菜多,虫子也长得快),又摘几片鲜嫩的菜叶,用灵泉水泡软,混合着碎米,趁孩子们不注意,偷偷撒进竹筐里。
在这种精心照料下,雏苗的成活率高得惊人。十只鸡雏、五只鸭雏,一个月过去,一只都没夭折,反而长得飞快——小鸡的绒毛渐渐换成了羽毛,公鸡开始长出鲜红的鸡冠;小鸭的灰绒毛变得油亮,叫声也从“啾啾”变成了“嘎嘎”,一见到人就摇摇摆摆地围过来,亲昵地啄人的裤脚。
这天早上,铁蛋突然尖叫着冲进院子:“下蛋了!小鸡下蛋了!”
大家跑过去一看,竹筐的干草上,果然躺着一枚小小的鸡蛋,蛋壳带着淡淡的粉色,像颗珍珠。铁蛋小心翼翼地捧起来,手都在抖:“宋叔!你看!真的下蛋了!”
宋阳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样的,这是你照料得好。”
张寡妇赶紧把鸡蛋收起来,笑着说:“留着,给丫丫煮鸡蛋羹吃,她最小。”
丫丫看着那枚小鸡蛋,小脸红扑扑的,伸出小手,轻轻碰了碰蛋壳,然后咯咯地笑了起来。
阳光透过篱笆墙,照在院子里。小鸡在地上啄虫,小鸭在溪边戏水,孩子们追着它们跑,大人们坐在屋檐下,看着这热闹的景象,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
养殖的第一步,稳稳地踏出去了。这些叽叽喳喳的小生命,不仅意味着未来的蛋和肉,更意味着这个小小的聚居地,越来越有“家”的样子了。
宋阳望着溪边戏水的小鸭,又看了看空间里正在繁殖的野兔和山鸡,眼里满是期待。等鸡群鸭群壮大了,就建个像样的鸡舍鸭棚;等秋天粮食收了,再琢磨着养两头小猪……
日子,就像这些茁壮成长的雏苗,正一点点往好里长。
喜欢玉佩求生之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玉佩求生之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