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玉佩求生之路 > 第331章 正音推行,语通心近

玉佩求生之路 第331章 正音推行,语通心近

作者:海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9:34:05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文化认同的根基。随着同盟内地域融合的推进,口音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愈发凸显,管事传达指令时因口音误会延误时机,士兵训练时因方言不通配合失误,庄民交易时因发音不同产生纠纷。宋阳深知,要实现真正的“同心”,必先做到“语通”。“只有拥有统一的语言,才能让不同地域的民众真正融为一体,形成共同的文化记忆。”宋阳在执政团队会议上明确表态,决定在所有同盟蒙学中,强制推行以他熟悉的北直隶官话为基准的“同盟正音”。

“同盟正音”的推行,首先从师资培训入手。宋阳召集所有蒙学先生和高等学堂的优秀学子,在宋家庄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正音培训班”。他亲自制定发音标准,将常用字的读音、声调标注清晰,编成《正音手册》发放给每位老师;周文协助整理日常交流用语、军事术语、农事词汇的标准发音,确保教学贴合实际。

培训过程中,不少来自南方的先生面露难色,北直隶官话的声调、卷舌音与南方方言差异极大,他们自己都难以准确掌握。宋阳耐心示范,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发音技巧:山字要卷舌,舌尖抵着上颚;水字是三声,要先降后升,就像爬坡一样。”他还组织老师们互相练习、纠正,每天晚上进行发音测试,确保每位老师都能熟练掌握“同盟正音”。

蒙学课堂上,正音,教学成为核心课程。先生们拿着《正音手册》,逐字逐句教学生发音,要求学童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说、会用。宋家庄蒙学的柳先生,每天上课前都会带领学生诵读“正音口诀”:“开口要标准,卷舌分清楚,声调别读错,交流无障碍。”学生们跟着齐声朗读,稚嫩的声音在学堂里回荡。

推行初期,阻力不小。南方来的学童发音困难,常常把“吃饭”读成“七饭”,把“士兵”读成“四兵”;北方学童虽然口音相近,却也存在平翘舌不分的问题。有些家长也不理解:“孩子说家乡话好好的,为啥非要学啥‘正音’?”

宋阳亲自到各庄学堂视察,耐心解释:“学正音不是要丢了家乡话,而是多一种沟通的工具。以后不管是当兵、当管事,还是和其他庄的人交易,大家说一样的话,就不会误会了。”他还组织了“正音比赛”,让不同学堂的学童同台竞技,背诵课文、进行情景对话,获胜的学童能获得粮票和文具奖励。

激励之下,学童们学习“正音”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江南来的张小丫,每天放学后都会对着镜子练习卷舌音,虽然一开始磕磕绊绊,但没过多久,就能流利地用“同盟正音”背诵课文;山东来的王小虎,主动帮助南方的同学纠正发音,两人互相学习,成了好朋友。

几个月后,蒙学的学童们都能熟练使用“同盟正音”交流。他们在操场上一起喊着统一的口号训练,在课堂上齐声朗读课文,口音的隔阂悄然消失。庄民们发现,孩子们回家后会教家人说“正音”,邻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顺畅,之前因口音引发的误会大幅减少。

宋阳站在蒙学窗外,听着孩子们标准的“同盟正音”,心里清楚,语言的统一,是文化融合的第一步。这看似简单的发音规范,正在悄然拉近不同地域民众的距离,为同盟的团结打下最坚实的语言基础。

喜欢玉佩求生之路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玉佩求生之路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