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仙域,无名峰顶,云海苍茫,时光仿佛在此凝滞。自那日朱高燨携苏怜雪自蛮荒古界归来,已悄然过去月余。峰顶小院结界稳固,隔绝内外,将仙域的喧嚣与纷扰尽数挡在门外,独留一片清静天地。
苏怜雪盘坐于灵泉之畔的青玉蒲团上,双眸微阖,气息绵长深远。她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湛蓝色光晕,光晕之中,隐约可见细密的水流虚影缓缓盘旋,时而凝聚如镜,时而散化如雾,变幻不定,暗合云水之道生生不息的玄妙。丹田之内,那粒不朽金丹光华内蕴,旋转间引动周遭精纯的仙灵之气,如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汇入其中,使其愈发凝实圆融,气息比之刚从蛮荒归来时,又深厚凝练了数分。显然,经过月余静修,她已彻底消化了蛮荒之行的收获,将金丹中期顶峰的境界夯实到了极致,隐隐触摸到了后期的那层壁垒。
朱高燨大多时候静坐于临崖的石亭中,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心神与这方仙域天地相合,体悟着其中流转的大道法则。偶尔,他会睁眼,目光扫过云海深处,那里,上古水府引发的风波已然平息,门户彻底隐去,只留下些许传说与猜测在低阶修士间流传。对他而言,那不过是旅途中的一段插曲,早已抛诸脑后。
这一日,苏怜雪正引导体内水元,按照《玄元真水经》的法门,模拟着云海聚散、潮汐涨落的自然韵律,淬炼金丹,忽然心有所感,从深沉的定境中缓缓苏醒。她并非自行醒转,而是感应到身旁朱高燨的气息,有了一丝极其微妙的波动。
她睁开眼,看向石亭。只见朱高燨不知何时已站起身,负手立于亭边,目光平静地望向北方天际,那双深邃如同星海的眸中,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漠然光泽。
“燨哥哥?”怜雪轻声唤道,起身走了过去。
朱高燨并未回头,只是淡淡道:“尘埃落定了。”
苏怜雪微微一怔,随即明悟,燨哥哥所指,定然是遥远大明王朝的那场帝位更迭风波。她虽在此静修,但也知此时距洪熙帝驾崩已过数月,按照凡间时间推算,那场决定天下归属的争斗,应有结果了。
“是……汉王成功了?”她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她对那位仅有一面之缘、仁厚却体弱的洪熙帝并无太多印象,但想到战乱一起,生灵涂炭,心中终究有些不忍。
朱高燨微微摇头,语气平淡无波,仿佛在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不,是太子赢了。”
“赢了?”苏怜雪有些意外。据她之前感应,汉王势大,太子势微,怎会……
“朱高煦,死了。”朱高燨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她愕然。
“死了?”怜雪美眸睁大,“怎么会?他不是……”
朱高燨目光依旧望着北方,仿佛能穿透无尽空间,看到那场已然落幕的宫廷惨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朱高煦自以为掌控大局,率兵攻入皇城,欲行篡逆。却不知,他那太子侄儿,并非表面那般懦弱无能,暗中早有布置,更得了军中部分勋贵与内廷某些势力的支持。皇城一战,看似太子一方节节败退,实则是诱敌深入。待汉王以为胜券在握,亲至东宫逼宫之时,埋伏骤起,内外合击。汉王……被乱箭射杀于东宫阶前,其党羽或死或擒,树倒猢狲散。”
他的话语简洁,却勾勒出一场惊心动魄、血流成河的宫廷政变。苏怜雪听得心神摇曳,仿佛能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宫殿被鲜血染红,兄弟相残的惨烈景象。
“那……太子殿下,已然登基了?”她轻声问。
“嗯。”朱高燨颔首,“国不可一日无君。汉王伏诛,余党肃清,太子朱高瞻(或为艺术处理的朱瞻基)已于半月前登基,改元……应是‘宣德’了。”他对年号并不在意,只是随口道出。
苏怜雪沉默片刻,心中百感交集。一场足以倾覆王朝的危机,就以这般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落下帷幕,那位看似仁弱的太子,竟有如此雷霆手段。这帝王心术,江山权谋,实在非她所能揣度。她抬头看向朱高燨平静的侧脸,忽然明白,燨哥哥之所以超然物外,并非无力干预,而是早已看透了这红尘权位的虚妄与无常。任你帝王将相,百年之后,不过一抔黄土,又如何比得上大道长生?
“那……新帝登基,天下可会安定?”她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终究对故土有一份牵挂。
朱高燨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似有讥诮,又似了然:“安定?或许会有一段时日。新帝初立,正需稳固朝局,休养生息。然,权力之毒,早已深入骨髓。今日除一汉王,明日未必不会出其他藩王、权臣。人心**,无穷无尽。这大明江山,未来的风波,只怕不会少。”
他的目光仿佛已看到了更远的未来,看到了盛世之下的隐忧与暗流。但他并无意多言,这些凡尘俗务,于他而言,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几朵浪花。
“此事已了,不必再挂怀。”朱高燨收回目光,看向苏怜雪,语气恢复平和,“你金丹已至中期顶峰,进境尚可。然金丹后期是一道坎,关乎碎丹成婴之基,不可急躁。接下来,你需将更多心思放在感悟‘水火相济’、‘阴阳生化’的妙理之上,为日后凝婴做准备。”
“是,燨哥哥,怜雪明白。”苏怜雪收起心中杂念,认真点头。她知道,燨哥哥是在提醒她,修行之路漫长,不可因外事扰了道心。
朱高燨不再多言,转身走回石亭坐下,重新阖上双目,气息与天地相合,仿佛方才那番关乎万里江山易主的谈话,不过是拂去了一片落叶。
苏怜雪也回到蒲团坐下,却一时难以立刻入定。大明王朝的惊变,虽远在万里之外,却像是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泛起了圈圈涟漪。她不禁想起昔年在金陵、在北京的些许模糊记忆,想起那些早已逝去的故人,心中生出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红尘万丈,因果纠缠……唯有大道永恒。”她低声轻语,眼中渐渐恢复清明与坚定。摒弃杂念,再次沉入对云水之道的感悟之中。外界风云变幻,与此地仙境安宁,终究已是两个世界。
云卷云舒,仙域的日子依旧平静。而遥远的大明,宣德新朝的时代,已然开启。只是无人知晓,在那九天之上,有一双淡漠的眼睛,曾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亦将静观其未来的兴衰。
喜欢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