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未央宫,CEO季度战略复盘会议。
汉文帝刘恒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常服,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的不是竹简,而是一份由丞相府编制的《大汉集团各封国分公司经营状况及风险评估报告》。他揉了揉眉心,感觉比当年在代国那个小办公室核算年度预算还要头疼。
“诸位爱卿,都看看吧。”刘恒将报告往前推了推,“咱们集团这些分公司,业务是越做越大,有些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都快赶上总公司了。尤其是吴王刘濞那边,自己搞铜矿,自己铸钱,还搞海盐专卖,现金流充沛得吓人。这算怎么回事?供应链上游都被他卡脖子了。”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老成持重的右丞相周勃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在参禅。灌婴则盯着屋顶的椽子,似乎在研究建筑结构。
这时,一个清亮甚至带着点急切的声音响起:“陛下!这个问题,臣在《治安策》里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
众人目光齐刷刷转向角落里的一个年轻身影——长沙王太傅贾谊。这位年轻的顾问,因为才华横溢被文帝破格提拔到中央参与核心会议,但也因为过于锋芒毕露而让一些老牌高管不太舒服。
贾谊站起身,语速快得像连珠炮:“陛下!如今这些诸侯王分公司,已经不是简单的业务单元了!他们拥有独立的财政权、人事任免权,甚至还有自己的武装护卫队!这就好比总公司下面有一堆随时可以独立运营,甚至反过来收购总部的‘小集团’!尾大不掉,胫大于股,不施必蹶啊!”
他拿起粉笔(假设有的话),在旁边的黑板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大汉版图,然后在上面点了好几个大圈:“陛下请看,齐、楚、吴……这几个分公司,地盘加起来比总公司直营的郡县还大!一旦他们的CEO,也就是诸侯王,有什么异心,总公司的控制力将瞬间被架空!市场就要被分割了!”
刘恒点了点头,语气温和但带着一丝无奈:“贾爱卿所言,切中要害。你的《治安策》朕看了三遍,句句在理,堪称一份完美的‘集团组织架构优化与风险管控方案’。”
贾谊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但刘恒话锋一转:“但是,爱卿啊,方案是好方案,可推行时机呢?集团刚刚从吕氏家族恶意收购的风波中稳定下来,现金流虽然通过‘休养生息’政策有所恢复,但远未到可以支撑一场大规模‘内部组织重构’的程度。强行推行‘削藩’——也就是强行收回这些分公司的股权和经营权,会引起多大的市场震荡?万一他们联合起来,搞个‘诸侯王反并购联盟’,我们总公司拿什么去应对?现金流撑得住吗?我们的核心团队,经历过秦末那种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吗?”
贾谊急切道:“陛下!长痛不如短痛!现在他们羽翼未丰,正是动手的好时机!我们可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比如推行‘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股权和封地平均分配给所有儿子,而不是只传给嫡长子,这样就能自然稀释他们的股份,让大分公司变成一堆小办事处……”
“好了好了,”刘恒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贾爱卿的激情,朕很欣赏。你的方案,先纳入集团战略备选库。当前阶段,我们的核心KPI还是‘稳定’和‘发展’。对于这些分公司,暂时还是以‘怀柔’和‘安抚’为主。加强总公司的审计和监督,但不要直接插手他们的日常经营。毕竟,名义上,他们还都是咱们‘刘氏家族企业’的股东嘛。”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贾谊一脸“老板不听我的良策,药丸”的忧愤,而周勃等老臣则暗自松了口气——真要按那小子说的搞,第一个跳起来的可能就是他们这些在地方上有盘根错节关系的老家伙。
文帝看着贾谊离开的背影,对身边的宦官邓通叹了口气:“年轻人,有冲劲,有想法,是个人才。就是太急了点,不懂得算总账。管理这么大的集团,光有战略眼光不够,还得懂得平衡术啊。”
跨时空吐槽角:
唐太宗李世民(远程连线):“刘恒这小子,稳得住!贾谊是个人才,但确实急了。朕当年处理宗室问题,也是温水煮青蛙。不过话说回来,他这‘推恩令’的思路,倒是给朕的曾孙子刘彻提供了灵感啊?果然,好方案不怕晚。”
---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帝王串串烧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