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祭祀、占卜与“狼来了”的后续(中)——论信仰也是生产力
在新都城殷逐步走向正轨的过程中,盘庚深刻认识到,光解决物质层面的“BUG”是不够的,思想上的统一和精神上的凝聚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建设”。
商朝的企业文化核心是什么?是天命观,是祖先崇拜,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祭祀和占卜。
于是,殷都的祭祀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规模开展起来。
祭天、祭地、祭山、祭河、祭祖先……几乎三天一小祭,五天一大祭。新修的祭祀坑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牛羊猪犬、甚至人牲(虽然盘庚内心有点犯嘀咕这人力成本是不是太高了,但传统如此)被源源不断地送入坑中,伴随着缭绕的烟雾和庄严的乐舞,向上天和祖先传递着商朝的虔诚。
大巫团队(CCO领导的企业文化部)忙得脚不沾地,设计各种祭祀流程、撰写祷词(卜辞)、解读反馈(兆纹)。他们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了连接“管理层”与“终极投资人”(上天祖先)的关键桥梁。
而“啃甲骨”,则是企业决策的日常。
小到“明日天气如何?适不适合出门搞团建?(田猎)” 中到“贵族E提议增加青铜酒器产量,是否可行?” 大到“是否对某个蠢蠢欲动的方国进行‘Pre-IPO轮投资’(军事打击)?”
几乎所有重要或不重要的事情,盘庚都要习惯性地来一句:“兹事体大,容我先卜一卦。”
这导致甲骨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采购部门(负责收集龟甲和兽骨)压力巨大,差点把周边河流里的乌龟和山上的牛都给抓绝种了。负责灼烧和解读的贞人团队也经常加班,眼神都不好了。
后世帝王弹幕对此吐槽不已:
秦始皇:迷信!迂腐!决策当依律法、看实力!天天烧骨头能烧出个天下? 汉武帝:虽云敬天法祖,然亦需人为。如此事事问卜,岂不殆误战机? 武则天:此乃权术。借天意以行人事,巩固权柄,倒也未尝不可。只是这成本……祭祀开销不小吧? 乾隆帝:呵呵,朕每年也要祭天祭祖,但主要是仪式感,彰显正统。像商朝这样当真事儿来决策的,也是独一份了。
盘庚也很无奈,他私下对心腹吐槽:“我也不想啊!但公司初创……呃,复创阶段,人心未定,我说十句不如祖宗在甲骨上显灵一句!这叫‘借助权威’!你们懂不懂管理心理学?”
而且,之前迁都时“狼来了”(用天命恐吓)的后遗症也开始显现。民众和贵族对“天命”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变得有些“卜卜怀疑论”。
比如,大巫卜问后宣布:“帝降诺!今日宜动土!” 结果施工队挖地基就遇到了巨石,崩坏了工具。 众人:“……说好的‘诺’呢?服务器延迟了?还是信号不好?”
或者,卜问征伐吉凶,得吉兆,兴冲冲发兵,结果遇到暴雨迷路,无功而返。 将士们:“……这兆纹是不是解读错了?下次能不能换个贞人试试?”
这种“已读乱回”或者“反馈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让盘庚和大巫团队的公信力时不时受到挑战。
盘庚不得不采取措施:一方面,严格要求贞人团队提高业务水平,减少解读误差(虽然主要看天赋和瞎蒙);另一方面,对某些明显不靠谱的卜兆,学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采纳”或者“重新解读”。
例如,一次卜问是否接纳某个来投奔的小部落,得凶兆。盘庚看着台下衣衫褴褛但眼神充满渴望的部落首领,又看了看卜骨上的裂纹,沉吟片刻,道:“此兆非指接纳为凶,乃是指需以诚相待,若心存轻视,则为凶。故,当接纳,并妥善安置!”
大巫:“……王说得对!”(赶紧把新的解读刻上去)
久而久之,大家也明白了,所谓天命,有时候也是CEO意志的体现。但只要公司能向好发展,大家有饭吃,有田种,也就渐渐接受了这种“企业文化”,甚至乐此不疲地参与各种祭祀活动——毕竟祭祀结束后,往往能分到点祭肉打牙祭。
殷都的生活,就在这烟雾缭绕、卜骨噼啪作响、以及偶尔对“服务器反馈”的吐槽中,慢慢稳定下来。一种奇特的、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商朝特色管理模式”逐渐形成。
盘庚看着渐渐恢复生机、甚至比老都城更有秩序的新殷,偶尔也会有点小得意:“看来我这企业文化搞得还不错?至少KPI(维稳)是达到了。”
---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帝王串串烧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