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97章 等待,是最长情的告白

冬日难得的暖阳,透过宽大的玻璃窗,洒在“渔乐拾光”公司会议室的桌面上,映出一片明亮。然而,坐于主位的王刚,心思却似乎不完全在此。他面前摊开着新一季度的销售数据报表,「凌云」系列钓竿的市场表现依然强劲,但他的目光却不时瞥向静音放在桌角的手机。

家庭微信群「幸福大家庭」里,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跳动着。

最终,在全家人的一致建议,尤其是两位经验丰富的母亲——李秀兰和冯英的坚持下,“为了绝对的安全起见”,沈燕和余冬梅这两位准妈妈,提前住进了本市最好的私立妇产医院,进行最后的待产。

王刚迅速结束了会议,言简意赅地布置完后续工作。他回到办公室,关上门,并没有立刻赶往医院,而是打开了手机摄像功能。背景是办公室那面挂着公司Logo和文化墙的干净墙面。

“嗨,各位‘鲸粉’和喜欢小颖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刚。”他对着镜头,露出一如既往的沉稳笑容,但细看之下,眼神里比平时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紧绷和期待,“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我们家的两位准妈妈——我的弟妹冬梅,以及我的好兄弟李鹏的妻子沈燕,已经正式入院,准备迎接我们家的新成员了!”

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错辨的喜悦:“所以,在这里也要跟所有支持我们的朋友请个假。接下来这个月,‘刚哥爱钓鱼’和‘幸福小颖的日常’两个账号,视频更新可能会慢一些,频率会降低。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们来说,眼下没有什么比迎接新生命更重要。在此,也提前感谢大家的祝福,等宝宝平安出生,我们会第一时间跟大家报喜!”

视频录制完成,他交给运营团队简单剪辑后发布。这是对百万粉丝的交代,也是一份喜悦的分享。处理完这项“必要工作”,王刚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真正的“战役”即将打响,而他,需要稳住后方,同时成为前方最坚实的依靠。

医院的VIp产休区,安静中透着一种无形的紧张。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混合着窗外透进来的阳光,形成一种奇特的、关乎生命起点的氛围。

两间相邻的套房,成了临时的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也为了保护**,王刚动用了一些关系,选择了最好的病房。

经过一系列详尽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医生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余冬梅的身体条件和胎儿情况,更适合进行剖腹产。这个决定让性格本就温顺的冬梅稍稍松了口气,对于未知的顺产过程,她内心始终怀着一丝恐惧,规律的剖腹产仿佛让她有了一个明确的“倒计时”。而沈燕,身体素质一向很好,胎儿胎位正,所有指标都非常理想,她本人也希望能体验一个更自然的生产过程,于是坚定地选择了顺产。

于是,相同的期待,化作了两种不同的等待节奏。

得知冬梅决定剖腹产,并确定了手术时间后,王晶仿佛进入了一种“倒计时”战备状态。他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冬梅的病床边,那双在坑边稳如磐石、控鱼溜鱼时充满力量的手,此刻却显得有些无处安放。他一会儿问冬梅“渴不渴?”,一会儿又检查床头的呼叫铃是否灵敏。

“晶子,你别转了,转得我头晕。”冯英看着王晶坐立不安的样子,忍不住好笑又心疼,“医生都说了,这是个小手术,很安全。你看冬梅都没你这么紧张。”

王晶搓了搓手,憨憨地坐到床边,握住冬梅的手,低声说:“我就是……就是忍不住。”他看着冬梅平静中带着一丝忐忑的脸,眼神里充满了保护欲。他将耳朵轻轻贴在冬梅隆起的肚皮上,听着里面那个小生命有力的胎心,喃喃道:“宝宝,乖,很快就能见到你了。爸爸在外面等你。”

他的世界,在这一刻缩小到了这间病房,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那个即将到来的、被精确计算好的时间点上。

相比于王晶的目标明确,李鹏的陪伴则更像一场“持久战”。顺产是一个自然发动的过程,时间不确定,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

李鹏展现了他技术男特有的细致和准备充分。他的背包里,仿佛一个百宝箱:充满了电的充电宝(三个)、降噪耳机(以备沈燕需要休息时用)、各种小零食、保温杯里是冯英熬好的补充体力的浓汤,甚至还有一本厚厚的《新生儿护理百科全书》——虽然沈燕笑他临时抱佛脚。

他不再像王晶那样焦躁地踱步,而是大部分时间安静地坐在沈燕床边的椅子上,一只手始终握着沈燕的手。当沈燕因为不规律的宫缩而微微蹙眉时,他会立刻紧张起来,按照产前课上学到的方法,为她按摩后腰,或者引导她调整呼吸。

“鹏哥,我没事,就是有点胀。”沈燕看着丈夫额角细微的汗珠,反而安慰起他来。

“嗯,我知道。”李鹏点头,手上的动作却没停,“你保存体力,别说话。要不要喝点水?或者听听音乐?”

他用自己的方式,构建了一个稳定、安心的“能量场”,将沈燕包围其中,共同面对这场未知的、需要耐心和勇气的等待。

李秀兰和冯英这两位准奶奶,成为了医院和家之间的桥梁。她们分工明确,一个主要负责在医院协调、陪伴,一个则坚守家中厨房,负责“弹药补给”。

冯英更多时间待在医院,她用过来人的经验,安抚着两个年轻准妈妈的情绪。“别怕,女人都要过这一关,看见宝宝的那一刻,什么苦都忘了。”她帮着整理产妇和宝宝即将用到的物品,那些小小的衣服、包被,在她手中被折叠得整整齐齐,仿佛在完成一个庄严的仪式。

李秀兰则在家里大显身手。灶台上永远煲着汤,鸡汤、鱼汤、排骨汤,轮番上阵,确保送到医院的永远是热气腾腾、营养十足的食物。她一边忙活,一边对过来帮忙的徐小颖念叨:“生孩子是力气活,生完了更得补!可不能马虎。”

徐小颖则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中心。她带着小鲸鱼,穿梭于医院和家之间,将医院的最新情况带给家里的长辈,又将家里的温暖和食物带到医院。小鲸鱼似乎也感知到家族的重大时刻,变得格外乖巧,趴在冬梅或沈燕阿姨的床边,用小手轻轻摸着她们的肚子,奶声奶气地说:“妹妹(他固执地认为都是妹妹),快出来跟我玩呀!”童言稚语,总能冲淡病房里些许的紧张气氛。

王刚并没有长时间待在医院。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有人维持“大后方”的正常运转。他坐镇“渔乐拾光”,高效处理着各项公务,确保公司的齿轮在他短暂分心时依旧能顺畅转动。

但他的心,始终系在医院。手机保持着二十四小时畅通,家庭微信群的任何一条信息都不会错过。他会定时打电话给王晶和李鹏,询问情况,给予鼓励。

“晶子,稳住,听医生的。”

“鹏子,陪着燕子,需要什么随时说。”

简短的话语,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他是这个大家庭,乃至这个小小事业联盟的“定海神针”。他用他的方式告诉所有人:前方有我们紧密守护,后方有我稳固支撑,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夜幕降临,医院走廊的灯光变得柔和而安静。冬梅已经服用了术前药物,在王晶的陪伴下安然入睡,为明天的手术积蓄体力。隔壁房间,沈燕的宫缩似乎变得频繁了一些,李鹏正按照助产士的指导,帮她记录着间隔时间。

王刚处理完公司最后一份文件,驱车来到医院。他没有去打扰任何一间病房,只是静静地站在走廊尽头,透过窗户,望着外面城市的万家灯火。

紧张,是的,那种对未知、对亲人疼痛的担忧,如同夜色般弥漫在心间。

但期待,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清晰而坚定。

两种情绪交织,化作了一种沉静的力量。

等待,是所有告白中最漫长,也最充满希望的一种。他们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等待着那一声宣告新纪元开始的啼哭,等待着属于他们这个大家庭的,最新、最动人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