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57章 毫厘之间的较量

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57章 毫厘之间的较量

作者:渔乐拾光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08:58:38

“渔乐拾光”鱼竿的成功,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线上销量的持续走高和口碑的发酵,给了王刚极大的信心,也催生了将产品线拓展至钓鱼核心配件——浮漂、主线、子线的计划。

事实上,这些配件的研发沟通几乎与鱼竿同步进行。威海周宏义董事长那边牵线搭桥,联系了业内分别在浮漂制作和鱼线生产领域颇有声誉的两家专业工厂。合作协议签订得很顺利,厂家看在“渔乐拾光”日渐响亮的名头和周董的面子上,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第一批样品很快便送到了王刚的工作室。

然而,样品到位,才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办公室里,王刚、李鹏、王晶三人围着桌子,桌上摊开着各式浮漂、成卷的主线和子线。初看之下,这些样品做工精致,包装考究,似乎无可挑剔。

“看着不错啊,刚哥,这浮漂漆水挺亮,线也挺柔软。”王晶拿起一盘主线,在手里捻了捻说道。

王刚没说话,只是拿起一支纳米材质的浮漂,对着灯光缓缓转动,目光锐利得像要穿透漂身。他用手指轻轻弹了弹漂尾,感受着反馈,然后又拿起游标卡尺,测量着漂脚、漂尾的直径,与设计图纸上的数据一丝一毫地比对。

“外观是没问题,”王刚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但东西好不好,得水说了算。”

接下来的日子,王刚化身最严苛的产品测试员。他带着这些样品,跑遍了县城周边各种类型的水域——水库、河流、黑坑、竞技池。在不同的水深、不同的风力、不同的鱼情下,反复测试这些配件的最真实表现。

**浮漂测试:**

他不仅测试浮漂的吃铅量是否精准、同心度是否完美,更关注其在水中的稳定性、信号传导的清晰度与真实性。他发现,首批浮漂在遭遇轻微风浪时,会出现不易察觉的轻微晃动,影响对轻弱鱼口的判断;漂尾的涂层在经历长时间暴晒后,色泽有极其微小的衰减。

**鱼线测试:**

他测试主线的切水性、耐磨性和结节拉力。测试子线的柔软度、恢复性和抗卷曲能力。他用专业的拉力计测试每一批号线的实际拉力值,与标注值进行严格比对。他发现,首批子线在应对活性极强的鲤鱼时,恢复性稍差,容易形成记忆弯曲,影响下一次入口的顺畅度。

每一次测试,他都详细记录数据,并让李鹏从旁拍摄视频素材,记录下浮漂的动作和鱼线的状态。

积累了厚厚一叠测试记录和大量视频证据后,王刚拨通了浮漂厂负责人孙总的电话。

“孙总,样品我们反复测试了。整体不错,但有几个细节需要改进。”王刚开门见山,语气客气但直奔主题。

“王总您说,我们一定重视!”孙总态度很好。

“第一,是关于浮漂的稳定性。我们在三级风浪环境下测试,发现漂身在水流冲击下会有微米级的抖动,这在高倍镜头下很明显(示意李鹏发过去一段视频)。我分析是漂脚与漂身的结合处配重微调不够均衡,需要优化。”

电话那头的孙总显然有些惊讶于王刚的细致,他沉默了几秒,回应道:“这个……王总,说实话,您说的这个抖动,一般钓手根本感觉不到。”

“孙总,”王刚语气沉稳,“‘渔乐拾光’的品牌定位,就是要在用户‘感觉不到’的地方下功夫。我们要做的,是让钓友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信任我们的浮漂信号。”

接着,他又与鱼线厂的刘总沟通。

“刘总,子线的恢复性还需要提升。我们测试发现,在连续中获三五条一斤左右的鲤鱼后,子线会出现明显卷曲(附上视频证据),这会影响作钓效率。我建议是否可以尝试调整尼龙原丝的配方比例,或者增加一道后期处理工艺?”

刘总那边传来了苦笑:“王总,您这要求……比给日本代工的标准还高啊。调整配方和工艺,成本会上涨。”

“刘总,”王刚态度坚决,“成本我们可以再谈。但线的品质,必须达到我的要求。‘渔乐拾光’的线,不仅要强度够,更要**好用、耐用**。我们不能让钓友在关键时刻因为子线卷曲而错失大鱼,或者频繁更换子线影响作钓节奏。”

这样的沟通反复进行了数次。王刚凭借详实的测试数据和清晰的逻辑,一次次与厂家沟通改进方案。有时是为了浮漂漂尾的亮度在逆光下的辨识度,有时是为了主线表面涂层的顺滑度,有时是为了子线包装盒如何更方便取用且避免缠绕。

厂家方面,从最初的惊讶、甚至有些不以为然,逐渐转变为敬佩和全力配合。他们很少遇到对产品细节如此执着、且能提出如此专业和具体改进意见的品牌方。王刚不是在无理取闹,他是在用一场场实战,为产品“磨”出最好的状态。

这也直接导致了浮漂、主线和子线的上市时间,比原计划延迟了一个多月。李鹏和王晶有时也会嘀咕是不是太较真了,但王刚的态度没有丝毫动摇:

“宁可晚上市,也绝不能砸了招牌。我们卖的不是快消品,是钓友手里关乎渔获和体验的‘武器’。”

最终,当达到王刚苛刻标准的成品摆在他面前时,他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些配件,从材质上,他选用了目前市场能稳定供应的顶级原料;从工艺上,经过数次打磨,已趋于完美。

而在定价策略上,王刚再次展现了他的远见。他在核算成本,给厂家留出合理且体面的利润空间后,主动将“渔乐拾光”自身的利润压得很低。

“刚哥,这价格……是不是太便宜了点?咱们完全可以把品牌溢价加上去。”王晶看着定价单,有些不解。

李鹏也附和:“是啊,以咱们现在的人气和这产品的品质,卖贵点肯定也有人买。”

王刚摇了摇头,目光深远:

“这些配件,是消耗品,也是钓友接触我们品牌最频繁的产品。鱼竿可能一年买一两根,但浮漂、鱼线,尤其是子线,可能会经常买。”

他指着电脑屏幕上“渔乐拾光”的logo,继续说道:

“**我要用这些高品质、低利润的配件,当成咱们品牌的‘敲门砖’和‘广告牌’!** 让更多钓友用得起、用得好,让他们在每一次抛竿、每一次观漂、每一次搏鱼时,都能感受到‘渔乐拾光’的诚意和专业。这比任何广告投入都更能增加曝光量,更能扎实地积累口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