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雨嫣眨了眨明亮的眼睛,嗔怪道:“你呀,真是贵人多忘事。
前些日子你不是说过,去山上采些野菜回来,尝试人工种植吗?
我可一直记着呢!就说那野蒜吧,在现代的中药里,它还有个学名……”
柳雨嫣微微皱眉,认真思索着,“对了!好像叫薤白!这野蒜用处可大了,既能当菜吃,味道不比寻常大蒜差,还是升阳的中药材,特别适合产妇用、还对月子病有疗效。
在后世更是备受追捧,价格不菲。咱们若是能成功移植,不仅能改善伙食,说不定日后还能拿去换些急需的物资呢!”
朱允炆闻言,心中一暖,忍不住夸赞道:“还是你心细,咱竟一时忘了此事。有你在旁辅佐,真是咱之幸事!”
说着,他拉起柳雨嫣的手,眼中满是柔情与期待。
此刻,他心中暗自决定,待寻个无人之处,便将手枪赠予柳雨嫣,也将这天大的秘密与她分享……
朱允炆拉着柳雨嫣的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分享着心中的想法。
微风拂过,柳雨嫣鬓边的碎发轻轻飘动,她好奇地望着朱允炆,轻声问道:“允炆,瞧你这兴致勃勃的模样,莫不是又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朱允炆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声音中满是激动:“雨嫣,你有所不知,咱前世曾在野外生存一月有余,对那些野外植物可算是颇为熟悉。
方才你提到野蒜,这固然是个好东西,但山中可还有不少宝贝等着咱们去发掘!”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那些珍贵的植物此刻就在眼前。
“除了野蒜,还有野韭菜。
这野韭菜带着根就能挪过来种植,以后咱们餐桌上就能多一道美味。还有蘑菇,不仅能采摘,其籽还能人工种植。”
朱允炆越说越兴奋,眼神中透着对未来的憧憬,“想象一下,等咱们的大棚里长满了鲜嫩的野韭菜,菌菇房里蘑菇成片生长,那该是何等光景!”
突然,朱允炆眼睛一亮,像是想起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东西:“对了!还有灵芝!在后世,灵芝可是极为珍贵的药材和食补品。
五台山如此广袤的深山,说不定就藏着不少灵芝!”
他凑近柳雨嫣,详细地讲解起来,“就说“紫灵芝”,对胃极好;“云芝”,尤其是“黄云芝”,长在病树上,形如云朵,质地坚硬,
可是治疗肺部结节的灵丹妙药;“黑灵芝”则对脑部疾病有奇效,能缓解头昏脑胀、改善脑细胞缺血的症状。”
好多新鲜词语,柳雨嫣是现代医学博士自然听得明白。
说着,朱允炆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认真地画了起来。
他一边画,一边向柳雨嫣描述着各种灵芝的形状、颜色和生长特征:“你看,这“平盖灵芝”,咱曾在草原上见过,呈灰色,单独生长,模样就像一个平平的盖子,
不仅能治肺部疾病,还大补身体;还有“树黄灵芝”,虽然杨树、柳树上也有,但长在桑树上的“树黄”药效最佳,对肺部肿瘤、咳喘等肺部疾病有绝佳的疗效。”
朱允炆画得细致入微,连“树黄”在树上的生长位置都一一标注清楚,“咱们到时候按图索骥,定能有所收获。”
朱允炆滔滔不绝地,如数家珍。
“你懂的真多!”柳雨嫣也吃惊了。她不得不佩服。
“还有马勃,也就是马粪苔。”朱允炆继续说道,脸上带着一丝怀念的神情,“小时候,在马车常经过的土路旁边,总能见到这玩意儿。
它是椭圆球状的菌体,成熟后一摁,就会冒出一股黑雾。在这古时候,有马粪的地方就更容易找到它,咱们记下它的形状和颜色,采摘起来也不难。”
“关键是,马勃的雾面还能止血,消肿止痛。”柳雨嫣补充道。
“你也懂这个?”朱允炆也吃惊了。
上次咱们做羽绒衣有人扎手了,咱们还去采摘过。
“小时候也听妈妈说的。”
这两个现代人在大明朝山上谈古论今,有滋有味。
王二嫂和工人们都在惊诧,这允炆大师和柳姑娘也太神了,他们可是一直生活在这五台山的,也不知道这大山里还有这么多宝贝。
大家听得入神,眼中满是钦佩:“大人,你懂得可真多!”
柳雨嫣也心悦诚服说道“有了这些知识,咱们就像有了寻宝图。只是,采摘和种植这些植物并非易事,还需从长计议。”
朱允炆点点头,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你说得对。首先,得挑选一批细心可靠的妇女,专门负责学习辨认这些植物;
再者,采摘时要注意保护生态,不可过度采集,以免破坏山林平衡;种植方面,也得慢慢摸索经验,尝试不同的方法。”
他握紧柳雨嫣的手,坚定地说,“不过,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定能让这些宝贝为咱们所用,改善大家的生活,
甚至还能拿去换取所需物资,壮大咱们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