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 第150章 芳园雅集赋新篇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第150章 芳园雅集赋新篇

作者:冰润奶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9:21:55

北疆打得火热,朱杰不愧是老燕王朱棣的血脉,打仗血脉喷张,就好像是为战斗护疆而活着,成长的。

都快打到北极圈了!满身烟火气的大胜而归。

可南阳这边还春意盈然......

南阳别院,日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织就细碎金纹。

朱瞻基指尖捻着半片飘落的海棠瓣,目光却落在廊下抚琴的沈知夏身上——

她今日穿了件月黄绫裙,袖口绣着几枝淡粉桃花,垂眸拨弦时,鬓边银簪随动作轻轻晃动,碎光落在她纤长的睫羽上,倒比阶前那丛晚樱更添几分灵动。

廊下挂着的竹帘被风掀起一角,携着海棠的甜香漫进来,恰好裹住她指尖流泻的琴音,竟让这寻常午后多了几分雅致。

“沈姑娘这曲《平沙落雁》,倒让这满园春色都静了几分。”

朱瞻基缓步走近,将手中海棠轻放在琴案一角,花瓣上的晨露还未干透,沾在素白的琴布上,晕开一小片浅痕。

“方才尝了你我前日烘的新茶,以别院后坡的泉水冲泡,再听此曲,竟觉比宫中御赐的雨前龙井更有滋味——

那龙井虽贵,却少了几分山野的清冽。”

沈知夏抬眸时,眼底还凝着琴曲里的清寂,见他这般说,唇角先弯了弯,露出一对浅浅的梨涡:“殿下说笑了,不过是乡野粗茶,哪及得上宫中珍品。

倒是殿下昨日说要与我切磋诗文,今日春光明媚,可还算数?”她指尖仍轻轻搭在琴弦上,琴弦因力道微微震颤,发出细若蚊蚋的嗡鸣,像极了少女此刻的心跳。

“自然算数。”朱瞻基顺势在琴案旁的石凳上坐下,指腹摩挲着石凳边缘的青苔,目光扫过院中开得正盛的海棠树,

今天“便以‘海棠’为题,你我各赋一首七言绝句,如何?不必拘泥于格律,只求心意相通。”

沈知夏颔首,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点,清脆的音声落定,她便轻声吟道:“东风吹绽海棠梢,粉靥凝香趁寂寥。不与桃李争春色,独留清韵待良宵。”

末了抬眼看向他,眼底带着几分期待,耳尖却悄悄泛起红——她这句“待良宵”,其实藏了几分私心,盼着这雅致时光能再长些。

朱瞻基眸色一亮,指尖在石桌上轻轻叩着节奏,灵感随海棠香一同涌来:“晓露沾枝胭脂透,暖风拂叶翠烟浮。若非今日逢知己,谁解海棠半分柔?”

他特意将“知己”二字咬得略重,目光落在沈知夏泛红的耳尖上,见她慌忙垂眸,心中竟泛起几分欢喜。

“公子这‘谁解海棠半分柔’,倒比我那首多了几分意趣。”

沈知夏强压着心头的悸动,指尖无意识地拨出一串轻快的琴音,“不过我记得李白有诗‘云想衣裳花想容’,

若以花喻人,公子觉得院中哪株花最配今日景致?是这海棠,还是阶前的杜鹃?”

“若说配景,自然是这海棠;但若说配人——”

朱瞻基目光落在她鬓边银簪上,那簪子是素银打造,只在顶端缀了颗小小的珍珠,却衬得她肌肤胜雪,

“倒是姑娘发间这枝‘桃花’,比院中所有花都鲜活。你瞧,连春风都舍不得吹乱你的发梢。”

他说着,抬手拂去落在她肩头的一片海棠瓣,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衣袖,触到一片温热。

沈知夏耳尖热得发烫,慌忙垂眸拨弦,却不小心错了个音,琴音戛然而止,倒让她更显窘迫。

朱瞻基见状,也不再逗她,转而说起诗词:“其实唐人的海棠诗里,我最喜苏轼那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既有惜花之意,又藏着几分痴气,倒像是把花当成了知己来疼惜。”

“我倒偏爱李清照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沈知夏渐渐稳住心神,指尖轻轻勾了下琴弦,琴音绵长,“寻常问句里藏着时光流转的怅惘,不直白,却更显细腻。

就像这院中的海棠,昨日看是半开,今日便满枝烂漫,若不细品,倒容易错过这份变化。”

她说着,忽然抬头看向朱瞻基,眼底闪过一丝狡黠,“不如我们来玩飞花令?就以‘花’为令,每人接一句带‘花’字的诗,接不上就算输,输的人要答应对方一个要求。”

“好啊,倒要看看沈姑娘的才学如何。”

朱瞻基欣然应允,率先开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是他幼时便熟记的,此刻说出来,倒恰好应了眼前的景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沈知夏接得极快,话音刚落,便抬眼看向他,眼底满是挑战的意味,“该公子了。”

“**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朱瞻基几乎没有思索,便念出苏轼的诗句,见沈知夏略一沉吟,又道,“姑娘可别认输才好。”

“怎会?”沈知夏轻笑,轻声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岑参的诗虽写的是雪景,却也带“花”字,倒让朱瞻基有些意外。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两人你来我往,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里的零星佳句,竟难分高下。

朱瞻基念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沈知夏便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他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她便答“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

到后来,连冷门的“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白居易《春雏》)

都被沈知夏念了出来,朱瞻基听得惊讶,忍不住拍手:“沈姑娘竟连白乐天的《春雏》都记得,看来我今日是遇上对手了。

方才说输的人要应一个要求,如今看来,倒是难分胜负了。”

沈知夏放下琴,指尖轻轻拢了拢鬓发,发丝划过指尖,带来一丝痒意:“不过是幼时父亲教得多,

他总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多背些诗词,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从诗里找到几分慰藉。”

提起父亲沈编修,她眼底多了几分温柔,“父亲还说,好的诗词就像春日的风,能让人心里都暖起来,

哪怕是独自一人,也不会觉得孤单。”

喜欢大明,朱允炆我来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