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 第122章 吕氏毒计害人害己,靖难之变一场空

“雄瑛,别怪姨娘心狠。”她指尖抚过棉袄,语气冷得像冰,“要怪,就怪你投错了胎,生在常氏肚子里,挡了我和允炆的路。”

第二日,她借着“天气转凉,给孩子们添衣物”的由头,把那件棉袄混在一堆新做的棉衣里,送到了朱雄瑛的住处。

朱雄瑛才八岁,正是爱穿新衣服的年纪,见棉袄样式好看,立刻就穿上了。

吕氏站在一旁,看着他蹦蹦跳跳的样子,心里没有半分愧疚,只想着:再过几日,这太子府的嫡长孙之位,就没人跟允炆抢了。

果然,不出十日,朱雄瑛就发起了高烧,身上还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太医治了几日,摇头叹气说:“是天花,回天乏术了。”

朱元璋和朱标急得团团转,只有吕氏,一边“哭”得梨花带雨,一边偷偷安排人,把那件棉袄烧得干干净净,连一点灰烬都没留下。

朱雄瑛没了,朱标悲痛不已,对吕氏和朱允炆愈发怜惜。

吕氏趁机在朱标耳边说:“殿下,雄瑛去了,允熥年纪还小,府里的事,还有孩子们的功课,都得有人好好管着。

我虽只是侧妃,却愿替殿下多担待些,只求殿下别太累,也只求孩子们能平平安安长大。”

这番话,既表了忠心,又暗戳戳提了自己的身份——侧妃终究是侧妃,管起府里的事,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朱标本就有扶正吕氏的心思,听她这么一说,更是下定了决心:“你放心,等过了雄瑛的丧期,我就向父皇请旨,把你扶正。”

吕氏心里一喜,却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跪下说:“殿下万万不可!常氏姐姐才去不久,我若此时扶正,旁人定会说我贪图名分,也会委屈了允熥。

不如再等等,等允熥再长大些,等府里的事安稳些,再说不迟。”

这一“让”,更让朱标觉得她贤良大度,对她的信任又多了几分。

而吕氏心里清楚,她不是不想扶正,只是不想太急——

常氏背后还有常遇春的旧部、蓝玉这些武将,若是急着扶正,定会引来非议,反而不利于她和朱允炆。

她要等,等一个万无一失的时机。

后来,常氏的弟弟常茂因“恃功骄纵”被朱元璋贬谪,蓝玉又被派去征讨北元,常氏一系的势力渐渐弱了。

吕氏知道,时机到了。她先是让父亲吕本在朝堂上,借着“太子府内宅无主,不利于皇子教养”的由头,向朱元璋进言;

又让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背诵《孝经》,还说“愿好好照顾弟弟允熥,不让皇爷爷操心”。

朱元璋本就反感吕氏的野心,可架不住吕本的游说,更架不住朱允炆的“乖巧懂事”,再加上朱标日日在他面前说吕氏的好。

最终还是点了头:“既然标儿你觉得她合适,那就把她扶正吧,只求她能好好教养皇子,别出什么幺蛾子。”

扶正那日,吕氏穿着正红色的太子妃礼服,站在朱标身边,接受府里上下的跪拜。她望着眼前的人群,

心里暗暗想着:这一步,她走了十年,接下来,就是让允炆坐上皇太孙的位置,再坐上那把龙椅。

只是她没料到,朱标会走得那么早。

朱标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吕氏正在教朱允炆读“为政以德”,手里的书卷“啪”地掉在地上。

她愣了片刻,突然就哭了——不是哭朱标,是哭她的计划,差点就要泡汤了。

朱元璋晚年多疑,若朱标不在了,她一个寡妇,带着几个年幼的皇子,怎么跟手握兵权的朱棣、朱权比?

可哭着哭着,她又冷静了下来:

朱元璋最看重朱标,只要她能抓住“朱标生前的意愿”这一点,只要朱允炆能表现得足够“仁孝”,就还有机会。

于是,她让朱允炆日夜守在朱元璋身边,端茶倒水,捶背揉肩,朱元璋咳嗽一声,朱允炆就立刻找来太医;

朱元璋说想念朱标,朱允炆就哭着说“孙儿会像父亲一样,好好孝顺皇爷爷,好好治理天下”。

吕氏自己则闭门不出,每日“为朱标守孝”,对外只说“一心教养皇子,不问政事”,反而让朱元璋对她少了几分猜忌。

最终,朱元璋还是把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

吕氏站在朱允炆身后,看着他接受百官朝拜,心里满是得意——她赢了,赢了常氏,赢了那些看不起她的人,赢了大明的未来。

只是她没算到,朱允炆登基后,会那么“不争气”。

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三个大儒,满脑子都是“削藩”,却没半点实际谋略;

朱允炆自己,既没父亲朱标的仁厚,又没叔叔朱棣的狠辣,削藩削得手忙脚乱,最后反而逼得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

城破那日,吕氏穿着太后的礼服,坐在后宫的大殿里,看着窗外的火光,突然就笑了——笑自己十年谋划,终究还是一场空。

她想起当年那件染了天花的棉袄,想起常氏难产时她送的那些“补身”的汤羹,想起朱标对她的信任,

想起朱允炆小时候跟着她学说话的样子,心里竟没了恨,只剩一片空落落的。

后来,朱棣进了宫,把她的太后尊号废了,重新封她为太子妃。

她从高高在上的太后,又变回了那个需要看人脸色的侧妃(虽然后来扶正,却已没了当年的权势),就像一场黄粱一梦,醒来后,什么都没了。

只有太子府那棵老银杏,还年年秋天落满金黄,像是在诉说着她那些藏在深宅里的秘计,那些“贤良”面具下的野心与算计。

朱棣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手里捏着一份密报,眉头皱得紧紧的。密报上写着:“建文帝于宫中**,尸骨无存”,可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手下人糊弄他的话——

朱允炆那小子,哪有胆子**?说不定早就带着方孝孺他们,偷偷跑了。

“陛下,锦衣卫已在全国范围内搜查,可还是没找到建文帝的踪迹?”

喜欢大明,朱允炆我来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