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 第120章 田垄新声传童谣,瞻基送马传军情

朱明远也不着急,对侍卫说:“把他们带到粮仓旁边的小屋去,好好看管,别给他们饭吃,也别给他们水喝,等他们扛不住了,自然会说。

记住,别伤了他们,咱们还要从他们嘴里问出其他细作的下落。”

侍卫领命,架着两个汉子往小屋走去。朱明远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这两个细作只是小喽啰,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

“秋汛再至”这四个字,更是让他心里不安——难道世家余孽还想等秋天汛期的时候,再搞破坏?

“公子,您放心,我已经让人在流民里仔细排查了,一旦发现其他可疑的人,立刻禀报您。”

暗卫走过来,语气坚定地说,“咱们也会加强粮仓和兵器库的守卫,绝不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朱明远点了点头,又望向田垄上的人群——

老农们已经试着用曲辕犁犁了一小块地,新翻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

几个孩童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手里还拿着用稻草编的小风筝。

忽然,一阵童谣声飘了过来,是几个蒙学的孩童,拍着手唱道:“朱公来,荒地开,曲辕犁,稻米白。粮仓满,堤坝坚,百姓安,乐开怀。”

童谣声清脆,顺着风飘得很远,连堤坝上的侍卫都忍不住跟着哼了起来。

朱明远站在原地,听着童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这就是父亲想要的盛世,是百姓想要的安稳日子,哪怕前路还有更多的风雨,他也要拼尽全力守护。

傍晚时分,朱明远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来的信,信里说应天府衙已经查清了那两个细作的身份,确实是江南水寨的人。

还说夏原吉已经带着锦衣卫去江南水寨附近探查,不日就能有消息,让他在这边好好安抚流民,加固堤坝,不用太担心。

朱明远把信收好,走到堤坝上,望着渐渐落下的夕阳——

夕阳把江面染成了金色,远处的村落里升起了炊烟,混着粥香和泥土的气息,让人心里格外安稳。

他知道,洪灾的危机还没完全过去,世家余孽的阴谋也还没揭开,但只要民心在,只要他们父子同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当晚,流民营地格外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孩童的笑声和老人们的咳嗽声。

朱明远躺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手里攥着那封密信,渐渐睡了过去。

梦里,他看到了大片大片的稻田,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百姓们拿着曲辕犁,脸上满是笑容,童谣声在田野里回荡,久久不散。

应天府衙的庭院里,桂花正开得热闹,金黄的小花落在青石板上,踩上去软软的,还带着淡淡的香气。

朱允炆坐在庭院里的石桌旁,手里拿着一本《火器图谱度”几个字,写得工整又有力。

“殿下,皇太孙殿下到了!”太监的尖细嗓音从门口传来,打断了朱允炆的思绪。

他抬头一看,只见朱瞻基穿着一身练武的劲装,腰间佩着刀,手里还牵着一匹枣红色的战马。

战马的马蹄上钉着新制的铁马掌,身上的鬃毛梳理得整整齐齐,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

“皇叔!”朱瞻基快步走过来,把战马拴在旁边的柱子上,抱拳行礼,脸上还带着几分汗水,显然是刚从城外的训练场赶来,

“侄儿特意给您送马来了!这匹马是我在南方养的战马里最棒的,跑起来又快又稳。

还耐得住长途跋涉,您要是出去巡查,骑它最合适不过了!”

朱允炆笑着站起身,走到战马身边,伸手摸了摸战马的鬃毛,战马温顺地蹭了蹭他的手,眼里满是灵性。“好马!真是匹好马!”

朱允炆赞叹道,“看来你在南方养马,没少下功夫,连马掌都改用马蹄铁的了,比以前的木质马掌耐用多了。”

提到马掌,朱瞻基立刻来了精神,兴奋地说:“皇叔您眼光真好!这铁制马掌是我让铁匠仿造你们五台山打造的。

不仅耐用,还能防滑,战马跑在湿滑的路上也不容易摔倒。

我还试了用这马掌的战马去拉货,比以前能多拉三成的东西,以后运粮草、运兵器,都能快不少!”

朱允炆点了点头,心里暗暗赞叹——朱瞻基这孩子,以前总想着舞刀弄枪,如今也懂得关注这些实用的东西了,确实长大了不少。

他拉着朱瞻基坐在石桌旁,给朱瞻基倒了杯桂花茶,说:“你这次来,不只是给我送马这么简单吧?是不是有什么军情要禀报?”

朱瞻基喝了口桂花茶,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压低声音说:“皇叔,侄儿这次来,确实有军情要禀报。

我在南方养马的时候,发现江南水寨最近动静很大,他们不仅加派了人手看守水寨,还偷偷打造了不少战船。

战船的船身比以前的更大,还装了不少弓箭和投石机,看着像是在准备打仗。”

朱允炆的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起来,手指轻轻敲着石桌,沉思着说:“看来江南水寨是铁了心要跟世家余孽勾结,想借着秋汛的机会作乱。

夏原吉已经带着锦衣卫去探查了,估计这几日就能有消息。

你在南方多留点心,盯着江南水寨的动静,要是他们有什么新的动作,立刻派人来禀报我,别让他们有机会搞破坏。”

“侄儿明白!”朱瞻基点头,又想起什么,笑着说,“对了皇叔,侄儿还听说您想在国子监办一场‘百工博览会’。

把各地的匠人都请来,展示他们的手艺和改良的工具,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朱允炆笑着说,“如今新政推行,各地的匠人都改良了不少农具、兵器和纺织工具,比如青州的活字印刷术、扬州的水车、苏州的纺织机。

这些东西都能帮百姓提高效率,让日子过得更好。

办这场博览会,就是想让这些好东西能传遍大明,让更多的匠人互相学习,也让百姓们看看,咱们大明的匠人有多厉害。”

喜欢大明,朱允炆我来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