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之引……藏于……九嶷……”
那幽暗深海与巨大漩涡的影像,连同这断断续续的指引,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在沈清辞的意识深处,挥之不去。
退出灵魂空间后,她坐在床沿,久久未动。窗外天光渐亮,晨曦透过窗帘缝隙,在她苍白的脸上投下一道明暗分界线。
九嶷山。
那是传说中的舜帝葬所,地处湘南,自古便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所在。这指引,是机遇,还是深渊的邀请函?那个在裂隙另一端呼唤她、并给出指引的“存在”,究竟是谁?为何那漩涡旁的背影,会给她一丝诡异的熟悉感?
无数疑问盘旋,但她心底却有一个声音在清晰地说:必须去。
不仅是为了探寻“归墟”之谜,应对潜在的危机,更是因为——混沌玉符对陆战北体内异种能量的安抚效果,证明了这种来自上古的力量,或许正是对抗“冥河”的关键。而九嶷山,作为可能藏有“归墟之引”的地方,极有可能也存在能加速修复她灵魂空间、或者提升她对玉符掌控的契机。
力量,她需要更快地恢复和获得更强的力量。为了自保,为了守护,也为了…能真正救醒陆战北。
早餐时,她显得比昨日平静许多,甚至主动多喝了半碗粥。
苏婉柔见状,稍稍安心,柔声道:“今天气色好像好了一点,但还是不能大意,要多休息。”
“知道了,妈。”沈清辞乖巧点头,状似无意地提起,“妈,您还记得以前看过的那些古籍杂谈里,有提到过九嶷山吗?除了舜帝的传说,还有什么特别的记载吗?”
苏婉柔是搞医学研究的,但对传统文化也有涉猎。她想了想,道:“九嶷山啊…除了帝舜,倒是有些野史笔记里提过,那里山势奇特,暗合九宫八卦,自古便是道家方士青睐的修炼之地,据说深处有些常人难至的洞府遗迹。怎么了小辞,突然对这个感兴趣?”
“没什么,就是最近休息,随便翻书看到,有点好奇。”沈清辞垂下眼睫,掩饰住其中的深思。道家方士、洞府遗迹…这似乎与混沌玉符的上古医道传承,隐隐有某种关联。
沈建国看了女儿一眼,没有说话,但眼神深邃。
饭后,沈清辞回到房间,再次尝试沟通灵魂空间。她发现,经过昨夜那次近乎冒险的主动探知后,虽然精神力消耗巨大,但空间对混沌玉符的契合度,似乎提升了一丝。此刻引导玉符汲取裂隙能量进行修复,速度比之前快了一点点,精神力的负荷也似乎减轻了微毫。
这印证了她的猜测——主动地、有目的地运用和挑战极限,能加速她对这股力量的掌控。
她沉下心,更加专注地投入修复。龟裂的土地在微弱但持续的能量滋养下,更多的嫩绿悄然萌发,虽然远未恢复旧观,却已然焕发出一线生机。灵泉的水面光泽也莹润了些许。
修复期间,她反复琢磨着“归墟之引”四个字。“引”,可以是钥匙,是路标,是信物…它具体会是什么?又为何会藏在九嶷山?
下午,她接到“春苗”计划联络人、那位气质干练的陈主任的电话。
“清辞同志,身体恢复得如何?”陈主任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还好,在慢慢恢复。”沈清辞谨慎地回答。
“组织上很关心你的情况。关于你之前提交的、对陆战北同志伤势的补充分析报告,专家团队进行了初步研讨。”陈主任顿了顿,“你提到的关于能量侵蚀特性及潜在中和思路,很有价值,但也非常…特殊。专家们希望能在你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沈清辞心中明了,这是组织对她“琉璃净火”之后,再次展现出的特殊能力(混沌玉符的调和韵律)的进一步关注和探究。
“我明白。我会配合。”她应道,随即话锋一转,试探着问,“陈主任,关于后续的任务安排…我听说目前暂停了我的外勤。但我有一些关于‘冥河’组织可能动向的新想法,或许需要结合特定地理环境进行验证,不知道…”
她没有直接提九嶷山,而是抛出了一个模糊的引子。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陈主任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你的积极性是好的。但目前,你的首要任务是康复。任何外勤任务的申请,都需要经过最高评估,确保绝对安全。在你提交详细的康复报告和能力评估之前,这一点不会改变。”
语气温和,但态度坚决。
“我明白了。”沈清辞知道,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去九嶷山,短期内基本不可能。组织对她的保护(或者说监管)等级,已经提到了最高。
挂断电话,她轻轻吐了口气。正规渠道走不通,那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傍晚,沈卫国回来了,带回了一个消息。
“战北那边,医疗专家组用了你提供的那个…‘能量活性抑制’的思路,调整了部分支持方案。”沈卫国看着妹妹,眼神复杂,“虽然无法根治,但据监测,他生命体征的衰减速度,确实有所减缓。专家组认为,这为他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