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 第125章 深夜烟策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第125章 深夜烟策

作者:老公的无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3:32:05

时间滑入十二月初,凛冬已至,朗陵的夜风寒彻刺骨。

郡守府议事厅旁那间被邓安改为书房的小室内,灯火却依旧长明。

邓安独自坐在案前,面前摊开的是一张绘制精细的天下十三州舆图,上面已被他用炭笔勾勒、标注得密密麻麻。

他指间夹着的“安牌”香烟,青烟袅袅,如同他此刻纷乱的心绪,在寒冷的空气中扭曲、盘旋,久久不散。

这些天,那桩强加于身的婚事固然令人烦闷,但更让他寝食难安的,是袁术那道南下荆州的军令。

他反复摩挲着地图上荆州的位置,那里河网纵横,城池坚固,标注着“襄阳”、“江陵”等雄城。刘表并非庸主,麾下蒯越、蔡瑁等荆州士族根基深厚,岂是易与之辈?

“两万朗陵军……”邓安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几乎是他穿越以来,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从刺杀的惊险,到收编流民、整合黄巾、结交豪强,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全部家底!

是为了在这乱世安身立命,更是为了那遥不可及却又必须追寻的……终结乱世的梦想。

如今,袁术轻飘飘一句话,就要他将这心血投入荆州那个巨大的绞肉机里?

打输了,兵败身死,万事皆休;

即便打赢了,损兵折将之后,在愈发骄横的袁术面前,自己还能有多少话语权和尊严?不过是他人手中一把更锋利、但也磨损更快的刀罢了。

反抗?他目光扫过舆图。天下虽大,却已是狼多肉少。

北面袁绍、曹操虎视眈眈,西边董卓余孽盘踞,东面陶谦、刘备乃至未来的吕布错综复杂,南边……正是袁术和刘表。

小小的朗陵,夹在几大势力之间,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一旦脱离袁术这棵并不算牢靠的大树,顷刻间便有倾覆之危。

哪里还有空余的、足以让他割据发展的地盘?

更何况,主动攻打荆州,必然生灵涂炭,更会在荆襄士族心中留下“侵略者”的恶劣印象,对他长远的发展极为不利。

“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思绪,不知是烟呛的,还是急火攻心。

他死死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只觉得前路一片漆黑,找不到任何破局的光亮。

“主公,夜深了,还未歇息?”一个温和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邓安抬头,只见戏志才披着一件厚袍,端着一个小巧的手炉走了进来。

他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显然也是被寒夜所扰,或是同样心忧局势难以入眠。

“是志才啊,”邓安勉强笑了笑,指了指对面的坐席,“睡不着,心里乱得很。”

戏志才坐下,很自然地也从怀中掏出烟盒,取出一支烟,就着桌上的油灯点燃,深深吸了一口,脸上露出些许舒缓的神色。

“主公发明的此物,提神醒脑,确是妙物。只是……亦莫要过度伤身。”他看了一眼邓安案头堆积的烟灰,关切道。

随即,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布满标记的地图,轻声问道:“主公可是在为南下荆州与……那桩婚事烦忧?”

邓安叹了口气,将心中的困扰和盘托出。

“志才,我非惧战,实不愿做无谓牺牲,更不甘心永远屈居人下,做他人鹰犬。

袁公路此人,志大才疏,刚愎自用,绝非明主。依附于他,终非长久之计。可眼下,这局面……唉!”

他又狠狠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眉宇间的愁绪愈发浓重。

戏志才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沉吟片刻后,缓缓道。

“主公既有此深忧,可见已看清袁术本质。独自一人苦思,易入牛角尖。元直机敏善断,何不召他一同商议?集思广益,或能寻得一线生机。”

邓安闻言,眼睛微亮。是啊,自己还有这两位顶尖的谋士!他立刻唤来门外侍卫:“速去请元直先生过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徐庶也披着一身寒气匆匆赶来,显然也已睡下。见到房内烟雾弥漫、邓安与戏志才皆是一脸凝重的样子,他心中已猜到大半。

“主公,志才兄。”徐庶拱手行礼,也自然地接过戏志才递来的烟点上——这“安牌”香烟,早已成为他们这个核心圈子里思考时的必备品。

邓安不再赘言,直接将自己的困境、对袁术的判断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一遍,尤其强调了他对历史上袁术最终败亡结局的隐忧,虽未明言来自先知,但以“观其行事,刚愎奢靡,非成事之主”为由。

徐庶听完,与戏志才交换了一个眼神,沉声道:“主公所虑极是!袁术绝非可依之主。南下荆州,胜则为其做嫁衣,败则万劫不复。必须设法跳出此局!”

戏志才目光锐利如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地图上的朗陵,缓缓开口:“既然不愿南下,又暂不能公然反抗,无非几条路可选,各有优劣。”他顿了顿,开始条分缕析:

“其一,阳奉阴违,拖延待变。此为下策,却也最稳妥。主公可向袁术强调北线压力,夸大打造战船、训练水师的难度,将南征之期一拖再拖。

但此非长久之计,袁术并非蠢人,迟早看穿,届时反目,我等仍处被动。”

“其二,”他的手指猛地向南,划过荆州,直抵交州。

“联合刘度,假意南征,实则借道!刘度既已答应出兵牵制刘表,我军可借协同刘度之名南下,但目标并非荆州腹地,而是更南边的交州!此地地广人稀,士燮兄弟虽名义上归附朝廷,实则割据。若能速取交州数郡,则可远离中原是非,割据一方,徐图发展。

然……交州偏远,瘴疠横行,民风迥异,欲扎根其中,非数载之功不可,且远离中原腹心,恐失逐鹿之机。”

“其三,”他的手指转向东南扬州。

“索性撕破脸,东向扬州!袁术重心在荆北,扬州腹地相对空虚。可联络孙伯符,以其为先锋,我等随后,一路向东打过去!夺取丹阳、吴郡等富庶之地。

此策风险极大,等于与袁术彻底决裂,且孙策与豪强势力难料,沿途袁术部将亦非摆设,胜负难料。”

“其四,”他的手指移向北方。

“投袁绍,联曹操,反戈一击!主公可密信袁绍、曹操,陈明利害,约定共击袁术。事成之后,或可得汝南、颍川部分地盘。

但此乃与虎谋皮,袁绍多疑,曹操雄猜,我等势弱,恐被其吞并消化,沦为附庸,再无自主可能。”

说到这里,戏志才停了下来,拿起水碗喝了一口,目光却愈发灼热,最终,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地图上一个令邓安和徐庶都心头剧震的位置——洛阳!

“而这第五策,便是真正的奇谋,风险最高,然若成事,收益亦最大!”戏志才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目标——趁虚而入,直取洛阳!”

“洛阳?”徐庶失声,连邓安也猛地坐直了身体,瞳孔微缩。

“不错!”戏志才语速加快。

“诸位且看!董卓焚烧洛阳后,挟天子百官西迁,如今的洛阳是何光景?一座空城,一片废墟!”他刻意强调了这两个词。

“董卓仅留千余残兵驻守偃师,洛阳城本身几无防御!宫殿民居虽焚毁过半,但武库、粮仓必有董卓仓促间未能运走的残余兵甲粮秣!此其一,有实利可图。”

“更重要的是,”戏志才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极强的煽动力。

“洛阳是东汉旧都!是‘奉迎天子、修复汉室’的最高政治象征!占据洛阳,就等于掌握了天下大义的名分,其号召力,岂是割据一州一郡可比?此其二,有无与伦比的政治价值!”

“再看地理,”他手指在地图上画圈。

“洛阳西接司隶董卓、北邻河内袁绍、南靠颍川袁术、东连兖州曹操,乃是中原核心枢纽!占据此地,便可辐射四方!此其三,得战略主动之势!”

“最后,民心!”戏志才看向邓安。

“洛阳周边,因董卓暴政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数以万计,他们对董卓恨之入骨,渴望安定。主公若以‘复洛安汉’为旗号,极易收拢人心,补充兵源!”

邓安听得心跳加速,这不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典型吗?他下意识地摸出烟点上,深吸一口,强迫自己冷静分析:“路线呢?怎么过去?袁术可不是瞎子。”

“路线需隐蔽快速,避开袁术核心区。”戏志才早已成竹在胸,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清晰的线路。

“朗陵 → 阳安 → 许都 → 长社 → 偃师 → 洛阳!我军混合部队,步骑协同,日均行军三十里,全程约需一月,期间需巧妙伪装,散布疑阵。”

徐庶此时也已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他大脑飞速运转,接口补充具体行动步骤,将其分为三步:

“第一步:突袭洛阳,快速接管。”徐庶沉声道。

“作战目标,一天内控制洛阳城核心区域!具体部署:三千骑兵分三路,一路抢占东门建春门,一路控制洛水渡口阻断董卓残兵西逃,一路直扑武库,夺取残余兵器!

一万七千步兵亦分两路,一路接管太仓粮库,一路肃清城内散兵游勇,同时立即安抚流民,打出‘奉迎天子还洛、修复汉室’的大旗!并张贴告示:‘凡愿留洛耕作者,免徭役三年;愿参军者,优先补给!’此乃争民心、固根基之要务!”

“第二步:巩固防御,封锁要点。”

他继续道,“洛阳无险可守,必须在外围建立防御体系!北守孟津黄河要道,防袁绍南下,西守偃师防董卓东进,南守伊阙关防袁术北上,东守成皋牵制曹操。

需分派精兵强将驻守各要点。同时,在城内组织流民修复城墙,清理街道,任命官吏,并招募流民组建‘洛阳卫’,以补充兵力。”

“第三步:外交造势,争取中立。”徐庶目光扫过邓安和戏志才。

“我军根基未稳,绝不能四面树敌!必须善用‘复洛安汉’这面大旗!对袁术,可派使者卑辞示好,称暂代洛阳太守,是为他看守中原门户,拖延时间,麻痹于他;

对袁绍,发布檄文,高举‘共扶汉室’大义,将他架在道德高地上,使其不便公然进攻;

对曹操,可赠送部分从洛阳武库获得的残余兵器,示好并争取其中立;

对长安董卓,则需大张旗鼓发布讨董檄文,占据道德制高点!”

戏志才最后总结,语气凝重:“此计关键在于时间窗口!191年4-6月,洛阳正处于权力真空,我军‘先到先得’,无需与强敌硬碰。我方两万兵力,足以接管空城并防守外围要点。

‘复洛安汉’的政治口号更是无价之宝,能吸引人才与民心。短期后勤亦可依靠洛阳太仓残粮与武库遗存支撑。”

但他话锋一转, starkly 点出致命风险:“然,弊端亦极其明显!袁术必视我为叛徒,一旦腾出手来,北上报复是大概率事件!袁绍对洛阳虎视眈眈,绝不会坐视不理!

洛阳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任何一方防线被突破,都将万劫不复!更可怕的是内部隐患,我军步兵多源自袁术旧部,一旦与袁术彻底决裂,恐生哗变!”

“利弊分析,一目了然。” 戏志才目光灼灼地看向邓安,“核心利益在于:抢占政治高地,掌控战略枢纽,吸引天下人才,获得独立!从此海阔天空,不再受制于人!”

“而主要弊端在于:生存压力巨大,瞬间成为众矢之的;后勤长期紧张,洛阳残破需大力投入;外交空间狭窄,极易被孤立围攻。”

听完戏志才这环环相扣、将巨大风险与无限机遇**裸剖开展现的“奇谋”,纵使是熟知历史的邓安,以及机变百出的徐庶,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戏志才之谋略,以及这思考速度和大局观,着实可怕!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油灯噼啪作响,以及邓安抽烟时急促的呼吸声。

这简直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一步登天,拥有逐鹿天下的真正起点;赌输了,尸骨无存,之前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徐庶率先打破沉默,他看向邓安,眼中闪烁着精光,补充了一个更“狡猾”的步骤:“主公,志才兄此谋虽险,却值得一搏!但在此之前,或可再行一缓兵之计。袁术嫁女之事,既然无法推脱,不如……索性应下!”

“嗯?”邓安挑眉。

徐庶解释道:“假意顺从,完成大婚。成婚之后,主公便可借‘翁婿’之名,再向袁术索要一批兵马钱粮,以‘充实朗陵防务’或‘加强南下兵力’为由。

待粮草兵马到手,再以‘北上搜集造船巨木’或‘进行长途军演’为借口,率领全军离开朗陵。

如此,既可削弱袁术,又可让我军行动更显‘名正言顺’,降低其初期戒心。

届时,再按照志才兄谋划的路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路直奔洛阳!”

“我靠……” 邓安忍不住低声爆了句现代粗口,掐灭了烟头,只觉得心跳得厉害。这两个谋士,一个敢想,一个敢补,把这“鸠占鹊巢”、“坑爹跑路”的计策完善得近乎……完美又缺德。

他站起身,在小小的书房内来回踱步,脑子里飞速计算着成功率、风险点。地图上那个标注着“洛阳”的点,仿佛散发着无尽的诱惑与致命的危机。

良久,他停下脚步,目光扫过眼前两位屏息凝神的顶尖智囊,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决绝、兴奋与一丝破罐破摔的复杂笑容。

“妈的,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他一拍大腿,做出了最终决定。

“就这么干!先陪袁术演完这出戏,拿了他的‘嫁妆’和‘赞助’,然后……咱们就去把这东汉的‘破落皇都’给占了!是龙是虫,就看这一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