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 第106章 零陵之行(六)

几位荆襄名士对邓安的品评暂告一段落,话题也随之转向了更为宽泛的天下时局。

这同样是当下士人圈中最热门、也最能展现个人见识的话题。

他们首先以激烈的言辞声讨董卓的暴行。

“董卓豺狼也!焚毁洛阳,千年古都化为焦土;挖掘皇陵,亵渎先帝,人神共愤!此等倒行逆施,天人共诛!”

宋忠须发皆张,怒不可遏。众人纷纷附和,对董卓的批判是当下政治正确的共识。

接着,话题转向了袁氏兄弟的内斗。

庞德公分析道:“袁本初得冀州,势大难制;袁公路据南阳,心比天高。兄弟阋墙,非社稷之福。然于我荆州而言,二袁相争,或可暂缓北顾之忧,利弊参半。”

这分析相对客观,指出了其中蕴含的地缘政治机会。

随后,他们谈及了曹操。“曹孟德于东郡立足,此人素有雄略,知兵善战,更兼有讨董之义举,或能在兖州闯出一番天地。”

司马徽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但也仅止于此,并未深入。

听到这里,一直按捺着表现欲以及被“蛐蛐”后那点不爽的邓安,觉得时机到了!该轮到我上场表演了!

这可是送上门的,既能展示自己“远见卓识”,又能间接回敬刚才那些老登评价的大好机会!他深吸一口气,就准备开口。

身旁的秦琼立刻察觉,眉头微蹙,轻轻拉了下邓安的衣袖想打断邓安施法。

“主公,慎言!”

他担心邓安年轻气盛,言语出格,暴露身份,在这敌境核心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公孙胜却轻轻按住了秦琼的手,微微摇头,以目示意,低语:“秦将军稍安,主公心有丘壑,此举必有深意,且静观其变。”

他更能体会到邓安那种急于证明自己、想要参与这场高端对话的渴望,也相信邓安自有分寸。

得到公孙胜无声的支持,邓安底气更足,他上前一步,对着司马徽等人拱了拱手,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与他此刻“游方士”装扮略有不符的自信:

“诸位先生高论,在下偶闻,心有所感,冒昧插言,还望恕罪。”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这个突然发言的“陌生人”吸引。只见他年纪虽轻,但气度从容,眼神明亮,不似寻常凑热闹的百姓。

邓安首先针对曹操的话题展开。

“方才听先生言及曹孟德公在东郡之前景,在下以为,或可再看深一层。”他顿了顿,组织着语言,既要符合这个时代的认知,又要抛出些“真知灼见”。

“曹公出身官宦,虽非汝南袁、弘农杨那般清流顶尖,然其父祖积累,人脉网络遍布朝野及兖豫之地,此其根基一也。其二,尤为关键者,乃其 ‘唯才是举’ 之策!”

他刻意加重了这四个字,目光扫过在场一些衣着朴素的寒门士子,继续说道。

“此策看似打破常规,不拘德行,或会引入些品行有亏之辈,然其利,在于能 快速网罗实用之才!

乱世用重典,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用兵讲究兵贵神速,这聚拢人才,何尝不是如此?

若一味苛求门第、德行,非要寻那等门第高贵、德行无亏、又兼才学出众的完人,怕是等到海枯石烂,也难觅几个。

届时,空有满腹经纶、夸夸其谈之辈,于平定乱世、安抚黎民,又有何实际助益?”

他这番话,既点出了曹操的优势和潜力,又隐隐刺了一下那些只知空谈、不切实际的腐儒,引得一些寒门出身或有务实倾向的士子暗暗点头。

接着,他话锋转向董卓,一副自然的模样好似他真就是那个大聪明。

“至于董卓,其暴政失尽民心,覆灭乃迟早之事。

更关键者,观其纵容部下烧杀抢掠,屠城享乐,可知其军纪败坏,内部统御必生隐患。

一支无法约束自身**的军队,如同抱薪玩火。

在下断言,此獠恐难活过三五年,且非亡于关东诸侯之手,多半是先毙于内部倾轧或麾下将领反噬!” 这预言比之前更加具体大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最后,他点评二袁,言辞更为犀利。

“袁本初、袁公路,兄弟二人,俱是四世三公之后,天下士人所望。然其兄弟阋墙,争夺不休,可见 家国大义,并非其首要考量。

道貌岸然,私心重于公益,堪称伪君子!都已位极人臣之资,仍不知足,互相倾轧,其中一个,怕不是存了那……更进一步的心思?”

他虽未明言“称帝”,但暗示已足够明显,“如此心术,如此格局,纵有显赫家世,恐也难有好下场!二人之争,无论孰胜孰负,最终恐怕皆是输家!”

这一连串分析,从曹操到董卓再到二袁,观点鲜明,逻辑清晰,尤其是对董卓死因和二袁下场的预测,更是石破天惊,让在场众人听得目瞪口呆,连司马徽等人也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畅快淋漓地评点了当世几大巨头后,邓安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把“正主”引出来了。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种纯粹的、毫不作伪的推崇之色:

“然而,在下方才听诸位谈及一位年轻俊杰,心中倒是颇有不同看法。那便是——郎陵邓安,邓元逸!”

他开始“厚着脸皮”给自己唱赞歌:

“诸位或觉其行事酷烈,不循常规。

然在下以为,此正显其非凡之处!诸位请想,他身处董卓虎狼之侧,却能步步为营,深谋远虑,不仅保全自身,更能于万军之中谋划,一举斩杀国贼董旻,此等胆识与谋略,岂是寻常莽夫所能为?”

“叛出西凉后,他并未消沉,反而能于袁术麾下巧妙周旋,隐忍发展,收拢流民,整训士卒,短短时间内便聚拢数千兵马,更两断周昂粮道,立下赫赫战功,此等能耐,又岂是池中之物?”

“更难得者,其人虽年少得志,却不见半分狂傲。

闻其在郎陵,军纪严明,善待百姓,改良军械以强军,兴办屯田以足食,甚至……甚至还精通些新奇技艺以惠民。

文武兼修,政略与实务并重,且深知根基之道在于民心!”

邓安越说越是“投入”,仿佛自己真是个邓安的狂热粉丝:

“如此人物,年轻便意味着无限可能!行事果决而不失章法,才华横溢而能脚踏实地。在下虽无缘得见,然心向往之!

窃以为,假以时日,其成就,未必在那曹孟德、袁本初之下,或能真正成为这乱世中一抹不一样的亮色,乃至……开创一番新气象!”

他这一番“自卖自夸”,虽是以第三人口吻,却将邓安的优点——胆识、谋略、隐忍、治军、理政、亲民乃至“低调”——夸了个遍,最后更是给出了极高的期许。

学宫内一片寂静。

众人看着这个对邓安推崇备至的“陌生士子”,神色各异。有惊讶,有沉思,有不以为然,也有如庞统和那位名为“若雪”的少女般,眼中异彩连连,显然觉得这番评价深得我心。

邓安说完,心中畅快无比,仿佛将刚才被“蛐蛐”的闷气一扫而空。

他微微躬身,退回秦琼和公孙胜身边,深藏功与名。

秦琼看着自家主公这番操作,先是紧张,后是愕然,最终化为一丝无奈的苦笑,低声道:“主公……您这可真是……” 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公孙胜则抚须微笑,眼中带着赞许,仿佛在说:“主公此论,虽显张扬,却也在理,更兼……有趣得紧。”

而高台之上,司马徽、庞德公等人再次交换了眼神,看向邓安的目光中,少了几分之前的随意,多了几分探究与凝重。

此子,见识不凡,且对那邓安如此了解推崇……究竟是何来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