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草进了村子,心依旧提到嗓子眼儿。
破烂的木门被风吹的“咯吱咯吱”的响,还有“咕噜咕噜”的声音不知道是不是鸟叫。
“有人吗?”
王小草试探性的问了一句,是想给自己壮壮胆子。
和想象中的一样,没有人回应。
土坯房茅草顶,院墙也是土坯做的,已经塌了,比李家庄还要破败不堪。
屋子里黑洞洞,比外面还要吓人。
王小草深吸几口气,挑了第三家,硬着头皮走进院子。
时间越久越害怕,赶快回到空间。
回到空间后,整个人又活过来,头皮也不麻了,走路也有劲儿了。
王小草找到两袋子的玉米面,以前厨房用来蒸发糕用的,甜丝丝还有一股玉米味挺好吃。
主要是这个时代有玉米面卖,只不过没有她吃的玉米面精细。
王小草将玉米面带出空间,出来之后的位置就是这户人家的灶房。
忙乎起来人就顾不上害怕。
她将玉米面倒进早就干了的大水缸,两袋子玉米面都没填满那口缸。
只能再次返回空间,又带出两袋子玉米面,这才把大缸填满。
王小草出了这个院子,来到隔壁。
这家院子干干净净的,不像上一家,满院子狼藉。
这家没有大水缸,只有几个坛子,王小草照样把坛子填满。
然后再到下一家。
下一家可能是村长住的院子,家里的水缸就有好几个。
王小草不愿再折腾,这次直接将面袋子放在灶房,大水缸里填满了水。
她算了一下,两个村将近一百户人家,人口几百口。
这些东西不可能吃到永海县,起码这几日不会被饿死。
忙乎完之后,天边渐渐亮起来,王小草回到空间洗了个热水澡,出来以后急慌慌跑回去。
一夜未吃未喝的村民全都醒来,村长无奈又充满希冀的招呼大家伙接着赶路。
王小草连忙跑到村长跟前,仰起头商量,“村长爷爷,前面有一个村子,咱们进村去看看吧,说不定能找到水”。
“那个村庄早就荒废了,昨天我在山上就看到了,比咱们李家庄还穷”,李大顺摇头否定。
“是啊,绕过去还要浪费时间,我们可没力气”
“走吧走吧,别再折腾了,早点到永海县才是正经”
王小草未说话,若是村长他们不愿意去,她就带着三个舅舅去,把粮食和水搬空。
哪知道村长直接答应,“好,既然小草都这么说,那咱们就进村去看看,说不定能捡到啥宝贝。”
村长心里总是觉得,听王小草这孩子的话准没错。
“村长,你咋啥都听一个孩子的?”
“孩子贪玩儿你就这么惯着”
村民嘴上这么说,仍然不情不愿的跟着村长来到那个村口。
村长并未让所有人进村,而是挑选了几个年轻力壮的人,跟着他一同进村。
他们来到村第一家,空空荡荡的,有些泄气。
却还是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第二家,依然是空荡荡。
这时有人出声抱怨。
“村长,你咋能听一个孩子说话,孩子以为是村子就会有吃的,咱们心里清楚,有吃的早就带走了”。
“一个孩子能懂啥,她就认为是村子就能有粮食,算了,走吧,别再耽误时间。”
村长这时也认为是自己冲动了,王小草只是个普通孩子,她又不是神仙。
村长叹了一口气,“算了,来过一遭才能死心,走吧,回去接着赶路,只有越快到达永海县咱们才能有活路”。
嘴上这样说,村长心里已经开始难过。
村子里大多数人家已经断粮,接下来几日,身子弱的,年纪大的,恐怕坚持不下去。
能够活着到达永海县的人恐怕没几个。
村长想着的同时红了眼眶。
等在村口的村民和村长同样想法,他们昨日一整天水米未进,照这样下去,不出三日就有人坚持不下去了。
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当娘的人紧紧把孩子搂在怀里,下巴在孩子头上蹭了蹭,好像眼看就要生离死别。
村长不愿再过多浪费时间,带着人往回走。
王小草心里着急,只差一个院子,再往下看一个屋子就能找到吃的,就能救两个村子人的性命。
王小草无奈,只能自己出声邀请,“村长爷爷,你们快看,这院子里真的有东西。”
村长闻言止住脚步,转回身来朝王小草指的院子走。
其他人却不愿意再跟,他们本就没有力气,能少走两步还能节省力气。
村长进去院子,先是环视一圈,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破。
本来打算出去,可来都来了,便走到灶房门口看一眼。
“你们几个快叫人过来”,村长眼泪汪汪的看着灶房里的苞谷面,“拿家伙什,拿家伙什过来”。
等在外面的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不明白村长找到了啥,竟然这样激动。
他们并未先喊人,而是一同跑进第三家院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